课内阅读专项练习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天窗(节选)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用“”画出孩子们看到了什么,用“”画出孩子们想象到了什么。
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句写得好?为什么?①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②透过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点在那里跳,你会看见闪电从空中划过。
3.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厉地扫荡世界呢?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情景。
4.“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在你无奈、不快乐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请你写一写。
二、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猫(节选)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根据选文内容填一填,画一画(1)《猫》的作者是。
本册我们还学过他的《》。
(2)请用“”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选文分别是从猫在时、时以及时和时的表现来体现它的古怪的。
(3)“小梅花”指的是。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2.读下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写下来。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3.作者为什么能把猫写得栩栩如生?至少从两个角度写一写。
三、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
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
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
“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1.短文讲了两个意思,分别是和。
2.请用“”画出你觉得最神奇的句子。
3.文中的“好日子”指的是,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日子是。
文中画“”的部分是对“我”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我”的迫切心情。
4.假如“我”得到了宝葫芦,“我”会要些什么呢?请你根据短文内容推测一下,把你推测的内容简要写下来。
四、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人由的风雨联想到,由飞鸟归巢联想到 ,写出了自己在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得到感情上的安慰和满足,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的感情。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是一首现代诗歌。
()(2)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艾青。
()(3)诗中“只”字写出了儿女对母亲的依恋,母亲的怀抱永远是儿女的避风港。
()3.分析诗歌的特点,再仿写一小节。
成长(一)养育(一)母亲啊!母亲啊!小鹰要学飞了,老鹰把它推下了悬崖;我要成长了,你在绞尽脑汁,想方设法。
五、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①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②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a】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
【b】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
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
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崭新的生活天地。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2.文中句子【a】把跟进行比较,形象地写出了恐龙的大小;句子【b】用具体的数字写出了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科学家推测,猎食性恐龙是随着身体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逐步飞向蓝天的。
()(2)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学会了飞翔。
()4.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试着解答。
问题:解答:六、阅读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媼?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在横线上写出词语的意思。
(1)翁媪.( wēn ǎo):(2)亡赖.( wú wáng):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2)《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李清照。
()(3)“剥”字最能体现小儿的天真、活泼和顽皮。
()(4)这首词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写一写你从下面的词句中读出的画面。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七、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弃:(2)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方:(3)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还:卒业:2.读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A.逢老/媪方/磨铁杵。
B.逢/老媪/方磨铁/杵。
C.逢/老媪/方磨铁杵D.逢/老媪方/磨铁杵3.读句子,想人物对话。
(2分)问之,曰:“欲作针。
”李白好奇地问:“。
”老婆婆说:“。
”4.老媪的意志可以用成语来形容。
(1分)答案一、1.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2.第①句话写得好。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声音的轻巧,雨点的可爱。
“带子似的闪电一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闪电比作带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闪电的样子,“一瞥”写出了闪电的快。
3.示例:暴风掀翻了屋顶,刮跑了广告牌,刮倒了电线杆,暴雨倾泻,洪水四面淹没了房屋,风湿了,牛羊猛烈地扫荡着这个世界。
4.示例:跟孩子们被关进地洞似的屋里时,孩子们只能从天窗上寻找快乐,所以说天窗是孩子们的唯一的慰藉。
音乐是我的慰藉,我不开心的时候无聊的时候听听歌曲心情就会好多了。
二、1.(1)老舍《母鸡》(2)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老实贪玩尽职高兴不高兴(3)猫的脚印把猫的脚印说成几朵小梅花,字里行间透出对猫的喜爱。
2.示例:“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写出猫等老鼠的决心和耐心,突出了猫的尽职尽责。
3.示例:一是作者热爱生活,喜欢猫;二是她对猫进行了长期细致地观察,抓住了猫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具体事例来加以表现,所以写得栩栩如生。
三、1.别人得到宝葫芦过上好日子“我”想要宝葫芦。
2.示例: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3.要什么有什么不劳而获心理想要宝葫芦。
4.“我”会让他帮助“我”写作业,会让他帮助“我”的向日葵长得好,会让他帮助“我”完成很多心愿。
四、1.现实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母亲的怀抱依恋和信赖2.(1)√(2)×(3)√3.小鸟张开了嫩黄的小嘴了,妈妈为他送去了美味的小虫子,我的肚子咕咕叫了,桌上摆满了我爱吃的菜肴。
五、1.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2.恐龙狗恐龙体形的不同3.(1)√(2)×4.示例: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是什么样的?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六、1.(1)ǎo 老翁和老妇(2)wú顽皮、淘气2.(1)√(2)×(3)×(4)√3.示例:不知道是哪家的白发老爷爷和老奶奶,喝的半醉,带着吴地口音在互相逗趣,谈笑风生。
七、1.(1)放弃(2)正在(3)回去完成学业2.C3.老婆婆你,你磨铁棍干什么呀?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4:示例: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