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员工辅导计划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

员工辅导计划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


“行业集体协商应始终聚焦行业内职工普遍关心的 突出问题,提倡行业内企业在履行行业集体合同的 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二次协商。” 张建国告诉记者,在继续推进建筑、采矿、餐饮服 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集中的行业开展集体协商 的基础上,还应将行业集体协商领域向新兴产业、 知识密集型产业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延伸, 实现县级以下区域内基础扎实、条件成熟的行业普 遍建立集体协商制度。
(一)集体协商和工资集体协商的关系
什么是平等协商?
平等协商是指企业工 会和职工代表与企业 经营者,围绕有关调 整劳动关系事宜和集 体合同的订立开展的 商谈活动。
什么是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规定》第三条本 规定所称集体合同,是指用 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 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 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 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 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 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所称专项集体合同,是指 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 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就集体协商的某项内容签订 的专项书面协议。
【解读1】 行业集体协商处于核心地位
“充分发挥行业集体协商的优势作用。” ——《关于提升集体协商质量增强集体合同 实效的意见》 “突出抓好行业集体协商。” ——《深化集体协商工作规划(20142018年)》
《规划》对如何抓好行业集体协商明确了5 方面工作措施,即“健全行业集体协商主 体”,“细化和拓展行业集体协商内容”, “拓展行业集体协商领域”,“参与制定行 业劳动定额标准”和“发挥产业工会作用”。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形式主要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行业性工资集体 协商和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等。 (1)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即以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为单位,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法进行 工资集体协商,签订本企业工资协议的行为。 (2)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在同行业相对集中的区域,由行业工会 组织代表职工与相应的企业组织、行业协会或由同行业企业方推选产 生的代表,依法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签订覆盖本行业所有企业的行业 性工资集体协议的行为。 (3)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如区、镇、村 、街道、经济开发区等),通过区域工会组织或企业工会联合会与对 应的地区企业组织,依法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签订覆盖本地区所有企 业的区域性工资协议的行为。 当前工资集体协商的重点主要是企业级集体协商。有条件的地区和行 业,可以积极探索区域性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企业工资集体协议 确定的工资标准等内容,不得低于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的规 定。
随着集体协商工作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对从 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数量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新 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各级工会必须不断加 大人、财、物投入力度,着力培养选聘一批 懂法律政策、能代表职工、会维护权益、善 于协商协调的集体协商指导员。
同时,为破解“不会谈”、“不善谈”难题, 全总将加强集体协商业务培训作为一项重点 工作纳入《规划》,要求每年全国工会集体 协商业务培训24万人次,其中全国总工会每 年重点培训师资600人次,每个省级总工会 每年培训不少于300人次,每个地市级总工 会每年培训不少于200人次,每个县级总工 会每年培训不少于60人次,通过扩大培训规 模、提升培训层次,不断提高从事集体协商 工作的工会干部和集体协商指导员的能力水 平。
如何深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湖北省工会干校
彭红艳
授课提纲
一、深化思想认识,深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 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抓准协商内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有的放 矢 三、把握协商程序,确保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 作顺利开展 四、总结地方经验,湖北省工会两个普遍工作 亮点
一、深化思想认识,深全国总工会关于提升集体协商质量 增强集体合同实效的意见》及《中华全国总工会 深化集体协商工作规划(2014-2018年)》解读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健全工资决 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提出明确要求,中国工会十 六大也对集体协商工作作出了新的工作部署, 集体协商工作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意见》和《规划》,聚焦集体协商工作中存 在的突出问题,强调提升质量、增强实效,切 实推进集体协商工作深化发展,有着重大的现 实意义。
(二)中国和西方集体谈判制度的比较
西方 发育方式 ( 产生根源, 政策原则 , 法律需求) 权利保障 行为主体 产生与工业革命有关联
中国 社会变革
最主要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外部利益平衡机制
“单维护”
“双维护”
言论自由权、结社自由权、 无罢工权 罢工自由权 既是经济组织,又是社会组 工会独立性不强;雇主 织 组织不到位
“集体协商”和“集体谈判”之间有什么联系和 区别?
集体谈判是国际劳动组织使用的概念,根据国际 劳工组织1981年通过的154号公约《促进集体谈 判公约》第2条规定,“集体谈判是指包括所有在 一名雇主、一个雇主群体或者是一个以上的雇主组 织同一个或多个工人组织之间进行的谈判”。集体 谈判的内容包括:(1)决定劳动条件和就业期限 ;(2)调整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关系;(3)调整 雇主或者他们的组织同一个或者多个工人组织之间 的关系。 在我国,这种协商谈判行为在法律上称 之为“集体协商”或“平等协商”。我国的集体协 商是订立集体合同的一个程序,集体协商的目的是 订立集体合同。
【解读2】 如何破解工会“不会谈”、“不善谈”难题—— 培养自己的谈判专家
“注重增强集体协商的专业指导力量。” ——《关于提升集体协商质量增强集体合同 实效的意见》 “强化集体协商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集体协商工作规划(20142018年)》
集体协商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了解政策、熟 悉法律、精通业务、善于协商,具有较高的 协商谈判能力。实践也表明,谈判代表的素 质是影响谈判成败和谈判质量的关键因素之 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