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平坦地面)任务书班级学号姓名
一、任务目的与要求
能利用钢尺和有关辅助工具,采用一般量距的方法完成平坦地面上两点之间的钢尺量距,会运用公式计算距离,熟悉距离丈量精度的表示方法,了解钢尺量距的注意事项。
二、任务内容
▲复习检测
复习距离丈量的工具和直线定线的方法,并完成下列题目。
1.距离丈量的工具主要有。
2.直线定线一般采用和两种方法。
3.标杆的作用是。
4.测钎的作用是。
▲预习检测
预习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完成下列练习。
1.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采用定线方法。
2.相对误差越小,精度越。
(填高或低)
(一)想一想
根据地面的情况不同,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有哪两种情况?
(二)学一学
1.在A、B两端点外侧(或端点处)各竖立一标杆。
2. 丈量第一整尺段。
后尺手手持一测钎并持尺的零点端位于A点,前尺手携带一束测钎,同时手持尺的末端沿AB方向前进,到一整尺段处停下。
由后尺手指挥,使钢尺位于AB方向线上,这时后尺手将尺的零点对准A点,两人同时用力将钢尺拉平,前尺手在尺的末端处插一测钎作为标记,确定分段点。
3. 丈量其余整尺段。
然后,后尺手持测钎与前尺手一起抬尺前进,依次丈量第二、第三、……第n个整尺段,
4.丈量余长q。
到最后不足一整尺段时,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测钎,前尺手用钢尺对准B点并读数q
5.计算D往=nl+q往
6.返测。
为防止错误和提高测量精度,需要往、返各丈量一次。
同法,由B
→A 进行返测,得到D 返=nl+q 返。
7.计算往、返测平均值:D 平均=(D 往+D 返)/2
8.计算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K :
(三)练一练
用30m 长的钢尺往返丈量平坦地面A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丈量结果分别为:往测4个整尺段,余长为9.98m ;返测4个整尺段,余长为10.02m 。
计算A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 平均及其相对误差K 。
解:D AB = nl+q 往=
D BA = nl+q 返=
D 平均=
K=
(四)动一动
要求用2米长的钢尺对教室里C 、D 两点之间的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并计算D 平均和相对误差K 。
1.讨论如何完成任务。
2.请两小组分别完成C 、D 两点之间距离的往、返丈量工作,其他组的同学观察并评价。
3.完成下列计算:
D CD = nl+q 往=
D DC = nl+q 返=
D 平均=
K=
(五)思一思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2.量距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六)做一做
见《建筑工程测量学习指导与练习》,第26页第一大题填空题的第6、7小题;第27页第二大题判断题的第5、6、7小题;第29页第五大题第1小题。
b f av av b f 1D D D D D D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