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金融理论基础概述PPT(共58页)

农村金融理论基础概述PPT(共58页)


(二)、农业信贷补贴论下政府干预农村金融的途径
1.农业发展银行
补贴性贷款
目标贷款
限制商业银行向农村 发放贷款
3.目标信贷 优惠再贴现
2.对商业银行的限制
限定商业银行对农村地区的 信贷利率,即利率上限政策
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按资产业 务额或负债业务额一定的比 例向农村地区发放农业信贷
(三)、农业补贴信贷及其绩效分析
成本特别低,并能持续地提供微型金融服务 (3)因为金融中介的专业化,金融市场范式将有
助于提升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效率
(二)、政策主张和可能的缺陷
农村金融市场论的政策主张主要包括: 放松农村利率管制
取消定向补贴信贷制度 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是最佳的判断标准
可能的缺陷:
实践表明,金融市场论的功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 么大。 例如,利率自由化
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农村金融需求旺盛。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运行的中心,通过融通农村 货币资金,优化配置农村社会资源。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神经中枢,通过稳定农村 货币流通,保证农村商品流通的正常进行。
三、农村金融的系统性
作为一个系统来看:
农村金融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实体 城 市
金融


农村金融
图1-2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的交集
Q5:你认为如何解决中国的农村金融问题?
第一节 农村金融概述
一、农村金融的含义与特点
农村金融即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指以信用手段 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
在农村这个 特定环境、 条件下进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采用的手段 是信用
作用的实体 是资金
表现的形态 是货币
涉及面广
政策性与 商业性共存
特点
风险较高 管理较难
农业信贷补贴论(Subsidized Credit Paradigm)也称农业融资论,是农村金融发 展的一种旧的理论范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 前,农业信贷补贴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农村金 融理论。
(一)理论前提及主要结论
理论前提: 一方面,农村信贷市场的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 前提。 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信贷政策总是与 政府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分不开,农村信贷政策常常 被政府作为实现诸如社会、政治、公平等政府发展目标 的工具,金融扶贫也成了政府农村信贷政策的重中之重。

主要结论与政策主张: (1)为增加农业生产和缓解农村贫困,有必要加强对农村
经济活动的政府干预力度,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 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 (政府干预;从农村外部注入资金;建立非盈利性金融机构) (2)为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性收入差距,对农 业的融资利率必须较其他产业要低。 (低利率) (3)大力发展以贫困阶层为目标的专项贷款。 (目标贷款)
农村金融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包括:
宏观层次 中观层次
金融监管系统 金融机构系统
农村金融供给系统
微观层次
金融需求主体系统
农村金融系统的特性
1. 整体性与相关性 2. 环境适应性与动态性 3. 农村金融产业发展与
农村发展的关联性
四、农村金融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
1.严重的金融抑制效应 2.低息贷款难以瞄准穷人 3.低息贷款并不廉价 4.金融机构难以持续发展
(四)、对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的反思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如果农民存在可以持续得到廉价资金的预期,那么农民就缺乏储蓄 激励,这使得信贷机构无法动员农村储蓄以建立自己的资金来源,从 而农业信贷成为纯粹的财政压力。(无法动员储蓄,缺乏自我积累能 力)
二、农村金融市场论
(一)理论前提及主要结论
理论前提: ①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 ②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机构 发展。 ③运用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 的重要因素 ④由于农村资金拥有较多的机会成本,非正规金融的高 利率是理所当然的。
主要结论:
(1)利率和交易成本共同决定了金融服务的需求 (2)非正规金融是有效率的,原因在于相关交易
第1章 农村金融理论基础
1.1 农村金融概述 1.2 农村金融理论 1.3 农村金融发展的范式转变 1.4 可持续性、覆盖面与福利影响
思考
Q1:什么是金融?
什么是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主要区别?
Q2:农村金融的特点?特殊性?
Q3:你对目前中国的农村金融有多少认识和了解?
Q4:你认为中国农村金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农村金融的构成
农村金融是整个社会金融服务的一部分,包括:
农业金融指为与农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活动, 如向购买化肥、市场化生产的农户提供贷款,或以满足农户和 农业工人特定需要的保险。
小额信贷存在于城乡,主要是为城乡贫困群体和低收入人群、 微型企业提供包括信贷在内的金融服,也有专门的农村小额信 贷,主要为农业和农村领域的中低收入群体提供融资服务。
政策金融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一些商 业金融机构不愿意进入的领域提供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农村经济决定 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反作用 于农村经济
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育程度 决定农村金融活动的规模与发展程度。
农业与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从根本上决定着农村 金融效益的提高。 农村金融的业务内容与发展速度取决于农村经济 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状况。
②当低利率上限使得农村贷款机构无法补偿由于贷款给小农户而造成 的高交易成本时,那么政府信贷的分配就会偏向于大农户,这使得低 息贷款的主要受益人不是本村的穷人,低息贷款的补贴被集中并转移 到使用大笔贷款的较富有的农民身上。(贷款目标偏离)
③政府支持的、不具有多少经营责任的农村信贷机构缺少有效地监督 其借款者投资和偿债行为的动力,这样会造成借款者故意拖欠贷款。 (大量不良贷款形成)
农村金融 在农村 再生产过程中 处于中介
地位
农村金融 是农村资金
的总枢纽
(二)作用
筹集和分配 农村资金,支 持农村经济 建设和农业
生产发展
调节货币 资金、稳定
农村经济
管理农村资 金,提高农村
经济效益
第二节 农村金融理论
农业信贷补贴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农村金融市场论
一、农业信贷补贴论
农业信贷 补贴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