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历史每日一练(第五周)1.今天的科技革命与近代史上发生的两次科技革命相比,最重要的不同点是A.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C.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D.造成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2.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到过亚洲的航海家是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3.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东印度公司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些“革命因素迅速发展”的最重要影响是A.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D.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4.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和文艺复兴运动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开始了世界各地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历史C.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思想武器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5.在人文主义影响下产生的自然科学成就,不包括A.地球中心说B.太阳中心说C.开普勒发现行星运行的规律 D.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6.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不同之处是A.主张以民主法治取代封建专制B.强烈反对天主教会精神统治C.推动了欧洲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7.法国《人权宣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B.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诞生提供了蓝本C.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封建等级制度D.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8.“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
”上述规定主要体现了谁的主张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9.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权威,并形成了两党制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C.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成为最高行政和立法机关D.孟德斯鸠主张议会和君主共同享有立法权10.《马赛曲》是1792年法国马赛义勇军开始传唱的歌曲,后被定为法国国歌。
这首曲子在当年的作用是A.宣传《人权宣言》,欢迎立宪派B.鼓舞法国人民,反击外来干涉C.鼓吹恐怖统治,支持雅各宾派 D.支持拿破仑,反击反法联盟11.下列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革命的结果最终体现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B.由于反革命势力的强大,革命道路比较曲折C.只是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D.通过革命,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优势12.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
下列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正确叙述是A.欧美各国普遍成为工业强国 B.科学研究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C.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起来D.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贵州省金沙一中xx届高三历史每日一练(三十)1.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一枝独秀”,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和进行过程中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德等国工业迅速发展 B.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C.科学技术成就日益推广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2.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蒸汽机)是英国人。
”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人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3.下列表述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特点的是①“需要常在发明之先”②科学研究“开始走在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③科学研究“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④“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自由主义思想运动开展起来后,受到的阻力相对较小,这是因为①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的力量大大增强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矛盾已不占主导地位③作为主要反对者的工人阶级力量十分薄弱④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势力已大为削弱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5.19世纪中期的俄国和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是A.解放生产力 B.缓和阶级矛盾 C.统一国内市场 D.采用新技术6.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
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①开展工业革命②废除封建制度③实施“大陆政策”④推行“文明开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英国殖民者罗得斯1877年说:“可惜我们不能达到夜间在我们头顶上闪烁的星星那里。
如果可能,我就要吞并那些星星。
我经常想这件事。
我看到它们这样亮却又那样远,只觉得心中难受”。
他的话的本质含义是A.世界已被西方国家瓜分完毕B.英国需要更多的殖民地C.英国已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D.英国殖民地已纷纷独立8.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C.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9.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10.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相比,相同点是A.农民或封建王公掌握领导权 B.民族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C.以反封建反侵略为革命任务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11.《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就需要有备用货款以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
……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
”这表明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唯一途径③金融资本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④垄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2.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
其特征是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政府大力干预经济C.垄断组织控制生产和销售D.跨国公司纷纷成立贵州省金沙一中xx届高三历史每日一练(三十一)1.19世纪末,促进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之一是A.采纳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B.取得了巨额的战争赔款C.国内市场广阔,资源丰富 D.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2.19世纪后期,德国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强国。
究其原因,除了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外,有利于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还有①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易于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国家的统一开辟了广阔的国内市场③走和平发展之路,无军国主义干扰④大量吸纳美洲和亚洲的移民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 D.①②④3.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有①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②垄断组织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③资金市场对工业生产的满足程度④农业与工业发展的适应程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有人把经济上的竞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因素之一,1914年以前,这种“竞争”最激烈的国家是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德国D.英国和德国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6.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B.亚洲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C.拉美完全成为英美的势力范围 D.非洲国家大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7.十月革命前,俄国的落后主要是因为A.工业不发达 B.农业占优势C.封建农奴制残余 D.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8.下列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盟B.它的设想表明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C.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D.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9.1921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导致出现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A.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破坏 B.1921年出现了严重的天灾C.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的封锁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连续实施10.苏联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这就意味A.建立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 B.新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应当时苏联生产力的发展C.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 D.新经济政策事实上受到否定1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有明显弊端,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A.农、轻、重发展比例失调 B.重产值轻产品质量和品种C.消费品供不应求 D.农民负担过重12.凡尔赛体系存在的基础是A.战胜国对德国等战败国的压制和掠夺B.列强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妥协C.维护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 D.惩办战犯和战后民主化贵州省金沙一中xx届高三历史每日一练(三十二)1.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A.使日本失去了在华利益 B.暂时调整了列强在中国的地位C.美国暂时取得独霸中国的地位 D.使帝国主义重新划分了在华的势力范围2.在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得的利益有①拆散英日同盟②获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③托管德国在西太平洋上的殖民地④《九国公约》贯彻了门户开放”原则⑤抑制了日本在华侵略势头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3.英、法、美争夺国际联盟的控制权的斗争结局表明A.美国经济实力不如英国B.国际关系格局仍以欧洲为中心C.美国不热心欧洲事务 D.英法结盟对付美国4.美国胡佛政府面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政策是A.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B.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C.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 D.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5.在德日法西斯化的历史原因中,其相同点不包括A.国民经济军事化B.军部控制内阁大权C.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 D.不满足于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6.绥靖政策的实质是A.避免战争,争取和平,缓和矛盾 B.牺牲别国,保全自己,纵容侵略C.害怕战争,纵容侵略D.牺牲别国,纵容侵略,祸水东引7.在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的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消灭了的传染病的两个政府—一德国和意大利政府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