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过程审核
常州市铭锦弹簧有限公司
2010-09-28
制造过程审核报告
1、审核日期2010年9月16日
2、审核原因
a、按公司过程审核管理程序规定;
b、顾客信息——工序质量不稳定。
3、审核范围:冷卷圆柱螺旋后减弹簧生产制造过程
4、审核准则
a、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b、弹簧产品技术文件;
c、评分标准和方法:VDA6.3 第七章
5、审核组长:梁泉组员:张静亚、施建兰、曹光艳
6、审核情况
a、审核后减弹簧绕制、磨簧及校整三个工序;
b、后减弹簧绕制工序要素符合率为63%;
后减弹簧磨簧工序要素符合率为67%;
后减弹簧校整工序要素符合率为62%;
三个工序总符合率为62.23%。
c、抽查要素(人、机、料、法、环、检)共31个项次,其中符合或基本符合为20项,符合率为64.45%。
d、抽查工序发现文件和检验方面存在缺陷,需制定纠正措施。
7、审核结论
经本次工序审核,确定产品生产过程质量能力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工序生产运行正常。
但质量能力未能很好的得到控制,检查要素符合率仅为63.23%,这将导致工序质量产生严重波动,必须引起重视解决。
年度内审计划
(过程审核)
编号:MJJSYFB09
审核实施计划
编号:MJJSYFB10
审核组组长:梁泉组员:张静亚、施建兰、曹光艳1、审核目的:对过程质量能力进行评价,审核工序质量缺陷,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2、审核依据:1、体系文件2、技术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
3、审核范围:后减震车间关键工序一般工序
4、审核时间:2010年9月16日至2010年9月16日
首次会议时间:2010年9月16日上午8时30分
末次会议时间:2010年9月20日上午8时30分
5、现场审核期间请被审核方有关人员参加下列活动:
首、末次会议:最高管理者或其代表及与审核有关的管理人员参加。
审核活动:按审核日程安排,被审核方有关人员在本岗位。
6、审核安排:
编制:审批:日期:
工序质量检查记录10(内审)
001-01
检查部门:工序审核组检查人:日期:2010.09.16 工序质量检查记录10(内审)002-01
检查部门:工序审核组检查人:日期:2010.09.16 工序质量检查记录10(内审)003-01
检查部门: 工序审核组 检查人: 日期:2010.09.16
一、 抽查各工序要素符合率 1、 后减绕制工序要素符合率:
%63%100130
801=⨯=E
2、 后减磨簧工序要素符合率:
%67%10090
602=⨯=E
3、 后减校整工序要素符合率:
%62%10090
563=⨯=E
二、 抽查三个工序总的要素符合率
%1003
21⨯++=被评定工序要素的数量
E E E E P
%100310566080⨯++=P E
%100310
566080⨯++=P E
%
62
.
23
E
P
结论:评分结果很低。
内审末次会议内容:
主持人:梁泉
各位同事,恽老师,下午好!
本次召开的公司级别的质量体系内部审核会议,主要有以下三项议程。
1、由审核组通报本次公司后减工序内审的结论;2、请辅导老师恽松鹤对本次内审的情况,目前我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的状况以及今后质量体系工作进行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
3、由我做会议总结。
会议时间为1小时。
首先由我通报本次内审的结论
同志们,9月份在经历了国家减排限电,原材料非常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之下,我公司几大车间克服困难,超额的完成了生产任务。
特别是后减经历了巨大的原材料冲击。
而且同比8月份质量事故及质量反馈信息减少了80%。
说明各个车间在管理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视目前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的帮助车间保障正常的生产,提高效率,我们组织了相
关人员对后减的制造过程进行审核(特此说明审核对象并无针对性),我们希望发现公司管理上目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通过发现并解决问题而全面提高公司的生产能力及质量保障水平。
感谢后减各工序员工对本次审核工作的配合,由于受到时间,审核组人员水平,抽样方法、数量的风险,现场提供证据不充分等影响,难免导致审核组对问题的判断产生偏差,敬请大家谅解!再次重申,我们审核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为车间、生产服务,决没有针对性。
谢谢!
审核结论见附件第一页(制造过程审核报告)!
下面欢迎恽老师介绍本次审核的情况:见附件!
整改要求:
1、认真落实文件的管理制度,保证文件的有效性及受控。
2、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落实到人。
3、检验部门一定要落实好三检工作,做好记录,把检验工作落到
实处。
会议总结:同志们,通过审核我们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尽管产品生产过程质量能力满足产品质量要求,但是我们的生产过程却在失控的状态下运行。
文件错漏,员工对文件不理解,生产环境差,设备脏乱差,无保养。
测量仪器不准确,无检验记录。
这些因素将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产生极大的影响。
大家都清楚,体系当中的提法很简单:“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
希望技术部、品监部和设备部三个部门,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反思,拿出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尤其是品
监部,必须认真落实三检,做好检验记录,将检验员的工资考核与其联系一起,也可以同时考虑工人的首检记录落实到工人自己。
我与恽老师做了两张表格,大家只要理解了,按照表上的流程认真去做,相信公司的质量管理会有明显的进步。
谢谢大家,散会(会议用时50分钟)
内审报告分析
总经理:您好
通过审核我们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尽管产品生产过程质量能力满足产品质量要求(设备的加工生产能力),但是我们的生产过程却在失控的状态下运行(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
1、文件错漏,无受控章;
2、员工对文件不理解;
3、生产环境差,设备脏乱差,无保养;
4、测量仪器不准确;
5、无检验记录;
6、无工时定额。
问题分析处置:
1、文件错漏。
文件均是四年以前的老版本,自梁泉接管技术部后
和重点,忙只是借口,关键是自己缺乏领导能力,没有充分发
挥工艺员的主观能动性。
处置方法:召开工艺员技术会议,全
面检查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进行版本更换。
2、员工对文件不理解。
多年以来我公司一直只是对绕制工序重点
关注,进行培训。
忽略了其他工序的员工培训,员工只知道跟
着师傅做,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就不清楚了。
处置方法:制定
计划,每道工序集中培训。
3、生产环境差,设备脏乱差,无保养。
设备保养是生产正常的重
要保证,我公司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只用不修,只用不养。
坏
了拉到。
建议动力设备部增加人手,一定要将设备管理的考核
办法坚持贯彻,养成习惯,彻底改变公司目前的状态。
同时对
车间主任提出考评要求,改变其只以生产数量为目的的短视做
法。
4、测量仪器不准确。
责成质监部养成定期对检验仪器验证的良好
习惯。
5、无检验记录。
公司的质量管理多年来都没有固定的流程。
从赵
春伟到李伟,以及目前的张静亚,都只是在抓事后的处理工作。
检验员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大家都不清楚。
经过培训,应该
说检验员有了一定的知识。
现在需要总经理加大对检验部门领
导的控制力度,要求严格执行三检(首检、巡检、完工检),
并进行记录,严格按照不合格品流程处理问题,严格执行问题
汇总分析报告制度,彻底改变工序处于失控的质量管理状态。
6、无工时定额。
实际上是一个概念,一台机器(操作者)完成一
理配置,工人工资的分配水平提供直接准确的依据。
它不是单价,不是指的绕一只弹簧、磨一只弹簧多少钱。
没有工时定额,导致生产计划的安排、车间产能的计算工人工资的合理安排只能靠历史数据来测算,只能靠车间主任的意见来安排。
处置:由人事部门(工资核算组)进行。
在操作工不知情的情况下,以秒表测算其正常完成单件工序的时间,加上酌情考虑更换工装、模具、休息等细节后确定。
梁泉201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