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用列举法求概率》说课稿大石岭一贯制学校
教师 :傅秀红
《 33.1用列举法求概率》说课稿
大石岭一贯制学校傅秀红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用列举法求概率》 ,这节课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数学 (上册第三十三章第一节第
二课时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手段、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应用十分广泛 . 因此 , 初中教材增加了这部分内容 . 本章是在七年级第 19章可能性的大小和八年级第 27章概率的基础上探讨计算一些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
了解和掌握一些概率统计的基本知识 , 是学生初中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的需要 , 也是高中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 , 更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2、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 , 以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为出发点 , 确定以下三方面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学会通过列举出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以及其中所关注的结果,求出某一事件的概率。
2.通过用列举法求概率,认识抽签的公平性。
过程与方法:
小组讨论探究如何画出适当的表格, 列举出事件的所有等可能结果, 从而正确求出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 , 交流成功的经验 ,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 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2、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抽签的公平性问题。
难点:了解概率的意义,能根据实际问题,列举出事件的所有等可能结果,从而正确求出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教学方法选择: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 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
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
教学中, 我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 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学法指导: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在借鉴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的理论和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解放学生的手, 解放学生的大脑, 解放学生的时间”的思想,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在“猜想——操作——验证——总结——应用”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引导
学生在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设计了七个主要的教学程序是:
(一情景导学,激发兴趣
(二独立思考,提出猜想。
(三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四展示交流,板前讲解。
(五评析归纳,总结规律
(六巩固拓展,中考链接
(七课堂小结,结束本课
具体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情景导学,激发兴趣(1分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动因是——良好的情境。
”本节课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引入对本节课的探究, 请看视频。
(近期学校实行了“自主管理班级” 的新的管理模式, 在学校的十五个班级中评选出四个优秀班级, 并在四个班中选出一个申报县级优秀班级体, 如果这四个班条件相当, 各不相让, 学校打算用抓阄的方式来确定, 那么你认为抓阄这种方式公平吗?中选的可能性大小与抓阄的先后顺序是否有关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来探究《 33.1》用列举法求概率。
老师以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引入对新课的探究,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情景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独立思考,提出猜想(2分钟
老师用大屏幕出示问题情境,在视频中插入声音文件。
(老师用大屏幕出示问题情景:一次竞猜游戏,有三名同学都猜对了,但只有一份奖品,谁应该得到这份奖品
呢?他们决定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
取三张大小相同并分别标有 1、 2、 3的卡片,充分混合后扣在桌子上,按甲、乙、丙的顺序,每人从中任意抽取一张,规定取三
张大小相同并分别标有 1、 2、 3的卡片,充分混合后扣在桌子上,按甲、乙、丙的
顺序, 每人从中任意抽取一张,规定取到“ 1”号卡片的人中奖,那么中奖的机会与抽签的顺序有关吗?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 老师提出与同学们相反的观点, 从而自然引入下一环节, 实验验证,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欲望。
(三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8分钟
老师发给每组同学三张分别标有数字 1、 2、 3的卡片,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成员密切合作,在组长的组织下,动手实验,将甲、乙、丙三人按先后顺序抽签的所有可能结果列举出来, 并记录在学案上。
老师用大屏幕展示探究思考题, 学
生根据记录探究实验结果,求出对应的概率。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展示交流,板前讲解。
(6分钟
学生代表到板前讲解, 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倾听, 并做好补充和纠错的准备, 老师随时追问。
让学生到板前讲解, 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五评析归纳,总结规律。
(12分钟
通过探究, 学生对抓阄的公平性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时老师大屏幕展示三名同学的观点, 学生自信的举起手同意第二个同学的观点, 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老师
总结:“不必争先,无需孔后” 。
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生活经验。
然后接着自学例 2, 并组内交流, 板前展示, 并通过老师点拨总结解题规律。
(六巩固拓展,中考链接(15分钟
这部分我设计了五个习题, 三个基础题, 两个中考真题, 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应用十分广泛,利用概率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而且, 九年级面临中考, 有必要了解此知识点的中考类型题, 所以设置了中考链接环节,使学生有的放矢的迎接中考。
(七课堂小结,结束本课。
(1分钟
老师以“彩票中奖“概率问题的分析,结束本课。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概率知识,认识买彩票要平衡心态,不要一味想不劳而获,要从现在起就努力学习,将来踏踏实实的去挣钱, 同时教育学生有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做贡献的想法, 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我一定会虚心接受。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