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试卷分析

化学试卷分析

宁乡县2014年3月理综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云帆实验学校潘剑星
2014年3月调研考试已经结束,通过对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试卷的认真研读分析,我认为试卷有以下特点:考查的知识层次丰富,重点考查基础知识,突出了主干知识考查,同时要求学生化学知识网络构建要相当清晰。

对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次考试对当前高考复习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

一、数据统计分析
抽样60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最高分92分;90分以上仅1人;80-90分以上有16人;60分以下有19人,体现了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

平均分69.1。

选择题:(选项中数字为错选人数)
二、典型错误与原因分析
从学生失分情况不难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选择题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问题中:第9题为实验图形题,学生对于B选项中银氨溶液制备过程不清楚,或者这一实验没有认真做过,故而错选。

学生对气体防止倒吸装置中有机溶剂与水组成,防止倒吸原理不清楚。

错误率高达30%。

第10题中对铅的化合价为+2和+4两种不甚清楚。

而错选A项。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金属碳化物与水反应原理不清楚,也是该题错选的主要原因。

第11题是一综合性较强的习题,题中对C4H8O2涉及的酯类、羧酸类、环类及双取代类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的掌握,要求较高,故此题也是选择题中失分率高的考题之一。

第12题学生对碳的同素异形体中金刚石不能导电不清楚,故错选A项的学生多达6人。

第13题原因是学生对难溶物的溶解平衡移动方向不清楚。

对平衡移动原理不理解,故而认为硫酸钡不能转化为碳酸钡。

26题是一实验探究题,相当多的学生在回答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的操作方法中回答错误,折射出学生不重视学生实验,实验动手能力不强。

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实验不但要重视,还要求学生能够会操作,会回答问题。

27题是一信息题和化学工艺流程相结合的综合考查题,是所有试题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由于学生既要有信息处理和加工的能力,又要有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要求高,致使本题得分率不高。

这一道题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要求: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教给学生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8题把化学平衡和原电池的应用两个知识结合在一起,起点高,落点低,故得分率反
而比上一题高。

错误原因与审题不清有关系。

一部分学生化学平衡图像理解错误也是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选做题部分,大部分学生是选做有机化学题。

从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分析,有机化学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选做有机化学也是一个得高分方法。

因为纵观全卷,有两道有机选择题共12分,如果选做有机化学15分,还有可能在实验题中出现有机实验题15分(近年有实验题为有机化学实验题的倾向),最高可达42分。

由此,我们重视有机化学的教学非常有必要。

部分学生失分原因是对甲基丙烯酸理解错误,另一难点是写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三、启示与建议
对2014高考化学复习备考提出以下建议:
1.新的考试大纲已经出来,我们同样要认真研读考试大纲,用考试大纲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教学难度与广度与高考大纲相一致。

用考试大纲来提高我们课堂教学效益,实现高效课堂。

2.本次考试为合卷考试,在解答理综题中要告诉学生“舍与得的关系。

”要有舍,才能有得。

要求学生从全局来做题,舍弃难题,先做容易题,后做难题。

两题都会做时,也要学会舍得,要先舍掉花费时间多,得分少的题。

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得分率。

只有总分上去,才能考上好的大学,不是难题做完了,时间花掉了,总分下去了。

要正确处理好三科试卷的解题先后顺序,同时合理分配三科试卷完成时间,力争把时间花在容易得分的习题上,让总分上去。

3.要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

想到此考试中涉及到实验操作的考查中,得分率偏低。

说明我们的实验教学还有待加强。

在答题中,要让学生养成自己身临其境的思维习惯,就好像我们在实验室中做实验一样,第一步我要做什么,第二步我要做什么,然后形成文字,或许这样做,答题准确性会高一点。

4.要重视化学工艺流程图类型的习题的教学。

这类习题就如本次题中的27题。

本题是得分率最低的题。

本题一是要求学生要对流程图熟悉,二是要求学生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要能灵活运用,
5.继续加强对学生读题和审题的指导。

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几乎无捷径可走,这只有在教师不断的分析指导和学生的多加练习和巩固中,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认真审题习惯。

6.强化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在第二轮复习中,如何把学生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混乱的思维条理化,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一个课题。

笔者认为强化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是关键,这样可以使学生综观全局,考虑问题全面化,正确把脉题意快速解题。

高考临近,强化基础是重中之重,高考考的是基础及基础的升华,提升基础才是得分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