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4. 是的共轭酸,是的共轭碱,其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是 5. 可见吸光光度分析法中,光源采用,比色皿采用材料。 6. 为了降低测量误差,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值范围是,吸光度值为
时测量误差最小。 7. 氧化还原法测 KBr 纯度时,先将氧化成,除去过量氧化剂后加入过量 KI,以
滴定析出的。此处 KBr 与的化学计量比为。 8. 某酸碱指示剂的 K(HIn)为 1.0,其变色点为,理论变色范围为 9. 电对的电位在加入 HCl 后会;加入邻二氮菲后会。 10. In 和形式显黄色,形式及其金属离子络合物均为红色,PAR 的 p,据此判断,
的方法:a.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b.减小测量的误差。c.减小随机误
差。d.消除系统误差(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准仪器、分析结果的校正)
8. 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答:1.光源:提供可覆盖广泛波长的复合光 2.单色器:起分光的作用. 3.吸 收池:用于盛放试液。 4.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变为电信号。 5.信号指 示系统:将处理得到的分析结果显示出来。
∴溶液中 mol 已知 p
由 p 得 Ka=
∴pH=-lg
∴计量点时的 pH=3.78 (2)计量点前 0.1%
∴pH=-lg
即化学计量点前 0.1%pH 为 4.44。 (3)计量点过后,NaOH 过量,pH 由 NaOH 决定。 mol ∴ mol ∴pH=10.故化学跃迁从 pH4.44~10,所以选用( )作指示剂。
PAR 在 pH 时,呈现颜色:它在 pH 范围,能用作金属指示剂。 11. 金属离子 M 与络合剂 L 形成逐级络合物,溶液中各种存在型体的分布系数与
络合剂的平衡浓度,与金属离子的总浓度。 12.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所涉及的反应式是:
(1) 预反应 (2) 滴定反应
13. 显色剂 R 与金属离子 M 形成有色络合物 MR,对比度是用来表示,一般光度 分析要求对比度不小于
2. 滴定的读数每次有的误差,再一次滴定中会有 ml 的误差。滴定分析一般要 求相对误差,滴定的体积控制在左右。标定 0.1 的 HCl 应称取基准物质约 克。
3. 滴定分析中,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刚好定量反应完全时称为。一般利用指示剂 颜色的突变来判断他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两者 之间的差称为。
7. 系统误差来源于哪些方面?如何检验和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以提高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答:来源:(1)方法不完善造成的方法误差。(2)试剂或蒸馏水纯度不)测量仪器本身缺陷造成仪器误差。(4)操作
人员操作不当或不正确的操作习惯造成的人员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甲基橙:pH 红色、pH 黄色。酚酞:8)
5.(强酸终点误差 Et=
计算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0.10molNaOH 滴定等浓度 HCl 的终点误差。 解:强碱滴定强酸的化学计量点的 pH=7.0,设终点为甲基橙的变色点,pH 约为 4.0, 所以,而 mol,代入公式,得:
Et=
6.(弱酸终点误差 Et=用 0.10molNaOH 滴定等浓度的 Hac,以酚酞为指示剂(p),计
问答题
1.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分为几类?举例说明
答:分为三类:①自身指示剂,高锰酸钾法;②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指
示剂,重铬酸钾法;③淀粉指示剂,碘量法;
2. EDTA 可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在进行络合滴定时如何提高方法
的选择性?
答:①控制酸度。②利用掩蔽或解蔽的方法。③应用其他氨羟滴定剂。
10. 滴定方式有哪几种?滴定分析方法对化学反应有哪些要求? 答:四种滴定方式: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按一定的方程式进行。反应 必须定量地进行。必须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填空题
1. 配制浓度为 0.5 的溶液 1000ml,应取浓硫酸(密度为 1.84,含为 96%)的体 积为。
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标准偏差:s=
相对标准偏差:
极差:R=
算终点误差。
解:由题意可知,p 而 Ka/Kw= mol 将数据代入公式,得:
Et=
7.(多元酸和混合酸:Et=
用 0.10 molHCl 滴定 0.10 mol 甲胺与 0.10 mol 吡啶混合溶液中的甲胺,已知滴定终点 的 pH 比化学计量点的 pH 高 0.5 个单位,计算滴定终点误差。 解:根据题意,,查表得,甲胺与吡啶的解离常数分别为 4.2
数。
计算题
1.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结果 w(Fe)/%为 48.42、48.46、48.44%,计算置信度 95% 时总体均值μ的置信区间。与标准值 48.57%是否有显著差异?
解:(1)
当 P=0.95
(2)t=查表 P=0.95、f=2 时,
∵t 所以与有显著差异。
2.测定试样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5 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34.82、35.01、 35.08、35.19 和 34.96。(1)经统计处理后的测定结果如何表示(报告 n,和 s)?(2)计算 P=0.95 时的置信区间。 解:(1)n=5. (2)当 P=0.95 时,)%
解:已知 T=65.6% 由 A=lg 由 A=
=1.02 所以 mg/ml
10.用光度法测量试样中微量铜的含量,六次测定结果分别为 0.21%、0.23%、 0.24%、0.25%、0.24%、0.25%,试计算单次测定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 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及极差。 解:先求平均值: =0.24% 单次测定的偏差分别为:
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之间的反应来确定其准确浓度,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标
定。③化学计量点:当滴入的标准溶液与被测定的物质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
关系完全反 为止,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④滴定终点:滴定进行至指示
剂的颜色发生突变时而终,此时称为滴定终点。⑤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化
学计量点往往并不相同,由此引起测定结果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又称滴定
法去除?
答: 作用原理:利用指示剂本身颜色与金属指示剂和金属离子络合物颜色不
同来确定终点。封闭现象:某些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的络合物较其与 EDTA
的络合物更稳定,导致 EDTA 不能发生正常的显色反应。去除的方法:如果是
被测离子导致的封闭,应选择更适宜的指示剂;如果是由共存的其它金属离
子导致的封闭,则应采取适当的掩蔽剂掩蔽干扰离子的影响。
设和分别为较强和较弱的碱,和为它们的解离常数。按上述方法可推得其终点 误差计算式为
Et=
8.已知:lg;,pH=5 时,lg,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滴定 pP,钢样 0.6567g 溶解后在容量 瓶中配成 100ml 溶液。分取 25.00ml 该溶液于 50ml 容量瓶中,其中的氧化成后,稀 释定容。然后在处,用 b=2cm 的比色皿测得 A=0.650。已知,计算钢样中 Mn 的质量分 数(%)。
9. 写出以为基准试剂标定 NaOH 溶液的浓度的计算公式。若基准试剂因保存不 当而部分风化对标定结果有何影响?用此 NaOH 溶液测定某有机酸的摩尔质 量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答:计算公式,基准物质因保存不当而部分风化,失去部分水分,其摩尔质量 小于 M(,但在计算时,还用 M(,导致计算结果偏低。用此 NaOH 溶液测定 某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时,测定结果偏大。
化。选择依据:凡是变色点的 pH 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
指示滴定的终点,这是指示剂的选择依据。
4. 解释以下名词术语:标准溶液(滴定剂),标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
答:①标准溶液(滴定剂):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②标定:将不具备基
准物质条件的这类物质配制成近似于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利用该物质与某
3. 简述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什么?
答:变色原理: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这些弱酸或弱碱与其共
轭碱或共轭酸具有不同的颜色。共轭酸碱对之间存在一个酸碱平衡,平衡式
中存在 H+或 OH– ,所以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是和溶液的 pH 值有关的,当溶
液 pH 变化时,共轭酸碱对的浓度发生相对变化,从而导致溶液颜色发生变
mol
∴pH=14-lg=14-7.75=6.25
即化学计量点前 0.1%pH 为 6.25。
(3)计量点后,HCl 过量,pH 由 HCl 决定。
0.1=5.0
∴pH=-lg 故化学突跃从 pH6.25~4.30,所以选( )作为指示剂。
4.用 0.2000 molNaOH 溶液滴定 20.00mL0.2000 mol 一元弱酸 Hac(p)溶液时。 (1)计量点的 pH 为多少?(2)计量点附的滴定突跃为多少?(3)选用何 种指示剂? 解:(1)NaOH+Hac=NaAc+ 达计量点
3.计算用 0.10mol 溶液滴定 20.00mol(p)溶液时。(1)计量点时溶液的 pH;(2) 计量点前 0.1%相对误差时溶液的 pH;(3)选择哪种指示剂。
解:(1)。反应达计量点后,
∴溶液中 mol 已知 p
由p
得:
∴有
pH=-lg ∴化学计量点时的 pH=5.28.
(2)计量点前 0.1%
误差。
5. 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前,为什么要进行预氧化或预还原处理?预处理时对所
用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有哪些要求?
答:进行预处理的原因:为了能成功的完成氧化还原滴定。要求:(1) 反应
进行完全而且速度要快;(2) 反应应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3) 过量的氧
化剂或还原剂应易于除去。
6. 简述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什么是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可采用什么方
14. 在统计学上,把在一定概率下,以测定值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在内的可靠 范围,称为,这个概率称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