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试题

分析化学试题

分析化学试题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分析化学试题一、填空题1. 标定NaOH 常用的基准物质是草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

2. 一般情况下,K 2Cr 2O 7标准溶液采用直接法配制,而KMnO 7标准溶液采用间接法配制。

3. 氧化还原反应中,获得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自身被还原;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自身被氧化。

4. 下列4次测定的结果为:27.37%.27.47%.27.43%.27.40%, 相对平均偏差dr =0.1% ,标准偏差S= 0.04%。

5. 请写出NH 4Ac 水溶液的质子平衡条件[NH 3]+[OH -]=[HAC]+[H +]。

6. 重量分析法的主要操作包括 溶解.沉淀.过滤洗涤.恒重称量.烘干灼烧。

7.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减小,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增大,后一种效应比前一种小得多。

8.K 2Cr 2O 7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2000mol·dm -3,则它对Fe ,Fe 2O 3,FeSO 4·7H 2O 的滴定度分别为6.702×10-3 g·cm -3,9.584×10-3g·cm -3,3.336×10-3g·cm -3。

9.已标定的Na 2S 2O 3溶液在保存中吸收了不少的CO 2,影响了浓度。

若用该“标准”溶液滴定I 2,则在实际滴定中,消耗的NaS 2O 3的量将(偏高.偏低),使得I 2的浓度产生(正.负)误差。

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可加入少量Na 2CO 3溶液,使溶液呈弱碱性。

10.在少数次的分析测定中,可疑数据的取舍常用Q 检验法。

11.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是I 2的挥发,I -被空气氧化,Na 2S 2O 3的分解。

12.反应N 2O 4(g )== 2NO 2(g )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

在恒温恒压下平衡, 使n(N 2O 4):n (NO 2)增大,平衡向右移动;n (NO 2)将增加;若向该系统 加入Ar (g ),n (NO 2)将增加;α(N 2O 4)将增加。

13.PH=4.0与PH=10.0的两强电强电解质溶液等体积混和后PH 为7。

14.以HCl 标准溶液滴定NH 3.H 2O 时,分别以甲基橙和酚酞作指示剂,耗用HCl 的容积分别为V 甲、V 酚表示,则V 甲、V 酚的关系是V 甲>V 酚。

15. 向浓度均为0.01mol·dm -3的KBr.KCl.K 2CrO 4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入0.01mol·dm -3AgNO 3水溶液,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gBr; AgCl; Ag 2CrO4。

16. 在用间接碘量法测定铜时,所用标准溶液在标定后,有部分Na2S2O3 变成了Na2SO3(Na2S2O3=Na2SO3+S↓),用此Na2S2O3标准溶液测铜将产生(正或负)误差,其原因n(Na2SO3):n(I2)=1:1,而n(Na2S2O3):n(I2)=2:1,故耗Na2S2O3体积减少了,使得测定结果产生负误差。

17. 正态分布的σ称为总体平均值,s 称为总体标准差。

18. 浓度为C1的HCN 和C2的NaOH 混合溶液的质子条件是[H+]+[HCN]=[OH-]+[CN-]。

19.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是定量,快,易确定。

20. 碘量法主要的误差来源是 I 2的挥发和I -的被氧化,为减小上述原因所造成的误差,滴定时的速度可快些,溶液不需剧烈摇动。

二、选择题1.下面有关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B ) A. 精密度高则准确度高 B. 准确度高则要求精密度一定要高 C. 准确度与精密度没关系 D. 准确度高不要求精密度要高2.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 D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B. 反应必须完全C. 反应速度要快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3.重量分析法测定0.5126g Pb3O4试样时,用盐酸溶解样品,最后获得0.4657g PbSO4沉淀,则样品中Pb的百分含量为( C )(已知Pb3O4=685.6,PbSO4= 303.26,Pb = 207.2)。

A. 82.4%B. 93.1%C. 62.07%D. 90.8%4.用K2Cr2O7基准物以置换碘量法标定Na2S2O3溶液浓度,常以淀粉液为指示剂,其加入的适宜时间是滴定至近终点时加入,若滴定开始时加入则会发生( B )A. 标定结果偏高B. 标定结果偏低C. 对标定结果无影响D. 指示剂不变色,无法指示滴定终点5.莫尔法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NaCl时,所用指示剂为( C )A.KSCN B. K2Cr2O7C. K2CrO4D . 铁铵矾6.已知标准溶液B与被测物质A之间的化学反应为:aA + bB = cC + dD,则滴定度TB/A 与物质的量浓度CB之间的换算公式为:TB/A=( A )A. C B M A a/1000bB. C B M A b/1000aC. C B M B a/1000bD. C B M A b/1000a7.在EDTA配位滴定中,如果滴定时溶液的pH值变小,则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将( C )A. 不存在B. 变大C. 变小D. 无变化8.PtCl4和氨水反应生成的配合物,用AgNO3处理1mol的该配合物,得到2mol的AgCl沉淀,该配合物的结构简式应为( C )A. [Pt(NH 3)4]Cl 4B. [PtCl(NH 3)4]Cl 3C. [PtCl 2(NH 3)4]Cl 2D. [PtCl 3(NH 3)4]Cl2.9.用0.1000mol. L-1 NaOH 滴定同浓度HAc( pKa=4.74 )的突跃范围为7.7 ~ 9.7。

若用0.1000mol. L-1 NaOH 滴定某弱酸HB( pKa=2.74 )时,pH 突跃范围是( D )A. 8.7 ~ 10.7B. 6.7 ~ 9.7C. 6.7 ~ 10.7D. 5.7 ~ 9.710.下列酸碱溶液的浓度均为0.1000 mol. L-1,其中可按二元酸碱被分步滴定的是( C )A. 乙二胺(pK b1=4.07,pK b2=7.15)B. 邻苯二甲酸 (pK a1=2.95,pK a2=5.41)C. 亚磷酸(pK a1=1.30,pK a2=6.60)D. 联胺(pK b1=5.52,pK b2=14.12) 11.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B )A. 随机误差具有随机性B. 随机误差呈正态分布C.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D. 随机误差具有偶然性 12.以下溶液用纯水稀释10倍时pH 改变最小的是:( A )A. 1 mol. L-1 NaAc-1 mol. L-1 HAc 溶液B. 0.1 mol. L-1 HCl 溶液C. 0.1 mol. L-1 HAc 溶液D. 1 mol. L-1 NH 3·H 2O 溶液 13.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A ) A.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NaOH 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 2 C. 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 D. 每份加入的指示剂量不同14.已知H 3AsO 4的pKa 1= 2.2, pKa 2= 6.9, pKa 3= 11.5,则在 pH=7.0时,溶液中[H 3AsO 4]/[AsO 43-]等于:( B )A. 100.4B. 10-0.4C. 10-5.2D. 10-4.815.以甲基红指示剂,能用NaOH 标准溶液准确滴定的酸是 ( B ) A. 甲酸(pKa=3.75) B. 硫酸 (pKa 2=1.99) C. 乙酸(pKa=4.75) D. 硼酸 (pKa=9.24)16.一般情况下,金属离子与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是( C )。

A. 1 : 2 B. 2 : 1 C. 1 : 1 D.1 : 317.在滴定分析中,所使用的锥形瓶中沾有少量蒸馏水,使用前:( C ) A. 需用滤纸擦干 B. 必须烘干C. 不必处理D. 必须用标准溶液润洗2~3次 18.滴定突跃范围一定在偏碱区域的是:( B ) A. 强酸滴定强碱 B.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C. 强酸滴定一元弱碱 D. 强碱滴定多元酸 19.有关酸碱指示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 能指示溶液的确切pH 值B. 能在pH 值一定的变化范围内呈现不同颜色C. 显酸色时溶液为酸性,显碱色时溶液为碱性D. 都是有机弱酸20.在酸性溶液及标准状态下,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共存的是( C ) A. MnO 4-和Cl -B. Fe 3+和Sn 2+C. NO 3-和Fe 2+D.I -和Fe 3+21.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少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D )A. 对照试验B. 空白试验C. 校正仪器D. 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22.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的是( D )A. 干燥过的分析纯CaOB. 分析纯 SnCl 2.2H 2OC. 光谱纯三氧化二铁D. 99.99%金属铜23.用NaOH 滴定等浓度的某弱酸HA ,当滴定至50%时,溶液的pH=5.00;滴定至100%时,溶液的pH=8.00;滴定至200%时,溶液的pH=12.00,则该弱酸的pKa 为:( A )A. 5.00B. 8.00C. 12.00D. 6.5024. 测定(NH 4)2SO 4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 直接滴定的原因是:( C ) A. NH 3的Kb 太小 B. (NH 4)2SO 4不是酸C. NH 4+的Ka 太小D. (NH 4)2SO 4中含有游离的H 2SO 4 25.用下列物质配制标准溶液时,可采用直接法的是( C ) A. KMnO 4 B. Na 2S 2O 3 C. K 2Cr 2O 7 D. NaOH26.常采用标准品对照来检验方法的准确度,采用( B )方法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A. F 检验B. t 检验C. F 检验后,进行t 检验D. G 检验 27.影响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因素是( B )A.反应物的浓度B.温度C.催化剂D.产物的浓度 28.与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 B )A.缓冲溶液的PH 值范围B.缓冲溶液的组分浓度比C.外加的酸量D.外加的碱量29.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 A )A. 高精密度B.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C. 误差小D. 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仪器等30.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一元弱碱时,一定能使滴定突跃增大的情况是:( B )A. Kb 不变,c弱碱减小 B. Kb减小,c弱碱增大C. Kb 减小,c弱碱增大 D. Kb增大,c弱碱减小31.已知某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为0.0063,该溶液的pH值是:( A )A. 2.20B. 2.200C. 2.2007D. 2.232.四人同时分析一矿物中的含硫量,每次取样3.5 g,分析结果表示合理的是:( D )A. 0.0419%B. 0.04190%C. 0.04%D. 0.042%33.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D )A. C=0.056B. X=35.070C. pH=4.008D. n=0.0001mol34. 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B )A. 0.0100mol. L-1HClB. 0.0100 mol.L-1H2SO4C. 0.0100mol.L-1HAcD. 0.0100mol.L-1 H2C 2 O435.用0.1mol.L-1HCl滴定0.1mol.L-1NaOH 时PH突跃范围是9.7~4.3,用0.01mol.L-1HCl滴定0.01mol.L-1 NaOH时PH突跃范围是( A )A. 8.7~5.3B. 8.7~4.3C. 9.7~5.3D. 9.7~4.336. 欲配制pH=9的缓冲溶液,应选用( A )A. NH2OH(Kb=9.1×10-9)B.NH3·H2O(Kb=1.8×10-5)C. CH3COOH(Ka=1.8×10-5)D. HCOOH(Ka=1.8×10-4)37. 用0.100mol. L-1NaOH滴定同浓度HAc(pKa=4.74)的突跃范围为7.7~9.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