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2019·湖北荆州月考]“一带一路”贸易使国外的特色产品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下列商品的主要成分所对应的材料类型不正确的是()A B C D泰国银饰埃及棉制品捷克水晶饰品土耳其彩瓷金属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解析:银为金属单质,所以银饰属于金属材料,A正确;棉制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天然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正确;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合成高分子材料,C错误;陶瓷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

2.[2019·福建莆田六中模拟]绿色环保是化学实验的追求,下列操作不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A.用浓盐酸洗涤加热KMnO4制氧气的试管B.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实验的试管C.硝酸亚铁和硫酸废液一同倒入废液缸D.将打破的水银温度计插入硫粉中答案:D解析: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会得到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作用,会生成氯气,会污染环境,A不符合题意。

单质银和稀硝酸反应会生成NO,污染环境,B不符合题意。

硝酸亚铁和硫酸废液一同倒入废液缸,则废液缸中同时存在亚铁离子、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三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逸出NO,会污染环境,C不符合题意。

将打破的水银温度计插入硫粉中,单质Hg会和S反应生成HgS,避免了Hg蒸气污染环境,D符合题意。

3.某小组辨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②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③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故浓硝酸呈黄色④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反应⑤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⑥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③D .均不正确答案:C解析:Cl 2中的氯元素化合价为0,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①错误;SO 2具有漂白性,能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的物质,与其具有还原性无关,②错误;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与Cu 可剧烈反应,④错误;SO 2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热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⑤错误;金刚石能够与O 2发生反应,生成CO 2,⑥错误。

4.制备下列物质的工业生产流程合理的是( )A .由SO 2制亚硫酸钠:SO 2――――→Na 2CO 3溶液NaHSO 3溶液―――――→NaOH 溶液调节溶液的pHNa 2SO 3溶液 B .由NaCl 制漂粉精:NaCl(aq)――→电解Cl 2――→澄清石灰水漂粉精C .由NH 3制硝酸:NH 3――→O 2NO 2――→H 2O HNO 3D .由乙烯制乙酸:H 2C===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 ――→Cu/O 2△CH 3CHO ――→新制银氨溶液△CH 3COOH 答案:A解析:H 2SO 3酸性比H 2CO 3强,SO 2可与Na 2CO 3反应生成NaHSO 3,进而与NaOH 反应生成Na 2SO 3,A 项正确;澄清石灰水浓度较低,生成的Ca(ClO)2较少,应用石灰乳,B 项错误;NH 3被氧化生成NO ,不能生成NO 2,C 项错误;银氨溶液成本较高,可用O 2直接氧化,D 项错误。

5.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的是( )答案:D解析:NaHSO 3能被HNO 3氧化成Na 2SO 4,HNO 3被还原,产生NO 气体,图像起始点错误,A 项错误;B 项中发生反应SO 2+Cl 2+2H 2O===2HCl +H 2SO 4,溶液的pH 降低,图像无pH 升高,B 项错误;刚一开始就会发生反应Ba 2++HCO -3+OH -===BaCO 3↓+H 2O ,故图像开始应有沉淀生成,C 项错误;开始发生反应Ca(OH)2+CO 2===CaCO 3↓+H 2O ,后来又发生反应CaCO 3+CO 2+H 2O===Ca(HCO 3)2,D 项正确。

6.“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①封管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B.加热时,②、③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D.四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答案:C解析:①封管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是因为NH4Cl加热时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遇冷重新化合,NH4Cl的热稳定性差,A项错误;②中为红色溶液,加热时氨气逸出,溶液变无色,冷却后变为红色,③中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无色化合物分解,二氧化硫逸出,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冷却后,溶液又变为无色,B项错误;在热水中,2NO2N2O4平衡向左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在冰水中,2NO2N2O4平衡向右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减小,颜色变浅,C项正确;①中NH4Cl加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二者遇冷重新化合,两个反应不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不是可逆反应,D项错误。

7.[2019·辽宁丹东模拟]将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O2、N2O4)的混合物共0.8 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600 mL 2.0 mol·L-1 NaOH溶液完全吸收,溶液中生成NaNO3和NaNO2,则被Cu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0.6 mol B.0.8 mol C.1 mol D.1.2 mol答案:D解析: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即为混合气体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这些气体恰好能被600 mL 2.0 mol·L-1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溶液中生成NaNO3和NaNO2,则根据氮原子守恒,有n(N)=n(NaNO3)+n(NaNO2)=n(Na+)=0.6 L×2.0 mol·L-1=1.2 mol,即被Cu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2 mol,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3分。

8.(14分)NaClO2的漂白能力是漂白粉的4~5倍。

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污水处理等。

工业上生产NaClO2的工艺流程如下:(1)ClO 2发生器中的反应为2NaClO 3+SO 2+H 2SO 4===2ClO 2+2NaHSO 4。

实际工业生产中可用硫黄、浓硫酸代替反应原料中的SO 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反应结束后,向ClO 2发生器中通入一定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器中生成NaClO 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反应温度不能高于5℃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 +2H 2SO 4(浓)=====△3SO 2↑+2H 2O(2)赶出ClO 2,确保其被充分吸收(3)2ClO 2+2OH -+H 2O 2===2ClO -2+O 2+2H 2O提高ClO 2的利用率(或防止H 2O 2分解)解析:(1)因为浓硫酸和硫黄反应产生S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 +2H 2SO 4(浓)=====△3SO 2↑+2H 2O 。

(2)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后,能将生成的ClO 2全部吹出后被吸收。

(3)在吸收器中通入了ClO 2气体,加入了双氧水和NaOH 溶液,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 2+2OH -+H 2O 2===2ClO -2+O 2+2H 2O ;温度过高时,参加反应的H 2O 2易分解,易造成ClO 2的利用率降低。

9.(14分)[2019·江西等三省十校联考]硫酸亚铁铵[(NH 4)2Fe(SO 4)2]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产物不同。

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A 中的硫酸亚铁铵至分解完全,确定分解产物的成分。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C中无明显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确定产物中定有________气体产生,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去掉C,是否能得出同样结论并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固体分解后产生NH3,写出其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而不含FeO。

请完成表中内容。

(试剂、仪器自选)实验步骤预期现象结论①取少量A中残留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使其完全溶解;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生成(2)SO2SO2+H2O2+Ba2+===BaSO4↓+2H+否,若有SO3,也有白色沉淀生成(3)作制冷剂、作氮肥(4)将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高锰酸钾溶液、KSCN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答案合理即可)(5)取少量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浓NaOH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若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C溶液含有NH+4,反之则无解析:(1)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遇到水变蓝色,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生成。

(2)实验中,观察到C中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证明无SO3生成,D中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能氧化SO2生成SO2-4,结合钡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可确定产物中一定有SO2;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2+Ba2+===BaSO4↓+2H+;若去掉C,生成的SO3进入装置D中也能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