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_1978_2007_焦斌龙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_1978_2007_焦斌龙


的困难,但线性拟合与实际数值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线性拟合一般用于对未来的预测,对于过去较
长数据进行拟合一般不常用。
本文在充分比较上述方法以及基年物质资本存量估算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借鉴张军、章元( 2003) [6]
36 - 37 的基年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方法,并加以改造,用于对基年我国各种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假定
1979年处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人力资本在居民收入中作用的变化并不大,因此本文的假设有一定的可

















1

δ) X C
+
A
=
[( 1 - δ) X + A]( 1 - δ) D
+ B,
求解方程可得
CA( 1 - δ D( 1 - δ)

+ BC - C( 1
- -
DA δ) 2
资本存量计算公式为:
5
5
∑ ∑ Ht = Hit = [ ( 1 - δi ) Hi( t - 1) + Ιit ]
i=1
i=1
Ht 为 t 年人力资本存量,Hit 为第 i 种人力资本 t 年的人力资本存量,Iit 为第 i 种人力资本 t 年人力资
本投资额,δi 为第 i 种人力资本的折旧率。i = 1,2,3,4,5 分别表示教育、卫生、科研、培训、迁移。
费”; 1986—1991 年教育总经费依据历年“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与“教育总经费”的关系拟合得
到。
卫生人力资本方面,本文用每年的“卫生总经费”来表示当年的卫生人力资本投资额。数据来源为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07》。
科研人力资本方面,用“科研总支出”指标来表示当年科研人力资本投资额。该指标 1978—2004 年
年我国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的一半代替农村人口流动数,1993 年起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等。本文在谭
永生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补充到了 2007 年,从而得到了 1978—2007 年各年人口迁移数。在此基
础上,我们假定迁移成本主要是机会成本,而迁移本身耗费成本较小。由此我们得到了每年迁移人力资
- 29 -
一、我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的基本范畴和方法
( 一) 估算范围 人力资本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名词。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 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舒尔茨将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 方面,即 ( 1) 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 支; ( 2) 在职培训,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 ( 3) 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 ( 4) 不是由商社组织 的成人教育计划,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 ( 5) 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 会 [ 1 ] 。这种分析得到了很广泛的认同,也为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提供了基础。 但由于数据收集困难等原因,目前对人力资本的估算很少能按照舒尔茨设想的五部分来进行。前期
,即可得到
1977
年我国该种人力资本存量。
( 二 ) 当期各项人力资本投资指标的选取
对于教育人力资本而言,本文用每年的“教育总经费”来表示当年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额。需要指
出的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在 1985 年发生了转折。1985 年 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
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地方要鼓励和指导国营企业、社会团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前人力资本的作用与我国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关系扩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项目 编号: 06CJY010)
- 27 -
ECONOMIST …… 2010. 09
的学者们采取的人力资本估算范围各有差异。侯凤云 ( 2007) [2 ] 35 - 36 的测算中,人力资本的范围包括教
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编制思路和方案,将教育事业经费分解,构建了一个包含常规性支出和专门性支
出的人力资本价格指数。侯凤云( 2007) [2]47 则选择按照当年价格进行计算。
我们认为人力资本投资价格指数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既不同于消费品价格指数,也不同于单纯
的资本品价格指数。人力资本投资中部分支出与消费品直接相关,如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学习用品
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07 年数据来源于 2006—2008 年《中国统计年鉴》。
受现有统计数据的影响,培训人力资本投资和迁移人力资本投资无法找到直接的指标来计量。本
文借鉴谭永生 ( 2007) [3 ] 110 - 141 的做法,在谭永生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中指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经济学家 …… 2010. 09
中国人力资本 存量估算: 1978—2007
□焦斌龙 焦志明
( 山西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
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运用永续盘存法对包含教育、卫生、科研、培训、迁移五 种类别的中国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并在基年人力资本存量估算、当期人力资本投资指标选取、人 力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的确定、折旧率选择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推敲。最后对 1978—2007 年中国人力资 本存量进行了简要分析。
1977 年我国某种人力资本存量为 X,而 1978 年和 1979 年的该种人力资本投资额已知分别为 A、B,居民
收入总额已知分别为 C、D,该种人力资本折旧率为 δ。再假定 1978 和 1979 年人力资本收入比相同,也
就是说假定在 1978 年和 1979 年该种人力资本对居民总收入的贡献比没有发生变化。而 1978 和
二、我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的关键环节
( 一 ) 基年各项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 目前,我国学者一般将 1952 年或 1978 年作为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的基年。本文选择 1978 年作为基 年。 由于缺乏我国早期各项人力资本投资的统计数据,学者们对于基年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方法各不 相同。侯凤云( 2007) [2]36 - 45 的做法是将 1952—1978 各年投资额累加值作为 1978 年人力资本存量。如将 1952—1978 年文教卫生事业费逐年累加值作为文教卫生 1978 年的存量。该方法的优点是计量方法简 单,但以前 25 年的投资加总额直接作为基年存量缺乏科学的解释。钱雪亚( 2003) [4]5 的做法则是假设第 一期的资本存量是过去所有投资的加总,将投资时间序列近似地表示为 I ( t ) = I*eλt,其中 I*为历史初期
估算范围是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的基础,直接关系着最终结果的准确度和适用性。在综合比较各种
人力资本估算范围之后,我们认为对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应当在数据许可的条件下,尽量包含更多
的人力资本种类。为此,在综合目前数据收集状况等条件下,本文把人力资本估算范围定义为教育、卫
生、科研、培训和迁移五种人力资本的总和。
∫0
的资本投资,通过计量模拟得到 I*和 λ 的基础上,再得到第一期的人力资本存量 K ( 0 ) = I ( t ) dt = I* -∞
- 28 -
经济学家 …… 2010. 09
eλ / λ。运用此方法,钱雪亚得出 1995 年我国人力资本存量为 11250 亿元。该方法巧妙地回避了数据缺乏
ECONOMIST …… 2010. 09
本为迁移人数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乘积。
( 三 ) 人力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的确定
在人力资本存量估算中,为避免价格波动对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的影响,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各项人
力资本投资数据剔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目前学者们在这方面采用了多种方法。相当一部分学者,例
如沈利生( 1999) [8]115 采用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钱雪亚( 2008) [4 ]6 则是依据固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存量; 永续盘存法
中图分类号: F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5656 ( 2010 ) 09—0027—07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渐转变,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居民增收中的作用日显突出,成为学术 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人力资本存量估算也日益显得意义重大。正确估量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对 于把握人力资本的总量范围,挖掘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特点、探索人力资本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等起着 基础性作用。目前学术界已经有部分学者进行过相关的估算,然而在程序的严谨性、估算时间序列的长 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尽完善之处。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 1978—2007 年中国人力资本存量重 新进行估算。
( 四 ) 折旧率的选择
同物质资本存在损耗一样,人力资本同样会出现自然折旧。这既包括知识的遗忘、劳动者的死亡
等,也包括由于知识的更新而引起的折旧。几乎所有的学者在计算人力资本存量的过程中,都会对人力
资本折旧进行特殊的关注。不过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折旧的处理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侯凤云
( 2007) [2]49 - 50 的做法是假定人的一生中 1—44 岁为人力资本增长期。45 岁开始加速折旧,到 65 岁折旧
口迁移流动的主要表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愿性、以务工经商为目的的迁移流动”[ 3 ] 140。而
对于这部分人口的计量,他发现 1978—1992 年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数与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的一半相接
近,同时考虑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近 60% 为“兼业型”,而流向也主要是乡镇企业,故用 1978—1992
体和个人办学,并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捐资办学”[7] 471。从而结束了办学体系由政府
包揽的局面。因此,在本文的数据中,1978—1985 年教育总经费采用《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