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要求第一节工程概述绿色建筑评价目标:达到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三星级的要求。
第二节技术要求一、控制项要求(一)不得发生导致绿色建筑评价不合格的事故;(二)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三)应建立绿色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并落实各级责任人。
(四)《绿色施工方案》技术深度要求1.《绿色施工方案》中绿色施工目标应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的具体目标及实施方案。
2.《绿色施工方案》应明确绿色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措施,包括节约用地措施、保护土地资源措施、材料运输节能措施、机械设备与机具节能措施、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节能措施、施工用电及照明节能措施、临时用水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主体材料节约措施、装饰装修材料节约措施、水电安装材料节约措施、周转材料节约措施、其他材料节约措施、施工废弃物管理措施、资源再生利用措施、扬尘控制措施、光污染控制措施、水污染控制措施、土壤保护措施、建筑垃圾控制措施、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措施、人员健康保障措施、“四节一环保”宣传教育措施等。
(五)应制定施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计划,并组织实施。
1.《项目环境保护计划》内容应包括:预防水土流失、防止土壤污染、控制扬尘、控制噪声、控制污水排放、防治光污染等。
2.《项目环境保护计划》包括环境因素分析、控制原则、控制措施、组织机构与运行管理、应急准备和响应、检查和纠正措施、文件管理、施工用地保护和生态复原等内容。
3.施工过程中应有实施记录文件及影像记录。
(六)应制定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1.承包人应有OHSAS18000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文件,并落实管理责任。
2.承包人应对动火作业、吊装作业、土方作业、管沟作业、有刺激性挥发物作业、受限空间内的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进行识别,建立危险源清单,编制危险作业控制的详细计划和操作规定,应对危险作业人员进行认真培训教育、考核。
危险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根据现场作业人员工作性质、工种特点、防护要求,对各类现场作业人员防护用品的配备制定标准,并对现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及发放情况进行统计登记,建立台帐。
对个人防护用品的日常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记录并处罚违规行为。
4.施工过程中应有实施记录文件及影像记录。
(七)进场施工前图纸会审时应充分理解项目绿色设计意图,提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后期出现降低绿色建筑标准的变更。
二、评分项要求(一)按照《绿色施工方案》及《深圳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要求进行落实扬尘控制措施并进行有效记录。
(二)按照《绿色施工方案》中降噪措施组织实施有效的降噪,现场实测,需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严禁因噪声扰民遭到居民投诉,并做好记录。
(三)按照《绿色施工方案》中施工废弃物管理措施组织实施有效的施工废弃物管理,达到如下管理目标:1.可回收施工废弃物的回收率不小于80%。
2.每10000㎡建筑面积的施工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小于300t。
(四)按照《绿色施工方案》中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节能措施、施工用电及照明节能措施组织实施有效的用能管理,并做好记录。
(五)按照《绿色施工方案》中临时用水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组织实施有效的用水管理,并做好记录。
(六)按照《绿色施工方案》中主体材料节约措施组织实施有效的主体材料管理,达到如下管理目标:1.预拌混凝土损耗率小于1.0%。
2.现场加工钢筋损耗率小于1.5%。
(七)按照《绿色施工方案》中周转材料节约措施组织实施有效的周转材料管理,达到如下管理目标:1.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
现场围挡利用已有围挡,如不具备条件,则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
2.采用工具式定型模板的使用面积占模板工程总面积的比例大于85%。
3.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的方式。
(八)应对绿色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专项交底,并记录。
(九)施工日志中应记录绿色施工的内容。
(十)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的耐久性。
1.采取措施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构件的耐久性,进行相应的检测,并形成验收记录。
2.对有节能、环保要求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检验并记录,不得违反《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及深圳市《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十一)对于精装修建筑,在土建施工阶段应结合装修施工图提前考虑预埋件、孔洞、水电安装等因素,不得因前期土建施工未考虑后期装修因素导致主体结构的打凿、开洞、线路调整等,实现土建装修一体化施工。
(十二)负责机电系统的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
(十三)建筑材料采购时需选用本地生产的材料,生产工厂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距离不得大于500Km。
(十四)须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
(十五)在基础垫层、围墙、管井、管沟、挡土坡等部位,采用绿色再生建材,使用重量占同类材料的50%以上。
(十六)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外立面及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按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检测。
三、材料及设备采购要求(一)维护结构1.屋面、墙体材料的热工性能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深圳市建筑节能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1)屋面、架空楼板、墙体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压缩强度。
(2)墙体的传热系数。
(3)外墙和屋顶外饰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4)有机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
(5)蒸压加气块抗压强度、密度检测。
提供资料:以上各类指标第三方见证送检报告。
2.幕墙、外窗材料的热工性能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建筑节能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1)幕墙和门窗玻璃(包括屋顶透明部分、贴膜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反射比、遮阳系数传热系数和中空玻璃露点,透明和半透明遮阳材料的太阳光透射比和反射比。
(2)外门窗和玻璃幕墙的气密性。
(3)幕墙和门窗(包括入户门)的传热系数。
(4)幕墙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
(5)幕墙保温隔热材料的燃烧性能。
(6)铝板幕墙或石材幕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提供资料:以上各类指标第三方见证送检报告。
3.外窗、分户墙、楼板的隔声性能、场地噪声、室内背景噪声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1)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
(2)楼板的空气声、撞击声隔声性能。
提供资料:以上各类指标第三方见证送检报告。
(二)空调设备1.分体空调的能效等级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深圳市建筑节能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2.多联机的IPLV(C)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深圳市建筑节能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
(三)电气设备1.低压配电电源质量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深圳市建筑节能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提交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第三方见证送检报告。
2.照明灯具的发光效率及配件的性能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深圳市建筑节能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各主要功能房间的照度、功率密度、照度均匀度、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值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深圳市建筑节能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室外照明灯具的光污染控制及发光效率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深圳市建筑节能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提交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第三方见证送检报告。
3.低压配电电缆电线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深圳市建筑节能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提交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第三方见证送检报告。
4.水泵的效率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深圳市建筑节能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
5.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深圳市建筑节能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
6.用于用电分项计量的电能表须带标准通讯数据接口。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
7.电梯、扶手梯的节能性能及控制方式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检测报告。
(四)给排水设备1.节水器具的节水性能等级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厂家形式检验报告。
2.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合理设置减压阀。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
3.用水计量仪表的安装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
4.节水灌溉系统设备需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
(五)太阳能热水系统设备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板、水箱、管材管件等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厂家形式检验报告。
2.橡塑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厂家形式检验报告。
3.橡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须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厂家形式检验报告。
(六)导光管系统设备导光管的产品质量及实际效果需符合设计要求。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
(七)外遮阳系统外遮阳系统的产品质量及实际效果需符合设计要求。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
(八)CO监控系统CO监控系统的产品质量及实际效果需符合设计要求。
提供资料:厂家型式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