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作业批语的个性化教育研究
摘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我校的学生很多都是单亲子女和留守儿童,学
生心理脆弱、复杂,自卑、自避现象较以前明显增多,这些学生不愿意与教师交流。
如何有效利用多种途径改善师生关系,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学生作业是
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而新课程又强调对学生实行人性化管理。
因此,必须
重视作业批语的个性化艺术研究。
关键词:学生作业个性化艺术研究
作业评语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评价,不当的评语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合理的作业批语是十分重要的,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撰写个性化的评语。
一、树立正确的“作业评价”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初中老师都将作业评价理解为作业批改,习惯用“√”或“×”来判断
学生作业的正确与否,最后又以分数或等级来评价作业完成得好坏。
这样的作业
评价虽然具有结论性和鉴别性,但评价的方式太过单一,导致学生过于看中分数
和等级,会对学生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他们在
完成作业时的情感与态度。
评价的手段应该多样化,不能只重视结论性评价,而
应兼顾过程性评价。
对于作业批语的撰写,应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充分地发挥
其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同时,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还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改变单一的
评价方式,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不能只作出正确与
否和分数的评定,还应写下一句或几句带感情色彩的评语,或是赞赏学生、或是
鼓励学生、或是适当性地批评学生。
二、可应用作业批语的作业类型
1.作文、习作:“这个词用在这儿很贴切”“你的结尾意味深长”“你巧妙的过渡,使文章更精彩”……
2.书写:“你的书写很工整”“书写提高了你真棒”……新课程积极倡导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华师大钟启泉教授也指出:“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
”而批
语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手段,对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
3.写字、练字:“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只要努力,字会变得更‘靓’!”“是不
是今天的风太大,把字刮斜了?”…… 这些幽默、机智、富有针对性的批语如鲜花
和小草点缀着学生那繁忙而单调的生活,似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我觉得
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用心去做,一定会让我们的批语大放异彩,成为教学的
重要手段。
三、巧用评语符号,增添情趣
在作业批语中加入生动有趣的评语符号,来丰富评语内容,增加评语的情趣,这样比较容易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
四、热情洋溢,情感交流,激发进取心
1.采用赞赏和鼓励的评语。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同样,每
个学生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
因此,老师在写评语时,应尊重学生、关
爱学生,不得过分批评学生,更不能辱骂学生,应从学生的作业中找到他们的亮点,并用赞赏的语言予以激励。
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成功的喜
悦感。
对于作业完成情况良好的优秀学生这么写评语:“你的作业令我赏心悦
目。
”“看到你写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
”对于成绩不那么理想的学生使用这样的
评语:“看到你的进步,老师觉得很欣慰。
”“你的进步,老师和同学有目共睹!”……这样的鼓励性评语,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期待性的评语。
当发现学生的作业中存在一些问题时,过多的批评可
能会打消他们更正错误的积极性,这时,可使用期待性的评语,委婉地提醒学生
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3.采用商讨性评语。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当学生的作业出现错误时,老师
可直接予以指正,也可不予指正,而是适当提示。
可写上批语:“请再仔细一点好吗?”“你能发现这里的错误吗?请找一找”……通过评语,还可以增进学生与老师
之间的交流。
如可和学生商讨:“大家喜欢我用什么颜色的笔来批改你们的作业?”“同学们喜欢我在作业批改中使用‘×’?”这样的商讨性评语,有利于加强师生
之间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五、严格要求,积极鼓励,养成好习惯
1.对优等生要重赞赏。
优等生学习成绩优异,兴趣浓厚,作业完成情况很好,对他们的作业写批语时要注重赞赏。
学生如果从评语中读出了赞赏和鼓励,就会
马上兴奋起来,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对中等生要重鞭策。
中等生成绩一般,拉一把,可能会成为优等生,松一下,可能会成为后进生。
因此,给中等生写批语,旨在给他们指明方向,使其对
成绩不满足,对困难不气馁。
3.对后进生要重鼓励。
后进生成绩较差,作业马虎、潦草,且错题较多。
批
改他们的作业,老师不仅要有耐心,还应充满爱心,尊重学生。
作业批语应以鼓
励为主,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作为初中老师,必须注重学生作业批语个性化教学艺术的研究,撰写
合理的作业批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洪芳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作业批语艺术[J].新课程,2010。
[2]孙永姣姜海洋学生作业批语的个性化教学艺术研究《新课程(中学)》,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