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历史必修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巴金等文艺界著 名人士
电影《五朵金花》剧照
1957年周恩来观看著 名戏剧家梅兰芳演出后, 与演员亲切交谈
话剧《关汉卿》剧照
老舍话剧《龙须沟》
1964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北京首演
1959年,在国庆十周年电影 展览中,共展出35部影片, 新中国的电影创作步入了一 个辉煌时期,被称为“难忘 返 的1959年” 回
表现
观 音 被 判 死 刑
焚 烧 古 籍 字 画
各 路 大 仙 不 能 幸 免
故 宫 被 改 成 血 泪 宫
1966年9月3日,翻译家 傅雷及夫人被迫自缢
田汉被批斗
老舍先生于1966年8月24 日在北京投湖自尽 吴晗,1969年10月11 日被迫害致死。
文化大革命中迫害致死的部分学者专家等 1.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 毒致死 2.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 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3.范长江:名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长, 1970.10.23 在河南确山跳井身亡 4.翦伯赞: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 眠药致死 5.上官云珠:著名电影演员, 1968.11. 病中跳楼身亡 6.容国团:世界乒乓球冠军, 1968.6北京龙潭湖畔槐 树上吊自杀 7.熊十力:国画学大师, 1968.5.24 绝食身亡 8.顾圣婴:著名女钢琴家 ,1969.1.31 与母亲弟弟开 煤气全家自杀
一、文化繁荣—“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原因
(1)新中国成立,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建设逐步展开。
(3)目的: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2.提出 1956.4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
议上正式提出
3.含义:
就是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允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和科学方法。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报告》中说: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出了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和 广大农民的积极劳动外,还必须依靠知识分子的 积极劳动。我国知识分子的面貌在过去六年来发 生了根本变化,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 部分。”
请思考:如何理解周恩来的这一段话?
1、“十年动乱”从文化领域开始
二、文化曲折年代——文化凋零
导火线: 《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文艺惨遭摧残的开始: 江青召开部队文艺工作会议,《纪要》出台
2、动乱中“文化的凋零”
破“四旧”,文化典籍付之一炬;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特别是“文革”的影响破坏。
文艺人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批斗,甚至迫害致死; 文艺作品遭封杀; “八亿人口八个戏”;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本课结构
文 化 事 业 的 曲 折 发 展 建国以后(五六十年代)—文化繁荣
文革时期(六七十年代)—文化凋零
改革开放(1978年后)—再现繁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的原因
材料1:1956年1月14—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 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 问题的报告》。宣布: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陆定一在会上说:在学术、艺术、技术的发展上,我们 不要做“盖子”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 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 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德才,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 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他们之间可以 相互批评,但批评时绝不要戴大帽子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 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 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返 回
第一个贯彻双百方针讨论的是生物学领域学派之争
摩尔根学派
建国初 接受者被认为是 唯心主义的
李森科学派
建国初
接受者被认为 是唯物主义的
建国之初中国也采取 1956年8月全国遗传学 独尊李森科学派而贬损禁 座谈会在青岛召开,明确表 止摩尔根学派的态度。 示不赞成把摩尔根的观点 著名植物学家胡先辅 说成是唯心论,宣布全部 在《植物分类学简编》中 摘掉过去强加给摩尔根学 批评了李森科,竟遭到政 派遗传学的各种政治帽子. 治批判。
材料一:1958年9月13日至20日,根据8月北戴河会议搞“大 跃进”的精神,中共宣传部召开了文艺创作座谈会,提出要像生 产1070万吨钢一样,在文学、电影、印刷、美术、理论研究等方 面放“卫星”,文艺要表现社会建设中的共产主义萌发,创作和 批评要靠群众,都要搞群众运动,掀起了“文艺大跃进”。 材料二:1964年3月,第三届“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原拟定 于6月发奖。但这时文艺界的整风、思想大批判如火如荼。有的获 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品被诬陷。如按评选结果发 奖,定会招致对“百花奖”的围攻和批判,也将连累获奖的创作 人员。无奈,影协不得不于1964年底,违心地自诬获奖影片不符 合当前的革命形势,呈请撤消了这次评奖。至此,第三届“百花 奖”,黯然隐入了历史深处,停办了17年之久。 思考:材料反映了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什么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 是什么? 问题:“双百”方针的贯彻出现了挫折 原因:“左倾”错误的发展
4.内容 5.成果
艺术问题百花齐放 —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科学技术领域 :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 百家争鸣 ①许多新素材、主题得以开拓 百花齐放 文学艺术领域 ②采用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③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电影创作: 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称之为“难忘 的1959年”。 6.意义 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是建设新中国 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链 接
毛泽东对“双百”方针的阐 述
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这一派,那一 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 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 这个 .
思考: “双百”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怎样理解“双百”方针中的“自 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