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


•120020/10/7
宏观视角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一.舒尔茨人力资本问题的提出
❖1. 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受到很大创伤的战败国 德国和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快速恢复,并在60年代 以后这两个国家强大的发展势头赶超美苏,其中 的原因令人不解。
❖ 2.统计资料显示,二战以后,国民财富增长速度 远远大于那些要素的耗费速度,这是一个难解之 谜。
•82020/10/7
❖3.二次大战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 “ Schultz , 1902一1997)承袭前人思路,在长期从 事农业经济研究中,特别是从落后的农业国家农 民收人低下、而工业发达国家农民收人较高的实 证研究中发现,劳动者的收入高低与劳动者的智 力、技能很有关系。
宏观视角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二、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
❖ 舒尔茨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的系统论述主要反映在他1971年 出版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和1981年出 版的《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两本专著中,在对传统 认识进行大胆质疑与科学证伪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见 解。
❖ 舒尔茨所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把资本分为
•相对收入差别趋势
•宏观
减缓。
•视角
•128020/10/7
微观视角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目录
❖ Chap.1:人力资本投资
❖ Chap.2:有关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考
❖ Chap.3:制度和不断增长的人的经济价值
❖ Chap.4:穷国的经济学
❖ Chap.5:贫困经济学—一位经济学关于对穷人投
资的看法
尤其是对于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新要求。
•适应新 •存在 •滞
要求
后现

•导致
•重大的 社会问题
•借助经 济理论作 为分析工

•澄清和 解决
•首先,给那些有利于经济的制度之特点下个定义,并

略加评论;
•然后,提出并评价完成现有的分析工作的三个方法;
•最后,用其中第三个方法来解释在不断适应人力因素

价值增长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特定的制度
置 ❖ Chap.12:印度1918—1919农业劳动力损失的重
要意义 ❖ Chap.13:对人口迁移的观点 ❖ Chap.14:寿命、健康、储蓄和劳动生产力
•微观 •视角
•220020/10/7
根据本书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四部分
Parts Chap(s)
Main Ideas
1
1—2 作者提出人力资本,论述经济学家回 避人力资本投资的原因,这种投资的
能力,以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内容
和形成三方面内容,并且系统指出了
有关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考。
2
3—5 以制度的改善以及不断增长的人口数 量作为内生变量,解释它们所带来的
经济价值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并
通过穷人经济学说明提高人口质量的
重要性,并用贫困经济学说明了正是
人口质量提高导致劳动力收入增长而
使得贫困程度大大降低。
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 水平。并提出解释贫困的五个原因
•微观 •视角
•229020/10/7
• 1)对土地的估计过高
•解释贫
• 2)对人口质量的因素估计过低
❖ 舒尔茨认为的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力资本而存在的一种 资本形态,表现为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 。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 ,因为它表现在人的身上;它又是资本,因为它是未来满 足或未来收人的源泉。这一语道出了人力资本的基本属性 。
•宏观 •视角
•122020/10/7
•微Part1
•在这一部分,作者舒尔茨指出如下观点 ❖ 1.国民产量的增长比较:土地和按人时计算的劳动
量以及能再生产的物质资本的增长更大,这种情 况已经普遍可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大概就是这 个差额的主要说明。 ❖ 2.好多我们称之为消费的东西,就是对人力资本 的投资。 ❖ 3.作者认为,工人平均实际工资的显著增长,大 部分来自这种向人力资本的投资。
从研究农业经济中,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舒尔茨就提 出并倡导了人力资本论,被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称为“ 人力资本概念之父”。
•62020/10/7
舒尔茨的主要研究方向
三.原动力
舒尔茨是最早研究经济发展理论的学者之一,与一般发展 经济学家的观点不一样,他在经济发展策略上强调的不是 工业,而是农业。
他认为,传统的农业对经济的发展是做不出很大贡献的, 但是现代农业则可以 。
其五,舒尔茨认为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 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
•工资的差别 主要是由于 所受教育的 差别引起的
•Text
• 人力资本投资
•的增加,还可以
•入教的育影对响个主人要收• 表现有三个:
•使物力资本投资和 财产收入趋于下降
,使人们的收入趋 •于平等化。
•教育水平
•的提高会使因受
•教育不同而产生的
•微观 •视角
•225020/10/7
微观视角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Part2
•1 •制度和不断增长的人的经济价值
•2
•穷国的经济学
• 贫困经济学—一位经济
•3
学关于对穷人投资的看

•微观
•视角
•226020/10/7
•制度和不断增长的人的经济价值
• 本章中作者揭示出人的经济价值之增长对于制度的新要求,
•宏观 •视角
•124020/10/7
•其二,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包括量与
质两个方面
•量的方面一 定程度上代表 着该社会人力 资本的多少;
•质的方面指人的 技艺、知识、熟 练程度与其他可 以影响人从事生 产性工作能力的 东西
•宏观 •视角
•125020/10/7
•其三,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投资的产 物
人力资本投资
•22020/10/7
作者简介
❖ 1903年,二十世纪刚刚开始的第三 ❖ 个春天,西奥多·舒尔茨出生在美国 ❖ 南达科他州一个德国移民聚居的农 ❖ 场。舒尔茨22岁在他家乡的布鲁克 ❖ 林农业学校毕业,以后考入本州州 ❖ 立学院。三年后领到了一张科学学 ❖ 士的文凭。此后,他又进入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
•221020/10/7
Parts Chap(s)
Main Ideas
3
6—9 详细阐述了教育资本的构成并提出对 教育进行投资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引
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和成就以及在教
育资源配置中所应该兼顾的公平与效
率,从而达到最佳投资。
4
10— 从人的时间价值的不同,人才的重要 性说明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带来
由此,舒尔茨得出结论:农业也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 力。
•72020/10/7
引言
❖1. “人力资本”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 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论资财的划分” 时,把“社会上一切人民学到的有用的才能”视为“ 固定资本”。
❖2.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 (IrvingFisher, 1867一1947)在《资本的性质和收 人》(1906)一书中也认为,凡是可以带收人的物 品或活动都是资本,其价值大小等于由物品或活 动的未来预期收益的折现值。
14
的作用。并从印度劳动力损失中得出 农业劳动力对生产的贡献。最后,一
方面叙述了自由经济下迁徙所带来的
社会福利增长,另一方面指出可以随
着医疗保健的完善而提高的寿命、健
康等人力资本组成要素扮演的角色。
•222020/10/7
•微观视角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Part1
•1
•人力资本投资
•2 •有关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考

滞后现象。
•微观 •视角
•227020/10/7
制度和不断增长的人的经济价值
❖ 1.有利于经济的制度
❖ 2.经济增长动态的分析方法
❖ 3.在适应人力价值增长过程中的制度滞后
•微观 •视角
•228020/10/7
穷国的经济学
❖许多低收入国家的农业生产都具备着潜在 的经济能力来生产足够的食物,以满足仍 然在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需要,并且可以提 高穷人的收入,大大地改进其福利状况。 改进穷 人的福利之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
❖ 3.关于“里昂惕夫之谜”,人们开始探究传统经济学 的不足 。
•宏观 •视角
•121020/10/7
❖ 怎样解释上面的三个问题,尤其是进一步寻找出经济增长 的源泉,许多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舒尔茨的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提出的。
❖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 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 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微观 •视角
•224020/10/7
作者从大的四个方面来介绍人力资 本投资以及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考
•对经济学家们避免对于人力资本投资作出明确 •1 分析的原因
•2
•阐述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能力,以便解释与 经济增长有关的许多难题
•3
•集中论述人力资本的范围和内容议及它的 形成
•4 •讲述了一些社会和政策含义
1)医疗和保健
• 2)在职人员培训
•舒尔茨把人力资本 • 投资分为右边五类:
• 3)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 • 等和高等教育
• 4)不是由企业组织的那种
• 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
•宏观
• 5)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
•视角
• 换就业机会的迁移
•126020/10/7
其四,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 会经济增长的源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