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理科)期中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7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3分,共75分)
1.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 )
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
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①世界观②人生观③价值观④发展观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2012年徐峥导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作为只有3000万投资的片子成为中国喜剧片市场的一朵“奇葩”。
上映仅23天票房突破10亿元大关,创华语影片记录,极大的推动了国产电影的发展,由此带来的连锁经济效应不可忽视。
由此可见:()
A.经济决定文化发展
B.文化总是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反作用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塑造人生
4、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是()
A、文化的力量
B、政治的力量
C、经济的力量
D、军事的力量
5、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
A、唯一道路
B、根本途径
C、唯一手段
D、重要途径
6.江苏省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正是华西村保持
发展活力的秘诀所在。
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口袋富了不忘富“脑袋”,这是因
为()
A、文化是由人所制造的
B、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优秀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7、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A、潜移默化
B、深远持久
C、积极向上
D、文明健康8.“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上述歌词表明
A.文化具有绝对的稳定性B.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9、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
A、消极被动、无目的的接受。
B、自觉学习,主动感悟。
C、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D、社会环境的影响。
10、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激励着人们战胜困难,这体现了优秀文化可以()
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提升文化竞争力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1、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A、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B、否认本民族的文化,推崇外来文化
C、既要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否定外来文化
D、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
13、现在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
A、人际传播
B、商业贸易传播
C、人口迁徙
D、大众传媒
14、下列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有()
(1)商贸活动(2)学术交流(3)人口迁徙(4)教育
A、(1) B(1)(2) C、(1)(2)(3) D、(1)(2)(3)(4)
15.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大观园,上述材料表明()
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②文化是民族的
③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是有差异的④思想理论是最正确的文化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下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传统文化是财富,对传统文化要全部继承
B、传统文化是包袱,对传统文化要全部抛弃
C、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D、传统文化束缚我们的思想,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17.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相互对立、展开激烈的辩论,又相互影响,相互吸取营养,从而促进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这表明( )
A.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思想运动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C.思想运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D.思想运动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8.“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从未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B.唯我独尊C.博大精深D.独树一帜19.根据上题的正确选项,下列能体现它的见证,很有说服力的是( )
①音乐②汉字③史书典籍④绘画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20.根据19题的正确选项,其原因是中华文化具有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包容性
D.极强的生命力21.每年春节,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区都会有庆祝活动,如:举办茶艺,书法等。
这说明
A.文化具有稳定性
B.文化具有发展性
C.文化具有民族性
D.文化具有世界性
22.教育部宣布,自2008年3月至明年7月,在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
京剧进课堂属于:
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D.传统思想的继承
2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是黄金,但是,光继承,不改革创新,它将永远是旧市场上的古玩。
如能在新的历史时空,与时俱进,展翼雄飞,是令人神往的。
这段话主要说明
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C.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
D.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4.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③在发展的过程中
继承④继承是发展的障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与“闭门造车”是两种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这
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因为()
A 前者是历史虚无主义,后者是民族虚无主义
B 前者是民族虚无主义,后者是历史虚无主义
C 两者都割裂了在文化发展中本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D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和一味拒绝外来文化,都会使文化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26、材料一:某地对中学生在网吧上网内容调查情况表
内容比例
聊天、游戏 50%
浏览不健康网站 15%
查阅学习资料 20%
看电影听音乐 10%
其他 5%
材料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在网上发邮件、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在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黑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甚至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运用所学文化与生活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网络文化的认识。
(10分)
27.载文指出,要进一步加大文化创新力度,在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方法和体制机制上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说明文化创新的意义,我们应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1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25分。
26.
27.
高二理科政治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
1 ——5 A C C A D 6 ——10 D A D B A
11——15D D D D C 16——20 C D A B C
21——25 C C D A D
26.网络大大拓展了中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改
变了学习的方式,适应时代的要求;但网络文化也具有两面性:网络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但是,由于中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不足,过分沉迷网上聊天、游戏或浏览不健康网页,会造成精神颓废,学业荒废,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中学生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增强自控力。
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27.意义: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
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途径:①立足于社会实践,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错误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