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细化管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xx初级中学是一所边远农村初中,地处渝巫主干线,与云阳县农坝镇相邻,距开县县城50多公里。
xx初中自1958年建校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历经无数河中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建成设施齐备、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很高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教职工75人,在校学生1883人,其中寄读学生为1598人。
xx初中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坚持以精细化管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让学校教师、学生都得到了好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思想引领,确立先进观念学校办学首先是要用先进思想和理念来统领。
学校管理首先是师生思想的管理,我们始终注重用素质教育思想引领教师,确立真正体现人本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并达成教育思想和行动的一致。
1、坚持以学生为体的育人观,实现学生的思想发展。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致力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我们要求全体教师都有博爱的情怀,不分成绩的好差,经济条件的优劣,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对其倾注同样的热情和关爱。
任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智能发展状况,在教学中确立学科的起点,找准合适的切入点,分层要求,分类实施。
班主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就这方面而言,xx初中五十多名专任教师,每一位教师都是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有的代管留守儿童20多人;每位班主任对学生比自己的孩子还熟悉了解,每一位科任教师在教学中都重视学生的基础、爱好,分层教学,这无疑是对学生博爱的最好体现。
2、坚持精诚协作的团队观,形成有力的战斗集体。
团结就是力量,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大家都应齐心协力,集思广益,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后勤服务;无论是年级组,还是教研组;无论是一个班级,还是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一班人均是一个整体,精诚合作,团结和谐。
我们要求全体教师既要充分发展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相互尊重、互相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创造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治学环境,学校通过生活上关心人,工作上激励人,感情上情系人等措施,让每位教职工有用武之地,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了xx初中一支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战斗力强的优秀团队。
3、坚持追求一流的创业观,推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作为一所农村初中,要在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快速发展,就必须在全体干部和教师中确立并能持之以恒追求一流艰苦创业的观念。
2002年,xx初中新的领导班子组建后,在分析学校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一系列促进学校发展的理念、目标、思路、措施,并将其分解细化为教师的个体奋斗方向,引领干部教师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自觉行动。
多年来,我们坚持办有特色的学校,育有思想的教师,教有潜力的学生,依托“名优学生”的培养,塑造一批“名优教师”,以“名优教师”为支撑办有广泛影响的“特色学校”,使学校得到了极快的发展,办学质量和声誉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4、坚持讲究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发展要靠科学,科学就是尊重规律。
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要始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动摇,学生休息时间不挤占,学生文体活动不打折,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不放松,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来追求所谓的高质量。
通过制度、纪律和管理,引导学生学习时倾尽心力,休息时彻底放松,保证睡眠充足。
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积极进行了实践探索,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并把提高质量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放在优化课程教学改革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着力打造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教育的归宿;人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
这里所说的人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的成长发展,还有教师的不断成长发展。
只有教师的不断成长发展,才会有学生的不断成长发展。
就一所学校而言,直接面临素质教育挑战,并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最具主体性和创造性的还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提高教师素质。
多年来,xx初步致力于打造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
1、针对农村教师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的现状。
我们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千方百计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教师把准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每周一课时的教育理论学习,各教研组也把教育理论学习,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实施。
通过不断的的学习、培训、熏陶,各教师把握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教学中能自觉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主动建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了教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观念。
2、实施青年教师培训成长工程,针对山区骨干教师、特长教师缺乏,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我校充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制订了青年教师培训方案。
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学习培训,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培训经费上毫不吝惜。
为了让青年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我校实施了以下培训方案:○1坚持每期2次的青年教师校本培训,每次培训均在10学时以上;○2各教研组实施对青年教师“一帮一”活动,并把帮扶效果纳入考核;○3年级组集中骨干力量坚持一月一次的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指导;○4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凡我校县级骨干教师必须指导1—2名青年教师的业务,并将指导效果纳入骨干教师的重要考核内容;○5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让青年教师承担一定的任务,促进其成长。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指导、帮助,我校的青年教师的成长达到“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熟,五年骨干”的目标,让一大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
3、抓好专家引领。
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走出去,到县内外一些教育质量高的学校参观学习,请这些学校的领导、老师介绍他们的管理和教育教学经验,邀请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到校讲学,让我们的教师开阔视野,更新观念。
从2002年至今,我校组织教师到重庆听课改探讨、优质课展示达50多人次,曾组织教师参观学习万州中学、陈家中学、岳溪中学、郭家中学,邀请进修校4名专家到学校培训教师业务、现代教育技术。
我们力图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教师做学习型、反思型教师,积极创建学习型、书香型校园,不断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提升教育教学业务能力。
三、落实精细化管理,追求质量内涵学校的发展必须靠务实,精细的管理来推进,良好的校风必须有一个好的学风、教风做基础,所以学校近几年来,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努力追求质量内涵,形成了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一)抱定“德育为首”不放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xx初中近几年来在育人上坚持的观念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为文明社会育人”,有了这种观念的支配,“德育为首”的理念就充分地体现在了办学行为中。
xx初中贯彻德育为首的理念,坚持抓好德育教育,除了有一套坚强的领导班子,完善的德育教育队伍,长期从事德育工作的研究,制订工作措施,落实工作任务,检查考核德育教育效果之外,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一贯之地抓学生良好形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将务虚的、枯燥的德育教育为务实的、有效的、有趣的、充满活力的德育教育。
学校抓德育研究、工作方针、措施的制订,任务的布置,检查落实、考核;班主任抓班风、学风的营造,各种习惯的培养、矫正,班级管理贯彻科学民主的思想;科任教师抓学科学习习惯地培养,课堂常规的规范;生活教师抓寝室文明、生活自理能力、习惯的培养;团委抓校园文明礼仪的养成和督促;后勤抓校园卫生习惯的养成。
就整体而言实施“指导—培养—矫正—巩固—形成习惯”的工作思想,教育方式采取“思想引导—榜样示范—活动载体—文明监督—竞争评比”。
一切教育,一切活动紧紧围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国旗下讲话,引导学生一个习惯,寝室管理围绕一个习惯,教育活动培养一个习惯,文明监督巩固一个习惯,竞争评比看学生全面习惯。
在德育管理过程中,我们贯彻的是精细化管理,将大德育细化为一个个细小的工作环节,从小处着手,落实每个细节,形成大德育观,真正实现“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的目标。
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xx初中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成为办学的一大特色,并辐射到新农村建设。
学生寝室实现军事化要求,校园环境干净整洁,从无垃圾桶到有垃圾桶,如今竟然不需要垃圾桶。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有教师无教师一个样,考试有人监考无人监考一个样。
过去学生回家是脱衣服、带被子让家长洗,如今学生是在校洗干净后,穿着干净的服装回家,过去学生返校是家长教学生如何爱整洁、爱干净,如今是学生回家教家长收拾房屋、打扫卫生。
xx初中毕业的学生,无论是升上高一级学校,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都成为整理内务、爱整洁,讲卫生的标兵。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得力于思想品德意识的提高,xx初中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关爱他人,学会了帮助他人,学会了宽容他人。
校园内,同学有困难,不用老师发动,会有人主动帮助,同学间没有争吵,没有打架闹事,处处充满和谐风气。
今年汶川地震,学生自发捐款2万多元。
为此,我们只能说,德育教育成就了学生完美的人格。
(二)大力弘扬“严谨、务实、进取”的教风,追求一流教学质量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
多年来,我校努力追求一流的教学质量,以高质量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1、坚决依法维护教育公平,平行分班,不设重点班,不办以实验班之名而行重点班之实的特殊班。
近几来,我校取消过去一贯分快慢班的做法,平行分班,调动了教师工作上公平竞争,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保护了成绩暂时落后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了他们刻苦学习力争进步的上进心。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齐课程,不增加统考科目课时,不删减音体美、微机、综合实践等非统考学科课时,学校教导处每期末都要认真组织对音体美等学科进行质量检测和考核。
同时,根据偏远农村实际,我们还认真开展了安全知识和自救知识教育、国防教育、防邪防毒教育、防灾教育、法制教育、农村卫生常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地方课程,学校教学质量、升高中比率不仅没有因此下降,反而一年一个台阶,大幅上升。
2、抓教师良好教学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管理中,我们特别注重五个环节:一是抓细备课,要求教师把个人钻研和集体备课有机结合起来,要求青年教师规范备课,详细备课,先自己备课再听指导教师讲课,然后“二次备课”,最后上课,尽快缩短成长期。
对老教师的备课,也强调“备学情,备方法,求实效”。
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精心挑选业务和组织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备课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