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

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

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些思考
中建小学
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些思考
学校内涵发展成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关注学校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关注学校的内涵发展,一所学校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涵发展力的强弱。

学校内涵发展是教育发展的血液。

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让学校内涵发展起来。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要发展学校内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正确理解学校内涵发展
1、内涵发展不是一味追求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

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强化优质教学,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优质教学上。

从而产生优质高效的教学结果,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抓好课堂教学工作。

2、内涵发展是将学校中教学、德育、师生互动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而不是把发展的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

3、内涵发展也是一种特色发展,但不是简单的搞几项特色活动、或办几个特长班。

4、内涵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而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是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更不是效仿其他学校的发展。

二、准确定位学校发展的内涵
一所学校,要把目光投向学校的长远发展,必须确立先进的理念,准确定位内涵发展的办学方向,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要真正落实办学方向,为内涵发展蓄势,领导的凝聚力是相当关键的,我认为学校领
导干部要努力做到“三先”:一是率先垂范,提高人格魅力;二是观念先行,提高决策力;三是敢为人先,提高执行力。

学校领导干部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端正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引领全校教职工开展学校内涵建设工程。

三.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让教师的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
(一)建立学习机制积极引导教师加强学习,把集体学习与个人自修结合起来。

把外出学习与请进来培训集合起来。

要积极为教师搭建平台,通过各种学习活动的开展,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加强教学研究,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

要一如既往的做好每学期的研究活动,要通过观摩听课、集体评议、经验交流、案例剖析等活动,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推广“有效教学”方法,让师生享成功的喜悦。

(三)组建教师学习团队。

要以骨干教师为中心,发展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教师组成不同的教师学习团队。

团队成员共同探讨制定出教师的培养目标,加强学习指导,有效推动教师个性的发展。

四、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让师生置身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打造一种精神,让师生内化于心,成为不断前进的动力。

五、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提升内涵发展重点在于构建高效课堂,而构建高效课堂的重点又在于练就一支精兵强将,真正实现“教师善教”、“学生乐学”。

首先要重校本教研,提升教力。

“教师不仅要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需要,更要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需求。

要利用集体备课、实践课、汇报课、校际交流展示课,达标课、教研课,公开课为平台,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重课内外结合,提升学力。

老师要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学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第三要重视课题研究,提升效力。

“以科研提质量,以科研促效益”。

让科研植根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形成最有效的课堂。

六.精细化管理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细节决定成败。

教育细节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步步脚印,细节体现品质,走内涵发展就必须重视细节教育。

实现楼道无吵闹,待人有礼貌,出入有秩序,休息无违纪,卫生有档次,公物无损坏,就餐有规范的管理风貌,既而形成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润泽制度的管理文化链条。

学校的内涵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具有“十年磨一剑”的硬功夫,只有在理念与实践的不断碰撞中升华。

今后我们将沿着内涵发展前进的方向,不懈探索,大胆创新,让学校的内涵发展之路走得更宽,更远。

中建小学杨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