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章末综合(九)有机化合物讲义(建议用时:50分钟)(对应考点集训第278页)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小题,100分)1.(2019·辽宁名校联考)我国《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洧水”的使用有如下描述:“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
”对上述史实记载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纯净物B.该物质可能属于无机化合物C.该物质是由同一类烃组成的混合物D.烟是该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只含一种物质的为纯净物,由题中信息可知,“洧水”是石油,是烃的混合物。
A.“洧水”是石油,含有多种烃,是烃的混合物,故A错误。
B.“洧水”是石油,主要成分是不同类型的烃,烃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C.“洧水”是石油,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烃,是烃的混合物,故C错误;D.石油中碳元素的含量较高,点燃时不完全燃烧会生成大量的黑烟,故D正确。
]2.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石油裂解主要目的是得到短链的不饱和烃D.煤的气化与液化都是化学变化A[煤中不含有苯、甲苯,它们是煤在干馏时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的,A错误;含C18的烷烃经催化裂化可得到汽油,B正确;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作化工原料,C正确;煤的气化是煤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都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3.(2019·济南模拟)下列关于有机物性质描述中,正确的是()A.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鉴别CH4和C2H4B.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酸加热发生加成反应C.聚乙烯能使溴水褪色D.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A[A项,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甲烷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B项,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酸发生的是取代反应;C项,聚乙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D项,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4.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己烷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B.葡萄糖、麦芽糖、纤维素属于糖类,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乙烯和聚乙烯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D.1 mol乙酸在浓硫酸存在下与足量乙醇反应可生成1 mol乙酸乙酯C[己烷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己烷萃取了溴水中的溴,未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乙烯和聚乙烯中的碳、氢比相同,C正确;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故生成的乙酸乙酯小于1 mol,D错误。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氯乙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故A错误;以淀粉为原料可以制备乙醇,乙醇可被氧化生成乙酸,故可以制取乙酸乙酯,故B正确;丁烷只有正丁烷、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故D错误。
]6.(2018·安庆模拟)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其性质跟乙烯相似C.乙烯使溴水褪色和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变为无色原理相同D.(NH4)2SO4浓溶液和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析出D[聚乙烯塑料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B错误;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苯和溴水发生萃取,原理不相同,C错误;(NH4)2SO4浓溶液使蛋白质发生盐析,CuSO4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只是原理不同,都能使蛋白质沉淀析出,D正确。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丙烯和聚丙烯的组成和性质相同B.乙酸制乙酸甲酯属于加成反应C.苯和环己烷的二氯代物都有3种D.乙醇浸泡中草药时作溶剂D[丙烯和聚丙烯的组成相同,但聚丙烯不存在碳碳双键,性质和丙烯不同,A错误;乙酸制乙酸甲酯属于取代反应,B错误;苯和环己烷的二氯代物分别有3种、4种,C错误;乙醇浸泡中草药时作溶剂,D正确。
]8.(2019·焦作模拟)某聚合物的单体X能使溴水褪色,X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后生成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则该聚合物是()A.CH2B.CH2—CH(C6H5)C.CH2—C(C2H5)===C(C2H5)—CH2D.HO COCOOCH2CH2O HB[X中含有碳碳双键,聚合物属于加聚产物,根据X与等物质的量的H2加成后生成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推知X中含有苯环,因此X的结构简式为CH===CH2,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B.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C.乙烯和苯加入溴水中,都能观察到褪色现象,原因是都发生了加成反应D.分子式为C8H10的某芳香烃的一氯代物可能只有一种B[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及紧邻的四个原子一定共面,而—CH3中3个H原子至多只有一个H原子处于该平面,A错误;粮食中的淀粉经过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B正确;苯加入溴水中褪色是由于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单质而使溴水褪色,C错误;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可能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其一氯代物至少存在苯环取代及烷烃基(此处为甲基或乙基)取代两大类,肯定不止一种一氯代物,D错误。
]10.(2018·黄冈模拟)感光高分子也称为“光敏高分子”,是一种在激光制版及集成电路制造中应用较广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某光敏高分子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CO CH2—CH OCHCH对高聚物A的性质判断不正确的是()A.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此高聚物不能使溴水褪色C.此高聚物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此高聚物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该高分子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苯环,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A、D 正确;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C正确。
]11.(2019·合肥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溶液、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盐)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C[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变性,不是盐析,B错误;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盐),C正确;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D错误。
]12.(2019·西昌模拟)分子式为C9H10O2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B[结构中含有—COOH,另外还有2个饱和碳原子,苯环上一氯代物有2种的结构有四种:CH3CH2COOH、H3CCH2COOH、CH3COOHCH3、H3CCOOHH3C。
]13.(2019·邯郸质检)G是一种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G能使溴水褪色B.G的分子式为C15H16O2C.苯环上二溴代物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G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C[A.该有机物分子中有碳碳双键,所以在常温下,G能使溴水褪色,A正确;B.G的分子式为C15H16O2,B正确;C.苯环上二溴代物有6种,C错误;D.由苯环的12个原子共面可知,G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D正确。
]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B.在酸性条件下,C2H5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2H5CO18OH和C2H5OHC.分子式为C6H12且碳碳双键在碳链末端的烯烃共有6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D.三联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D[CH4O只能是甲醇,C2H6O可能是甲醚和乙醇,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A错误;在酸性条件下,C2H5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2H5COOH和C2H185OH,`B错误;分子式为C6H12且碳碳双键在碳链末端的烯烃,共有7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C错误;三联苯[XCZFXS9-39.TIF,JZ]中有4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D正确。
[HT]][ZK)] [HZ]15.[ZK(][HZ][HT](2018·东营模拟)[HT]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JY](〓〓)[JG(][LJ1,S,S(2,4)][JJ1;4;6,YX]OH COOH O[ZJYS][ZJLX,S;YX]CH2COOH[JG)]A.[ZK(#]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ZK)][HZ]B〓[HT][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羧基、醇羟基、碳碳双键和醚键4种官能团,A错误;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醇羟基,故可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取代)反应,B正确;分枝酸分子中的六元环不是苯环,其分子结构中的羟基为醇羟基,不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1`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C错误;分枝酸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原理不同,D错误。
[HT]][ZK)] [HZ]16.[ZK(][HZ][HT](2018·开封模拟)[HT]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JY](〓〓)[XCZFXS9-40.TIF,JZ]A.[ZK(#]分子式为C6H6O6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含1`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mol`NaOH[ZK)][HZ]B〓[HT][乌头酸中含有3个—COOH和1个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碳碳双键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的性质),1`mol乌头酸最多可消耗3`mol`NaOH(—COOH的性质),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