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明创造技法(用)

发明创造技法(用)


药水瓶上印有刻度,贴上标签,注明每天服 用的次数和时间。
发明创造的技法
主体+ 附加 = 新产品 二、创新改变创造法。产品→改变特性=新产品 三、自身组合创造法。产品 + 产品 = 新产品 四、现有物品改造法。 加一加 减一减 扩一扩 缩一缩 改一改 变一变 并一并 学一学 代一代 搬一搬 反一反 定一定
日本东京大学研制的超声波洗澡器,启动
后,超声波喷射到人体上就会除去全身污 垢,并使人神清气爽。还有一种超声波牙 刷,刷牙时从牙刷毛中喷出一束细小的水 柱,并产生气泡和超声波,不仅清洁效率 高,而且对牙龈有保健按摩作用。
例如: ①利用激光,制成激光武器,激光唱片,激 光防伪。
②还有把电视机上的拉杆天线“搬”到教室 的讲台,就成可伸缩的“教鞭”。
五、改一改:
改进物品原来的形状、性能、结构,使其 产生新的形态、功能、特性,使产品更简单、 轻便、省力、多功能、高效率、有特色,也 可针对现有的做法提出意见、建议。
对现有红绿灯进行改造,使其既便于正常人 使用,又便于色盲患者使用。

例如: 伞柄长度固定,不便于携带,将其改为折 叠式,成为折叠伞,便于人们存放、携带。
大学生发明“横着看”网站 自称要横着跑
横着看的网站你见过吗?近日,30
名“80后”大学生创业团队创作出 一个横着看的网站——横看网 ()。与其他互 联网竖着看的阅读模式不同,横看 网的所有页面拒绝上下拉动,网页 内容只能横着拉动才能看完。
大学生发明“横着看”网站 自称要横着跑
把这件东西搬到别的地方,还能有别的
用途吗?这个想法、经验、道理、技术 搬到别的地方,也能用得上吗?
金属电镀使产品闪闪发光,电镀能否搬
到塑料上呢?目前已开发出的塑料电镀 已使塑料制品面目全新。
过去超声波技术用于清洗、测量、探伤、
熔解、研磨、切割等,近年来,通过对超 声波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是某些传统产品 开发出现“革命”性变化。
七年级科技活动课
发明创造技法——和田法
1.如何成为发明家
学习和研究物理会使你成为物理学家… 学习和研究化学会使你成为化学家… 学习和研究 会使你成为发明家…
发明技法和专业知识
2.耳目一新的发明
对现有的耳机进行改造,将耳机的两根连线 通过拉链连接,避免耳机的两根线缠绕在一 起。
拉链耳塞
草鞋:在私家草地上漫步
上海市某小学五年级女学生发明的“多功能升 降篮球架”多次获奖。她在上体育课时,觉得 全班几十名学生排队轮番投篮,大部分时间 站着,既锻炼不了身体,也提高不了技术。 篮球架高度固定,也不适合不同年龄的同学 用。于是萌发了做新篮球架的设想,多加几 个篮筐,采用落地电扇可调升降杆的原理, 制成了升降式篮球架。

对现有的耳机进行改造,将耳机的两根连线 通过拉链连接,避免耳机的两根线缠绕在一 起。
宁波市标准件二厂一名叫魏山的工人,发明
的变形金刚式的万能自行车,仅用一把扳手, 不用任何附件,可将一辆车变换出108种样式。 如脚刹车、脚转向、前轮驱动,可用于代步、 康复、娱乐、载货、车技训练等。 胡耀民在全国平板玻璃包装设计竞赛中,一 改通常的固定防震为缓冲防震,一举成功, 获竞赛奖金10万元。
例如:mp3播放器加上了收音机的功能,手 机上加上了照相的功能,使mp3播放 器和手机的功能更广泛,使用更便捷。
八、学一学:
通过学习、模仿别的产品、物体的形状 结构、色彩、性能、功能、动作等来实现新 的创作。
例如: 美国科学家研究、模仿蜘蛛的动作 制造了8条腿的自行机器人,在火山口等 复杂的地形环境中能行走自如。
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了算盘。

1)用不锈钢炊具代替铝炊具; 2)用集装箱运输代替散装运输。
3)自从高速公路出现后,用汽车运输代替火 车运输,既快又方便;这又促使人们创造 更快速的高速火车。
10 、搬一搬:
就是移动,转做他用或是把物品的某一部件搬 动一下,产生一种新的物品。它的特点是把事物的 某个部件搬动一下,使之形成一种新的物品,产生 新的功能。
11、反一反
试把某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结构反一 反,或者把上与下、里与外、前与后、横与竖、方 与圆、左与右、导电与绝缘、热与冷等矛盾的两个 方面倒一倒,产出新的产品、新的功能、新的用途。
例如: 电转化为磁可做成电动机,而反过来,由 磁转化为电则制成发电机。
1)皮毛服装里外反一反,就成为翻毛服装; 2)衬衫领由大尖领改为小方领,或者相反, 就成为新式衬衫; 3)毛线衣由内衣变成外衣,羊毛衫则由外衣 变为内衣; 4)把暖水瓶改为冷藏瓶; 5)“吸尘器”的发明,实际上是“吹尘器” 反过来的事例。最初打扫清洁的工具是 “吹尘器”,结果尘 土飞扬,反而不卫生。反过来变成“吸尘器” 效果就非常好。
传统的中成药剂量大、服用不方便,一 直是困扰医疗界的大课题,有人就借鉴 西医,把中药的有效成分高度浓缩制成 类似西药的片剂、丸剂,体积减小,容 易携带,服用方便。

模仿升降功能, 设计了可升降篮 球架。
可口可乐瓶的发明: 美国一位制瓶工人, 偶尔见女友穿一条漂亮 裙子,裙子的膝盖以上 部分较窄,显得腰部线 条更优美。这位工人联 想到玻璃瓶子,而设计 出别开生面的可口可乐 瓶,将瓶子与裙子连到 一起了。
握力充电器
又是一款绿色设计:握力手机充电
器!对于整天对着电脑的办公族来 说,每天运动一会,不但能给手机 充电,还能给自己充充电,钱永远 都赚不完,健康确是多少钱都买不 回来的,多活动活动肯定不是件坏 事。
握力充电器
3.什么是“和田法”
“和田法”是我国的创造学研究者许
立言、张福奎和上海市和田路小学 的领导、教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在检核表法和其他技法基础上,提 炼总结出来的。也叫现有物品改造 法。
移动硬盘的体积较大,将其改小,便于携带。
超薄手机
音乐带中减去歌声只剩下伴奏成为卡拉OK 带,增加游戏者的参与功能等。 为了减轻重量,以塑代钢。
电子管改成集成块,体积减小,给人们的生 活带来了便捷。

3、扩一扩 把原物体的功能、用途、使用领域等,放 宽一点,扩大一点,使它产生明显的变化。
例如: 1)把吹风机的功能扩展,变成烘干机。 2)海尔公司将洗衣机的过滤孔扩大,创造出 深受农民喜爱的洗土豆机。 3)将小电视机的显示器面积扩大,变成了大 屏幕电视。
“和田法”用十二句话概括
1、加(加一加) 3、扩(扩一扩) 5、变(变一变) 7、联(联一联) 9、代(代一代) 11、反(反一反) 2、减(减一减) 4、缩(缩一缩) 6、改(改一改) 8、学(学一学) 10、搬(搬一搬) 12、定(定一定)
1、加一加: 通过把一件物品加大一点、加长一点、 加重一点、功能多一点等,使物品在形态上、 功能上、尺寸上有所变化,更有利于使用。
12、定一定: 在解决某一问题,改进某一物品时,能 否先有一个约定的标准,大家都能接受的规 定,能使工作效率更高、更方便、更准确, 这就是“定一定”。
例如: 以前温度测定只能用人的感觉判定,既 不方便,又难有一个准确的标准。瑞典科学 家摄尔休斯想出了在水的冰点与沸点间划100 等分,把每一等分定为1度的方法统一了温度 的测量。
插节 座点 电 源
地 毯 闹 钟
解决早上老是恋床的问题,因为它一旦 响起来,就要你踩上去才能停止
楼 梯 抽 屉
11岁农村女娃发明伸缩卡车
南京市六合区玉带镇中心小学 的陈为军校长告诉记者,11岁的女 生杨荷馨发明了伸缩式车厢卡车, 获得了第六届国际发明博览会的银 牌,而且已经申请国家专利。
11岁农村女娃发明伸缩卡车
②掌中宝电脑、折叠自行车,还有制造压缩 饼干、袖珍收音机、袖珍雨衣、书籍的缩 印本、袖珍词典都是采用缩的创意。 ③佳能当初也是看准施乐大型复印机的不 足,利用小型复印机将之打下马。 “迷你 型”复印机,它只有笔记本那么大,可以 随身携带,方便地复印报刊文章或资料, 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研究蝙蝠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雷达。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了开发新产品,广泛搜
集各国名牌车,逐项分析各自优点,组织人员 评出400多项优点,有80%优点体现在金牛座和 黑貂车上,创出了自己的名牌。福特原来的生 产线装配一辆T型车需12个半小时,他认为太慢 了,决心改进,但苦无良策。后来他去参观屠 宰场、罐头厂,看看他们运输材料的生产过程。 在那里他看到生产线很长,整块猪肉经切碎、 蒸煮、装罐,输送过程全用滑轮,不用人力, 迅速简便。看了一个多小时,立即回厂,召集 技术人员设计制造了装配汽车的输送带,装配 一辆车的时间降为83分种,极大地提高了装配 速度。
南京市的小学生从可伸缩的旅行水杯得到启发,利用“加一
加”的办法,发明了带水杯的调色盘,她把水杯固定在调色 盘中间,用时拉开水杯,不用时倒掉水,使杯子收缩;她又 采用螺纹连接的办法,把杯子和调色板连接起来可随意装拆。
·减一减·
能在这件东西上减去什么吗?把它减小一些,降低
一些,减轻一些,行不行?可以省略取消什么吗? 可以降低成本吗?可以减少次数吗?可以减少些时 间吗? 无线电话、无线电报以及无人售货、无人驾驶飞机 等都属减一减的成果。用减一减的办法,将眼镜架 去掉,再减小镜片,就发明制造出了隐形眼镜。 日本夏普公司推出的壁挂式超薄电视机,画面对角 线未4厘米,厚度仅3厘米,重仅1.5千克。 美国兰尼尔公司吃透了顾客心里,推出了“零故障 打字机”。
英国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对于早 出晚归的城市上班族来说,缺乏与 大自然亲近使他们无法排解巨大的 压力。某公司近日推出新发明,宣 布研制出世界上首个青草人字拖鞋, 只需要培养3周,每只拖鞋上就会长 出5000棵小草,只要合理浇水,它 们会保持4个月之久。如此一来,青 草、代一代:
用一种事物去代替另一种事物,就是日 常生产、工作中广泛存在着的材料的代用、 方法的代用、工具的代用、商品的代用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