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间布置设计的方法

车间布置设计的方法

5、土建资料和劳动安全、防火、防爆资料 6、车间组织及定员资料 7、厂区总平面布置,包括本车间与其它生产车间、辅助车 间、生活设施的相互联系,厂内人流物流的情况与数量。 8、有关布置方面的一些规范资料
三、工厂车间组成
1、工厂组成: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车间、仓库和堆 场部分、三废治理部分、厂前区行政福利部分 2、工厂生产车间的内部组成: 生产、辅助、生活等三部分 生产部分:原料工段、生产工段、成品工段、回收工段等 辅助部分:通风空调室、变电配电室、车间化验室、控制 室等 生活行政部分:其中包括车间办公室、会议室、更衣室、 休息室、浴室以及厕所等
一、厂房的整体设计的有关参数
2、厂房的立面布置
单层、多层、层次混合
第五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与参数
一、厂房的整体设计的有关参数
2、厂房的立面布置
(1)单层厂房的剖面高度 A、厂房地面标高:150mm B、柱顶标高:柱顶标高为300mm的倍数 (2)多层厂房的剖面高度:是按每层所安装设备的外形 高度,并考虑到装卸和维修的需要而确定的。各楼板、地 板表面之间的层高采用300mm的倍数。
设备布置的步骤
(5)绘制正式设备布置图
根据设备布置草图,考虑以下因素加以修改: 总管排列的位置,做到管路短而顺;检查各 设备基础大小,设备安装、起重、检修的可 能性;设备支架的外形、结构,常用设备的 安全距离;外管及上、下水管进、出车间的 位置;操作平台、局部平台的位置大小等。
第五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
车间布置设计
主要内容
1、概述
2、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3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4 、车间布置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5 、车间布置设计有关技术与参数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
1、目的:对厂房的配置和设备的排列作出合理的安排, 并决定车间、工段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建筑结构型式, 以及各车间之间与工段之间的相互联系。 2、重要性:是工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整个车间 的命运。
第二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二、原则
5、车间布置应符合节约建设投资要求的原则
(1)可露天或半露天的设备,尽量采用半露天或露天设计; (2)厂房采用非高层化设计; (3)工艺管道集中布置,减少管线投资和节约能耗; (4)尽量采用一般的土建结构;
(5)设备的操作面尽可能与通道安排在同一侧。
第二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有关技术与参数
第五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与参数
一、厂房的整体设计的有关参数
1、厂房的整体布置
集中式或分离式
第五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与参数
设备露天化
优 点
(1)节约建筑面积,节约建筑投资 ;
(2)节约土建施工工程量; (3)将有毒物质的设备、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露 天或半露天化,可以节约厂房通风设备及动力,降低厂房 防火,防爆等级,降低生产费用和厂房造价;
第四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第四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设备布置的步骤
(1)熟悉掌握有关图纸、资料 在进行设备布 置设计前,通过有关图纸资料(工艺流程图、 厂房建筑图、设备一览表等),熟悉工艺过 程的特点,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设备的工艺 特性和主要尺寸、设备安装高低位置的要求、 厂房建筑的基本结构等等情况,以便着手设 计。
7、车间布置应符合生产发展的要求。
第三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第三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设计内容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可分为厂房布置和设备布置。 厂房布置是对整个车间的厂房和各个组成部分,按照它们 在生产中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和安排; 设备布置是根据生产流程情况及各种有关因素,把各种工 艺设备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排列。
第二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二、原则
4、车间布置应符合厂房建筑要求的原则
(1)凡笨重设备或运转时会产生很大振动的设备应布置在厂房的底层; (2)有剧烈振动的设备,其操作台不得与建筑物的柱子、墙连在一起; (3)设备布置时,要避开建筑的柱子以及主梁; (4)厂房操作台要统一考虑; (5)设备不应该布置在建筑物的沉降缝或伸缩缝处; (6)在厂房的大门或楼梯旁布置设备时,要求不影响开门和行人出入; (7)在不严重影响工艺流程顺序的原则下,将较高设备尽量集中布置。
第一节
概述
四、车间布置设计成果
车间布置图
(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
第二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第二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一、要求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投资、操作维修 方便、设备排列简洁、紧凑、整齐、美观。
第二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二、原则
1、车间布置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原则
第二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1、生产工艺流程图 2、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性质、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
副产品的数量及性质;三废的数量及处理方法
3、设备资料,包括设备外形尺寸、重量。支撑形式、保 温情况极其操作条件,设备一览表等
4、公用系统用量,供排水、供电、供热、冷冻、压缩空
气、外管资料等
二、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二、原则
6、车间布置应符合安全、卫生和防腐蚀的要求 (1)工厂车间卫生是正常生产的首要环节; (2)要为工人操作创造良好的安全卫生条件; (3)易燃易爆车间要考虑方便工人疏散和防火灭火措施;
(4)凡产生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其基础、设备周围地面、
墙、柱都要采取防护措施。
第二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二、原则
二、原则
2、车间布置应符合生产操作要求的原则 (1)每一个设备要考虑一定的位置。 (2)设备布置应考虑为操作工人能管理多台设备或多种设备 创造条件。
(3)设备布置不宜过挤或过松,宜尽量对称紧凑,排列整齐,
充分利用空间。 (4)要考虑相同设备或相似设备互相使用的可能性和方便性
(5)设备的自动测量仪表要集中控制,阀门控制集中,便于
工人操作。
第二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二、原则
3、车间布置应符合设备安装、检修要求的原则 (1)根据设备大小及结构,考虑设备安装、检修及拆卸所 需要的空间和面积; (2)满足设备能顺利进出车间的要求;
(3)通过楼层的设备,楼面上要设置吊装空;
(4)考虑设备的检修和拆卸以及运送所需要的起重运输设 备。
(4)对厂房的改建、扩建,增加灵活性。
第五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与参数
设备露天化
可考虑使用露天布置设备
(1)生产中不需要经常看管的设备,辅助设备,对气候 影响较小的设备。 (2)需要大气来调节温度、湿度的设备。 (3)不需要人工操作,高度自动化的设备 (4)气候温暖,无酷暑或严寒的地区。
第五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与参数
设备布置的步骤
(2)确定厂房的整体布置(分离式或集中式)。 根据设备的形状、大小、数量确定厂房的轮 廓、跨度、层数、柱间距等。确定生产用厂 房及部位。 (3)认真考虑设备布置的原则,应满足各方面 的要求。
设备布置的步骤
(4)绘制设备布置草图。从第一层的平面布置 入手。先绘出厂房外形轮廓,再在轮廓内进 行布置。在设备较多时用硬纸剪成装置外形, 以便随意移动,反复布置,也可采用立体模 型布置法。 在进行设备布置时,可搞出几个方案,反复 评比,选出较理想的方案,绘出设备草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