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布置设计、组成和结构
8.1.3车间布置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本车间与其它车间及生活设施在总平面图上的位置, 力求联系方便、短捷。
(2)满足生产工艺及建筑、安装和检修要求。 (3)合理利用车间的建筑面积和土地。 (4)车间内应采取的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及防腐蚀措施。 (5)人流物流通道应分别独立设置,尽可能避免交叉往
返。 (6)对原料药车间的精制、烘干、包装工序以及制剂车
8.2.1 建筑的分类
•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砖木结构建筑
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
构建筑
厂房→单层、多层和混合层数厂房;
住宅→分为低层(1~3层)、多层 (4~6层)、中高层(7~9层)和高层 (10~30层)住宅。
8.2.2建筑模数
• 建筑模数是建筑的标准尺寸单位。
(GB50058-92)、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 73-84)、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局,1998年修订版)、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
等。
2、有关的设计基础资料
• 不同深度的工艺流程图。 • 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的计算资料和结果。 • 工艺设备设计结果。 • 厂区的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 其它相关资料。
Ⓐ、Ⓑ、Ⓒ、Ⓓ……依次编号。 • 厂房建筑的柱、墙及其它构配件均以定位轴线为基准
标定其位置及标注尺寸。 • 厂房建筑的定位轴线包括纵向定位轴线和横向定位轴
线。 • 相邻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称为跨度,横向定位轴线
间的距离称为柱距。
图8-1 厂房建筑的定位尺寸
大门
窗子
C
变形缝
横向定位轴线
跨度
大门
B 纵向定位轴线
• 制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与施工、安 装、建设投资密切相关,且与生产、管理、安全 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 以工艺专业为主导,在非工艺专业如土建、设备、 安装、电力照明、采暖通风、自控仪表、环保等 的密切配合下,由工艺人员完成的。
• 工艺设计人员要集思广益,从各种方案中找出最 佳方案进行设计,以保证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 厂房的宽度通常为2~3跨,柱网按6-6、6-3-6、 6-6-6的形式布置。
• 厂房的长度由生产规模和工艺要求决定,柱距 一般为6m。
• 厂房高度主要取决于工艺设备的布置要求。 首先考虑工艺设备本身的高度及工艺对设备位差
的要求。 此外考虑设备安装、检修所需高度以及仪表、阀
门、管道等突出部分的高度。 多层厂房高度5~6米(≮4.5米)。
•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 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成果是初步设计阶段的车
间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 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成果是施工阶段的车间
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8.2厂房建筑和车间组成
• 8.2.1 建筑的分类 • 8.2.2建筑模数 • 8.2.3 厂房建筑的定位尺寸 • 8.2.4 常见工业厂房 • 8.2.5 车间组成和布置形式
跨度
大门
A 柱距
1
2
3
4
5
6
7
大门
8.2.4 常见工业厂房
制作人:王志祥等
• 1、平面形式
• 厂房的平面形式主要有长方形、∟形、Τ形和 Π形,其中长方形厂房是最常用的厂房平面形 式。
• 当厂房较长或受工艺、地形等条件所限,厂房 的平面形式也可采用∟形、Τ形和Π形,此时 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交通通道、进出口等 问题。
• 确定厂房的平面形式时,工艺、土建等专业的 设计人员应密切配合,对各种方案进行认真的 分析和比较,以确定适宜的厂房平面形式。
2、层数 工业厂房的层数
单层 多层 单层和多层相结合
图8-2 常见制药厂房的剖面形式
(a) 单层厂房
(b) 有天窗的单层厂房
(c) 多层厂房
(d)有天窗多层厂房
(e)有内走廊多层厂房
(f)有内走廊及天窗多 层厂房
3、结构形式
• 单层原料药厂房的宽度≯30m,多层则≯24m。 人工照明的厂房,宽度可根据需要增加。
• 厂房的常见宽度有9m、12m、15m、18m和24m
• 宽度较小的单层厂房一般采用单跨,跨度为厂房 的宽度。宽度较大的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厂房 内常设有立柱,其跨度一般为6m。内走廊间的跨 度一般为3m(内走廊宽度)。
8.1.2.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有关设计规范和规定 有关的设计基础资料
1、有关设计规范和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GB50160-
99)、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标准》(HG20571-95)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2348-90)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定》
• 建筑物的柱距、跨度以及门、窗洞口在墙的 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尺寸等均为300mm的倍数。
8.2.3 厂房建筑的定位尺寸
• 厂房建筑的定位尺寸可用柱距和跨度来表示。 • 柱网——厂房建筑的承重柱在平面中排列所形成的网
格。 • 沿厂房长度方向的各承重柱自左向右用①、②、
③…… 依次编号 • 与厂房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各承重柱自下而上用
间的设计,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7)要考虑车间发展的可能性,留有发展空间。 (8)厂址所在区域的气象、水文、地质等情况。
8.1.4.车间布置设计的程序
(1)收集有关的基础设计资料 (2)确定车间的防火等级 (3)确定车间的洁净等级 (4)初步设计 (5)施工图设计
8.1.5车间布置设计的成果
• 建筑物的长度、宽度、高度及立柱之间的距 离应按照《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中规定的模数进行设计。
• 《标准》中采用的基本模数为100mm,建筑 物的有关尺寸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建筑物 在水平方向可分别按300、600、1200、 1500、3000、6000mm的尺寸进级,在垂 直方向可分别按300、600mm的尺寸进级。
车间布置设计、组成和结构
第八章 车间布置设计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厂房建筑和车间组成 • 第三节 化工车间的布置设计 • 第四节 制药洁净车间的布置设计 • 第五节 设备布置图
8.1 概述
• 8.1.1.车间布置的重要性和目的
• 车间布置设计目的是对厂房的配置和设备的排列 作出合理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