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间布置设计教程

车间布置设计教程

5.注意安全,一般层高不宜少于3.2米,楼 层、平台要有安全出口。
第三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设备布置因生产规模、设备特点、工 艺操作要求等不同有:
室内布置 室内和露天联合布置 露天化布置
第三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1、室外 A、生产中一般不经常操作或可用自动化仪表控制 的设备,如塔设备、换热设备、液体原料贮罐、 成品贮罐、气柜等。 B、由大气调节温度的设备,如空冷器、凉水塔 等。 2、室内 A、不允许有显著温度变化,不能受大气影响的 一些设备,如某些反应罐,各种机械传动设备。 B、装有精度很高仪表的设备等。
第五章 车间布置设计
布置设计的主要任务: 对厂房的平、立面结构、内部要求、
生产设备、电气仪表设施等按生产流程的 要求,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布置,使布局 既满足生产工艺、操作、维修、安装等要 求,又经济实用、占地少,整齐美观。
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
一、车间布置包括 1)车间厂房布置设计(车间各工段,各设施在
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4.熟悉本车间各种设备、设备的特点、要求及 日后的安装、检修、操作所需空间、位置。如 根据设备的操作情况和工艺要求,决定设备装 置是否露天布置,是否需要检修场地,是否经 常更换等。 5.了解与本车间工艺有关的配电、控制仪表等 其它专业和办公、生活设施方面的要求。 6.具有车间设备一览表和车间定员表。
1.准备资料。 2.确定各工段的布置方式。 3.确定厂房布置和设备布置方案。 4.绘制车间布置草图。 5.绘制车间设备布置图。
第二节 车间厂房的整体布置设计
根据生产规模、生产特点、厂区面积、厂 区地形及地址条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布置:
1、集中布置 2、分散布置 注意:尽可能采用露天化布置
(省基建投资,加快基建进度,降低防火防爆等 级,安全,易改扩建等)
车间场地范围内的平面布置)
2)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生产设备、电气仪表设
施的布置)
以上总称车间布置设计。
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1.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2.已掌握本车间与其它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 车间、生活设施以及本车间与车间内外的道路、 铁路、码头、输电、消防等的关系,了解有关 防火、防雷、防爆、防毒和卫生等国家标准与 设计规范。 3.熟悉本车间的生产工艺并已绘出管道及仪表 流程图;熟悉有关物性数据、原材料和主、付 产品的贮存、运输方式和特殊要求。
面上排列所构成的网络线。
厂房的柱网布置
二、柱网间距 生产类别为甲、乙类生产,宜采用框架结构,
采用的柱网间距一般为6m,也可采用7.5m。 丙、丁、戊类生产可采用混合结构或内框架
结构,间距采用4m、5m或6m。 框架结构或混合结构,在一幢厂房中不宜采用
多种柱距。
厂房的宽度
一般单层厂房宽度不宜超过30m,多层厂房 宽度不宜超过24m,厂房常用宽度有9m、12m、 14.4m\15m、18m和24m。厂房中柱子布置既要便 于设备排列和工人操作,又要有利于交通运输。
有爆炸危险车间宜采用单层,厂房内设置 多层操作台以满足工艺设备位差的要求。如必 须设在多层厂房内,则应布置在厂房顶层。
厂房的建筑结构
一、按层次分 单层和多层
二、按结构形式分 排架结构和框架结构
三、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 1)混合结构 2)钢筋混凝土结构 3)钢结构
厂房布置设计注意问题
1.厂房设计首先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顺 应生产工艺的顺序;路线最短,占地最少,投 资最低。
车间整体平面设计 1)直通管廊长条布置
车间整体平面设计 2)L形、T形管廊布置
厂房平面布置
化工厂房平面型式的选择原则: 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下尽量力求简单, 力争美化,同时要按照建筑规范要求。
化工厂房平面型式: 一般有长方形、L型、T柱子的纵向和横向定位轴线垂直相交,在平
④要考虑相同设备或相似设备互换使用的可能性; ⑤要尽可能地缩短设备间管线 。
各方面对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1.车间厂房的整体布置设计
车间组成:生产设施,生产辅助设施,生 活行政设施等。
2.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3.绘制车间布置图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1.车间布置设计要适应总图布置要求,与其它车间、公 用系统、运输系统组成有机体。
2.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生产包括设备维修要求。 3.经济效果要好;有效地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和土地;要
2.厂房设计时应考虑到重型设备或震动性设 备如:压缩机、大型离心机等,尽量布置在底 层,在必须布置在楼上时,应布置在梁上。
3.操作平台应尽量统一设计,以免平台较多 时,平台支柱零乱繁杂,厂房内构筑物过多, 占用过多的面积。
厂房布置设计注意问题
4.厂房的进出口、通道、楼梯位置要安排好, 大门宽度要比最大设备宽出0.2米以上,当设备 太高、太宽时,可与土建专业协商,预留安装 孔解决,当需要有运输设备进出厂房时,厂房 必须有一个门的宽度比满载的运输设备宽0.5米, 高0.4米以上。
为车间技术经济先进指标创造条件。 4.便于生产管理,安装、操作、检修方便。 5.要符合有关的布置规范和国家有关的法规,妥善处理
防火、防爆、防毒、防腐等问题,保证生产安全,还 要符合建筑规范和要求。人流货流尽量不要交错。 6.要考虑车间的发展和厂房的扩建。 7. 考虑地区的气象、地质、水文等条件。
车间布置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对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一、主导风向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二、生产工艺对设备布置的要求(流程通畅,生产连
续正常)
①在布置设备时一定要满足工艺流程顺序,要保 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②凡属相同的几套设备或同类型的设备或操作性 质相似的有关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一起;
③设备布置时除了要考虑设备本身所占的地位外 必须有足够的操作、通行及检修需要的位置;
在进行车间布置时,要考虑厂房安全出入 口,一般不应少于两个。如车间面积小,生产 人数少,可设一个,车间门向外开。
厂房的立面布置
化工厂厂房的高度,主要由工艺设备布置 要求所决定。每层高度取决于设备的高低,安 装的位置,检修要求及安全卫生等条件。一般 框架或混合结构的多层厂房,层高多采用5m, 6m,最低不得低于4.5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