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识字教学模式

识字教学模式

识字的教学模式中国汉字有六书,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形声。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出现形式较多的便是象形、形声、会意。

在上万个汉字中,象形字只有二百多个,但它们是最基本的汉字,构字能力最强,是学习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象形字大多集中在低年级教材中,是小学低年级识字的重点。

本学期我们低年段在学校的安排与指导下,对识字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个范式研究。

主要是词串教学中的象形字教学和形声字教学。

字源识字的编排顺序,一般可先象形、指事,再会意,而后再形声,而形声字教学就是建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

下面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对象形字和形声字教学模式做一个总结。

象形字和形声字教学主要可以分成四个步骤:一是导入,将孩子迅速的带进课堂中来;二是教学生字,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读准生字字音,弄清生字字形,理解生字字义。

在这里可以抓住生字的字理字趣字文化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

第三步便是生字的教学,联系文中的词语对生字做一系列的比较与练习来巩固学生对于新课的认知。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同音字或形近字的比较、选字填空法、图片理解法、扩词法、填词补句法、看图说话法等等。

最后一步可以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游戏巩固,可变成儿歌让学生吟诵,也可以进行转盘识字等等。

通过最后游戏的方式来回顾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仅学以致用,还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下面我就以上几个环节来说说具体操作要点:一、导入。

1、象形字教学一开始,教师应在学习者熟识的一定语言环境中提出所要教的生字,以建立儿童的定向基础。

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把一个生字排在都已认识的字句中,以引导儿童识这个字的需要和注意。

如教学“牙”字,可通过课文中“小马画月牙”的语句提出,还可以从头天晚上出现的月牙,哪位同学牙痛等见闻提出,一般不宜孤立地提出生字。

2、也可以从复习旧知开始,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识字教学中就已经出现了象形字和形声字,才出来时学生对形声字的概念性不强,这就需要老师相机举例帮助理解。

在学习新的一篇形声字教学时可以先将之前学过的形声字进行一下巩固。

先出示形声字里的基本字,问学生:这个字还在哪个字里见过?学生可能就会讲出带有其他偏旁的这些字。

3、在学生回答出问题时,可以抛出第二个问题:这些字加上不同偏旁后意思相同吗?意思不同的话你能给它找几个朋友吗?通过组词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这些字之间的区别。

生区分出这些字以后,师可以对这些字做一个总结,然后引入课题。

二、新课授知(一)象形字教学1、象形字教学伊始,可以先展示实物彩图。

因为象形字源于实物,源于大自然。

因此,可根据字形表现的客观物体的形状绘出与汉字相应的具体事物彩图。

2、再展示黑白概括线条图。

这是实物图的抽象。

如教“水”字,就须在展出流水彩图的基础上展出强调概括线条的黑白图(画三条浪线)。

概括线条图是帮助儿童由图到字形成思路,进而理解和识记汉字的重要条件,不可随意删减。

接着展示篆体汉字。

实物彩图和概括线条图都是图画,不是文字,只有大篆、小篆等才是文字,其字形大多与现今使用的楷体相去甚远。

在通常情况下,以小篆作为从概括线条图到楷体汉字的过渡比较适宜。

最后展示正楷汉字,字体须与教材上的字体──正楷相同。

上述内容一般有两种展示的方式:1.按顺序分步骤展示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

这种展示法常见于最初学习象形字的时候或学习一组象形字之初。

2.将按顺序排列的四个内容一次性展示出来,再引导儿童按顺序逐步观察理解每个内容。

这种展示法常见于通过多次性展示法进行识字教学,掌握了一定的汉字演变规律之后。

在教学中,对汉字演变过程重在引导学生联想,重在启发学生思维,不背不考。

(二)形声字教学1、形声字教学就可以借助转盘来识字。

师先出示转盘,认识基本字。

如果基本字是一个生字的话,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记住这个生字,如讲述生字的字理,给生字找朋友,看图片,说一句话等等。

例:苗,苗这个字是一个会意字,可以让学生看看苗的古字,告诉他们长在田里的草就是苗字。

因此苗这个字是草字头的字,而现在苗又指一些初生的植物或是没有秀穗的庄稼,请学生帮忙找朋友(扩词)。

生扩完词后,师可以出示自己所找的不一样的词语给学生做一个示范,让学生读一遍词语加深对生字的理解。

第三步就是看图说话,看着禾苗的图片说一句话,通过说一句完整的话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认识新偏旁(1)复习旧偏旁转盘识字中会出现一些偏旁,这些偏旁中会有一些是之前没有学过的,所以第一步是认识老朋友,生自己看转盘中的偏旁,说出哪些是已经学过的,并要说出这些偏旁是和什么有关的?通过说出偏旁的意义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巩固。

(2)认识新偏旁转盘识字中也会出现个别没有学过的新偏旁,学生不认识这个新偏旁,我们就可以从了解新偏旁的字义开始来记忆新偏旁。

如:金字旁是之前没有学过的,可以问学生:这个偏旁是由哪个字变出来的呢?偏旁和字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通过比较偏旁和字义的不同知道新偏旁是和什么有关的?(3)新旧偏旁齐认读所有偏旁都熟识以后,可以将新旧偏旁放在转盘上让学生齐读一遍,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

三、教学生字(一)象形字教学1、象形字教学的这一环节是指在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后,将楷体汉字各部位与客观物体各部位进行对应分析,这是形义联系的关键步骤。

有些字,将汉字每个笔画与物体的部位一一对应,如“月”字。

有些字,不可能将汉字每个笔画与实物的部位逐一对应,而是将汉字的一个局部与实物的某部对应。

如“日”字。

还有些字,只要将汉字的局部与物体的某部作大体对应的分析即可。

汉字必竟不是图画,不可能对实物形体进行细致的描绘。

许多字在造字时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而对其余部分进行了一般的造形。

在字形分析时,也只要抓住代表物体本质特点的部分进行对应,而对其他部分只求大体对应即可,不可拘泥。

如“象”字。

(二)形声字教学形声字教学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几个步骤来进行:一是引出基本字与偏旁所组成的形声字;二是生自读生字词;三是检查朗读;四是理解字义。

在这一块中最关键的便是理解字义了,形声字不是象形字,看图就可以理解字义,它是有两部分组成的,左边代表什么意思?右边又代表什么意思?在这一块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如:比较法、选字填空法、填字补句法、图片理解法、扩词法、看图说话法。

(1)同音字或形近字的比较①同音字之间可以比较它们的偏旁,也可以比较它们的字义。

如:描和瞄可以通过比较偏旁的方法,让学生区分开这两个字。

一个是和手有关,一个是和眼睛有关,通过看偏旁就可以区分开来。

②形近字也可以通过偏旁看字义的方法来比较。

(2)选字填空法在对同音字进行比较的同时,可以做一个练习进行巩固。

选字填空是最好的方式,将几个同音字摆在一起请学生选择正确的字填进句子中。

既可以区分字和字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这些同音字的印象,一举两得。

(3)图片理解法低年级阶段理解词语可能需要更多的图片来辅助,因为学生所认识的事物比较少,需要一些直观图片来入主他们的理解。

生字词出示后,可以先让学生说说看词语是什么意思?然后再通过看图的方式来加深他们对词语的理解。

先说意思,再看图片。

(4)扩词法这种方法是在理解词义时最常出现的方法,有一些生字学生光看字可能不是太清楚,通过帮生字找朋友的方法可以激起学生对生字的印象,更好的理解生字。

(5)填词补句法比较字义的不同,将这两个字分别填入句子中,看学生是否能填对。

(6)看图说话法出示和生字词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一句和生字词有关的话来。

此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词义积累能力。

四、游戏巩固1.寓识字于游戏之中。

采用创设情境或游戏的方式,能提高儿童识记生字的效率。

如让儿童学习“日、燕、山、舟、人、水、鱼、木、石”等象形字,就可以用这九个字的古文字,组成一幅画,让儿童来猜认。

还可以让儿童通过想象,将这幅文字画改画为一般的风景画,再涂上颜色。

这样进行教学,就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识记效果。

如让学生学习形声字,可以说一首趣味十足的小儿歌:小小转盘转呀转,转呀转,转呀转,转来了“提手旁”,摇身一变成了“描”,描描描,描红的描。

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形声字的理解。

又如让儿童学习会意字,编成歌谣让儿童念诵,效果就比较好:“村前白水泉,村后山石岩。

客来鱼羊鲜,味美舌甘甜。

”2.合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多媒体教具,于字源识字独具优势。

如利用多媒体展现汉字从实物到古文字、再到现代文字变化的过程,就非常生动有趣。

又如,利用多媒体,以转转盘的方式显示不同的形旁与同一个声旁相匹配的情况,就非常直观,形声相配的规律可使学生一目了然。

在字源识字教材设计中,除了要按照汉字本体的结构规律,让学生成批识字,以提高识字效率外,还要注意与阅读相结合。

我国传统蒙学识字教材《三字经》《千字文》就很注重识字与读书的结合。

这样做,可以根据语境提供的某种信息和线索来辅助识字,又可以将识过的字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去巩固。

字源识字的编排顺序,一般可先象形、指事,再会意,而后再形声。

清代王筠认为:“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

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

识‘日’‘月’字,即以天上日月告之,识‘上’‘下’字,即以在上在下之物告之,乃为切实。

纯体字既识,乃教以合体字。

”可见,按照由纯体(即独体)到合体(指会意字、形声字)的顺序进行识字,是符合学习汉字的规律的。

低年级段最后一个学期,在儿童识字的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随着学生所学汉字越来越多,形似偏旁张冠李戴的现象便随之发生。

应在这一册教材中重点安排形近偏旁的比较。

如“木字旁”跟“禾字旁”,“两点水”跟“三点水”,“日字旁”跟“目字旁”,“宝盖儿”跟“穴字头”,“衣字旁”跟“示字旁”……可以两两相对的形式来表现形近偏旁的“实物—古文字—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使儿童初步认识到二者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这样做,就可促进小学生认识上的分化,从而预先防止了一些可能产生的错别字。

如我们让学生知道了“竹字头”代表竹子,“草字头”代表草木,他们就不会再将“箩筐”的“箩”与“菠萝”的“萝”混为一谈了。

总之,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中之重,所以在这一块我们一定要帮孩子打好基础,引导孩子通过不同的构字方法来理解更多的汉字,慢慢地爱上识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