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9.9-85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第一法酶水解法1 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2 试剂2.1 0.5%淀粉酶溶液: 称取淀粉酶0.5g,加100mL水溶解,加入数滴甲苯或三氯甲烷,防止长霉,贮于冰箱中。
2.2 碘溶液:称取3.6g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加入1.3g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mL。
2.3 乙醚。
2.4 85%乙醇。
其余试剂同GB 5009.8—85《食品中蔗糖的测定方法》第2章。
3 操作方法3.1 样品处理称取2~5g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mL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再用约100mL 85%乙醇洗去可溶性糖类,将残留物移入250mL烧杯内,并用50mL 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min,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以下,加20mL淀粉酶溶液,在55~60℃保温1h,并时时搅拌。
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碘溶液,应不显现蓝色,若显蓝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mL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蓝色为止。
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
取50mL滤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5mL6N盐酸,装上回流冷凝器,在沸水浴中回流1h,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mL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3.2 测定按GB 5009.7-85《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4.2操作。
同时量取50mL水及与样品处理时相同量的淀粉酶溶液,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4 计算(A1-A2)×0.9X1 = ————————————— × 100 (1)50 V1m1 ×—— ×—— × 1000250 100式中:X1——样品中淀粉的含量,%;A1——测定用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mg;A2——试剂空白中还原糖的含量,mg;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成淀粉的换算系数;m1——称取样品质量,g;V1——测定用样品处理液的体积,mL。
第二法酸水解法5 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酸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然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6 试剂6.1 乙醚。
6.2 85%乙醇溶液。
6.3 6N盐酸溶液。
6.4 40%氢氧化钠溶液。
6.5 10%氢氧化钠溶液。
6.6 甲基红指示液:0.2%乙醇溶液。
6.7 精密pH试纸。
6.8 20%乙酸铅溶液。
6.9 10%硫酸钠溶液。
其余试剂同GB 5009.7-85第2章或第6章。
7 仪器7.1 水浴锅。
7.2 高速组织捣碎机: 1200r/min。
7.3 皂化装置并附250mL锥形瓶。
8 操作方法8.1 样品处理8.1.1 粮食、豆类、糕点、饼干等较干燥的样品: 称取2.0~5.0g磨碎过40目筛的样品,置于放有慢速滤纸的漏斗中,用30mL乙醚分三次洗去样品中脂肪,弃去乙醚。
再用150mL85%乙醇溶液分数次洗涤残渣,除去可溶性糖类物质。
并滤干乙醇溶液,以100mL水洗涤漏斗中残渣并转移至250mL锥形瓶中,加入30mL6N盐酸,接好冷凝管,置沸水浴中回流2h。
回流完毕后,立即置流水中冷却。
待样品水解液冷却后,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液,先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黄色,再以6N盐酸校正至水解液刚变红色为宜。
若水解液颜色较深,可用精密pH试纸测试,使样品水解液的pH约为7。
然后加20mL20%乙酸铅溶液,摇匀,放置10min。
再加20mL10%硫酸钠溶液,以除去过多的铅。
摇匀后将全部溶液及残渣转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锥形瓶,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滤液供测定用。
8.1.2 蔬菜、水果、各种粮豆含水熟食制品: 按1:1加水在组织捣碎机中捣成匀浆(蔬莱、水果需先洗净、晾干,取可食部分)。
称取5~10g匀浆(液体样品可直接量取),于250mL锥形瓶中, 加30mL乙醚振摇提取(除去样品中脂肪),用滤纸过滤除去乙醚,再用30mL乙醚淋洗两次, 弃去乙醚。
以下按8.1.1自“再用150mL85%乙醇溶液”起依法操作。
8.2 测定按GB 5009.7—85中4.2或7操作。
9 计算(A3-A4)×0.9X2 = ————————— × 100 (2)m2×V2/500×1000式中:X2——样品中淀粉含量,%;A3——测定用样品中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mg;A4——试剂空白中还原糖的含量,mg;m2——样品质量,g;V2——测定用样品水解液体积,mL;500——样品液总体积,mL;0.9——还原糖折算成淀粉的换算系数。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食品卫生标准分委员会提出,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
本标准第一法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第二法由四川医学院卫生系负责起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5-05-16发布 1985-12-01实施简单的来说:使用高压锅在121度的温度下,用0.5N的硫酸水解淀粉,时间:10min。
把淀粉水解成葡糖糖,用碘液检查淀粉是否水解彻底,后用碱液中和。
然后,加入醋酸铅、硫酸钠去除杂质、铅等。
定容250ML.。
过滤,取滤液用来检测总糖的含量,然后取另一份滤液用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总糖减去还原糖就等于用酸水解以后的葡萄糖含量,乘以0.9就是淀粉的含量。
关键控制的环节是尽量控制好样品水解的程度,因为马铃薯中含半纤维素较多,容易被水解掉,产生误差。
复杂的来说:食品中淀粉的测定(5009.9-2003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第一法酶水解法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食品中淀粉含量的分析原理及分析方法。
2、掌握用酶水解法和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三,试剂:1、0.5%淀粉酶溶液:称取淀粉酶0.5克,加100毫升水溶解,数滴甲苯或三氯甲烷,防止长霉,贮于冰箱中。
2、碘溶液:称取3.6克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加入1.3克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毫升。
3、乙醚4、85%乙醇5、6N盐酸:量取50毫升盐酸加水稀释至100毫升。
6、甲基红指示液:0.1%乙醇溶液。
7、20%氢氧化钠溶液。
8、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克硫酸铜(CuS04•5H2O)。
加适量水溶解,加0.5毫升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毫升,用精制石棉过滤。
9、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克酒石酸钾钠与50克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毫升,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10、0.1000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1、硫酸铁溶液:称取50克硫酸铁,加入200毫升水溶解后,人100毫升硫酸,冷后加水稀释至1000毫升。
四、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称取2-5克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毫升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再用约100毫升85%乙醇洗去可溶性糖类,将残留物移入250毫升烧杯内,并用50毫升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分钟,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以下,加20毫升淀粉酶溶液,在55-60℃保温1小时,并时时搅拌。
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溶液,应不显现蓝色,若显蓝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毫升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蓝色为止。
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毫升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
取50毫升滤液,置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沸水浴中回流1小时,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毫升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人1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2、测定:吸取50毫升处理后的样品溶液,于400毫升烧杯内,加入25毫升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25毫升乙液,于烧杯上盖一表面皿,加热,控制,在4分钟内沸腾,再准确煮沸2分钟,趁热用铺好石棉的古氏坩埚或c4垂融坩埚抽滤,并用60℃热水洗涤烧杯及沉淀,至洗液不呈碱性为止。
将古氏坩埚或垂融坩埚放回原400毫升烧杯中,加25毫升硫酸铁溶液及25毫升水,用玻棒搅拌使氧化亚铜完全溶解,以0.1000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
同时量取50毫升水及与样品处理时相同量的淀粉酶溶液,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实验。
计算:X1=((A1-A2)×0.9)/( m1×50/250×V1/100×1000)×100X1:样品中淀粉的含量,%;A1:测定用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mg;A2:试剂空白中还原糖的含量,mg;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成淀粉的换算系数;m1:称取样品质量,g;V1:测定用样品处理液的体积,毫升(m1)。
第二法酸水解法一、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酸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然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二、试剂:1、乙醚;2、85%乙醇溶液;3、6N盐酸溶液;4、40%氢氧化钠溶液;5、10%氢氧化钠溶液;6、甲基红指示液:0.2%乙醇溶液7、精密PH试纸8、20%乙酸铅溶液9、10%硫酸钠溶液10、乙醚11、碱性酒石酸铜甲液。
(配制见前)12、碱性酒石酸铜乙液;(配制见前)13、硫酸铁;(配制见前)14、0.1000N高锰酸钾标液三、仪器:1、水浴锅2、高速组织捣碎机:1200r/min3、皂化装置并附250毫升锥形瓶。
四、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A、粮食,豆类、糕点、饼干等较干燥的样品,称取2.0-5.0克磨碎过40目筛的样品,置于放有慢速滤纸的漏斗中,用30毫升乙醚分三次洗去样品中的脂肪,弃去乙醚。
再用150毫升85%乙醇溶液分数次洗涤残渣,除去可溶性糖类物质。
并滤干乙醇溶液,以100毫升水洗涤漏斗中残渣并转移至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30毫升6N盐酸,接好冷凝管,置沸水浴中回流2小时。
回流完毕后,立即置流水中冷却。
待样品水解液冷却后,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液,先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黄色,再以6N盐酸校正至水解液刚变红色为宜。
若水解液颜色较深,可用精密PH试纸测试,使样品水解液的PH约为7。
然后加20毫升20%乙酸铅溶液,摇匀,放置10分钟。
再加20毫升10%硫酸钠溶液,以除去过多的铅。
摇匀后将全部溶液及残渣转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洗涤锥形瓶,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