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


情境:时间和地点 冲突:应当发生的事情 疑问:读者提出的问题
序言 主题:对序言问题的回答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21
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金字塔结构
步骤一
步骤二
列出想要表达的 要点
列出各个要点的 逻辑关系
.
步骤三
得出结论
初学者注意事项
一定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将背景作为序言部分的起点 不要省略对序言部分的思考.
找出 结构上的共性
寻找 更密切的联系
完成 归纳跃进
43
1、如果思想组中的句子较少,可以寻找结构上的共性


如果主语相同
找出谓语之间的共性



如果谓语(动作或对象)相同
找出主语之间的共性



如果主语和谓语都不同
找出其隐含意义之间的共性
44
2、如果思想组中的句子较多,就要寻找更密切的联系
将每一个句子简化
前言
一个人要想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关键是在开始写作前,先将自己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并按照逻辑关系的规则检查和修改。金字塔原理可用于界定问题、分析问题;从更广泛的方面
说,金字塔原理可以用来指导组织和管理整个写作过程。
第1篇 表达的逻辑
第2篇 思考的逻辑
第3篇 解决问题的逻辑
第4篇 演示的逻辑
阅读内容概述
1、赋予各地区编制计划的权力。
2、减少应收帐款。
2、建立追讨逾期账款的机制。
3、评估管理过程。
3、确定管理过程是否需要修正。
4、改善财务报告。
4、建立能够预报变化的系统。
5、处理战略问题。
5、制定明确的长期战略。
6、重新配置人力资源。 6、将人员配置在与其能力相应的职位上。
41
概括行动性思想时易犯的错误,是以更高层的“目的”代替“概括”
85% 10%
5%
将历史背景放到序言部 分
序言部分要仅涉及到读 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 怀疑的内容
如果可以选择,在关键 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 法而不是演绎法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必须先介绍读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 的“疑问”,然后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
背景
冲突
冲突 背景 背景 背景
答案 冲突 答案 冲突
25
序言需遵循的原则
序言的米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 某些信息 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3个要素,即“背景”、 “冲突”和“答案” 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序言的常见模式
1、发出指示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或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题) 2、请求支持式(针对“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等问句) 3、解释做法式(针对“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4、比较选择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等问句)
第5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简要说明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的区别
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得出 一个由逻辑词“因此”而引出的结论。在金字塔 结构中,位于演绎论证过程中上一层次的思想 是对演绎过程的概括。 归纳推理是将一组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 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在演绎推理 中,每一个思想均由前一个思想导出。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
Developer Designer Marketing
75%
65%
85%
第2章 金字塔内部结构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快梳理思想的过程
某公司
部门甲
部门乙
部门丙
创建逻辑结构的要求
无交叉 无空白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Mutually exclusive)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
MECE原则
35
3、重要性顺序——重要性程度取决于你要回答的问题
第一
你要回答的问题
主要内容
第二
……
最具 有该 特征
全部素材
例子:
为了提高在伦敦市场上的股票销售量,我们应当: ►按地区对客户的收入潜力进行排序。 ►确定希望在各地区达到的市场渗透程度。 ►相应地调整销售力量的分配。 修改 后: 为了提高伦敦市场上的股票销售量,我们需要将资源重点 集中在具有高潜力的客户身上。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42
从找出共性到归纳出一个新的思想是一次思维过程的飞跃
所有列入同一组的思想都必须具有某种逻辑顺序
归纳性 的思想组
演绎性 的思想组
时间顺序 结构顺序
例:因在前,果在 后
例:人、财、物
重要性顺序
例:最重要、次重要、 等
演绎顺序 大前提、小前提、结 论
32
1、时间顺序——行动的先后顺序,是人们最习惯的阅读顺序,最易被接受
结果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2、结构顺序——思维框架的搭建顺序,往往以结构图的形象在大脑中呈现
• 第2篇 思考的逻辑
– 第6章 应用逻辑顺序 – 第7章 概括各组思想
• 第3篇 解决问题的逻辑
– 第8章 界定问题 – 第9章 结构化分析问题
• 第4篇 演示的逻辑
– 第1章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 第2章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 第3章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第1篇 表达的逻辑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归纳性论述的形式是:
➢法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德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俄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序言的结构
文章的序言可以通 过追溯问题的起源 和发展来确定这一 问题
总言
01
02
在这一背景中应当 发生了某件事,可 称为“冲突”
背景
序言的开头应向读 者说明“背景”的时 间和地点
冲突
03
04
疑问
根据冲突,读者提 出的疑问
读者的疑问
关于文章主题的公认事实 由情境引发疑问的因素
需要完成某项任务 存在某个问题 存在某个问题 采取了某项行动
发生了妨碍事件 有解决方法
该怎么办? 如何实施?
有一个解决方案
是否正确?
行动未能奏效
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
24
序言标准结构
标准式 开门见山式 突出忧虑式 突出信心式
背景 答案 冲突 疑问
分类
当一句话表达两 个意思时,也要
分开
应用逻辑顺序, 检查遗漏
概括
其主要价值在于帮助 你发现自己的真实思

概括行动性思想 概括描述性思想
45
总结概括
进行分组时,问自己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只列出了这些思想,而不列出其他的思想?”
对此的回答是: ► 这些思想都具有某种共性,而且是以这种方式相互关联的仅有的一些思 想。 ——在这种情况下,该组的概括性思想应当是该组思想的共性所隐含的意义。
特征二:任何一
个层次上的思想 都必须是其下一

层次思想的概括。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特征三:每组中的 思想必须属于同一 个范畴。
特征四:每组中的思 想都必须按照逻辑顺 序组织。
12
结论总结
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思想的概括。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序言的结构
序言 G:回答
背景 冲突 疑问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19
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自下而上法.
初学者注意事项.
通过自上而下的方法建立金字塔结构
步骤一:确定文章主题 步骤二:确定文章的读者,回 答读者关心的问题 步骤三:与序言设定的“情境” 和“冲突”相对照,判断问题 是否成立 步骤四:确定主题回答引发的 次级问题,确定回答次级问题 是采用归纳法或演绎法 步骤五:在更次一级层次上重 复步骤四
✓ 缺乏思想的句子,没有概括其下一层次的思想精华, 只是说明了将要讨论的思想属于哪一种思想。其更 多地适用于随机性的口头表达中,近于排比的修辞 手法。
✓ 要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因为其会导致相 当严重的后果。首先对于读者,使其很难了解作者 所表达的思想;其次对于作者,容易陷入两种情况: 其一不深——难以推动思维的发展;其二不全—— 掩盖思想不完整的事实
猪可以培育
哪些品种? 出很多品种
猪很肥
使别人显得 更苗条
使肥胖者更 谦虚
同大地相互 联系
具有典型英


国特征


为什么?
说明权力可 与仁慈相容
符合英国特 征




纵向结构迫 使读者提出 问题,并在 下一级的思 想中寻找答 案。
16
横向关系—表述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
演绎思想组合具有以下形式:
➢所有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人。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牛奶
鸡蛋
黄油
酸奶
水果
蔬菜
葡萄
橘子
苹果
土豆
胡萝卜
大脑处理信息的特征
大脑最多仅记忆7个思想 因此需要将过多的思想分类和分组 经过分组的思想之间需要建立逻辑关系 可选择的逻辑关系有向上、向下和横向三种
金字塔的四个基本特征
特征一:一篇文章的结构 必定只支持一个思想,这 个思想将概括所有各级各 组的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