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高效无公害避雨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方案避雨栽培是以防病为目的,将薄膜覆盖在树冠顶部棚架上的一种方法。
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葡萄新梢生长、开花坐果期间正值梅雨季节,露地栽培病害较重、产量低、品质差,特别是抗病性较差的欧亚种葡萄种植受到限制。
采用避雨栽培技术,不仅可杜绝或减少病菌传播,促进坐果、控制土壤水分、防止生理落果,提高品质,还能够防尘、防止鸟害及防止农药污染等,可使欧亚种葡萄在南方地区进行商品性生产,改变南方葡萄品种单一的状况,并可以生产无公害葡萄果实,满足人们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资兴市北乡片:高码、香花、三都、七里、蓼江、东江等乡镇现有水果面积1.6万亩,主要是柑桔、枇杷、板栗。
这些果树品种由于受该地区7~9月的干旱和1~2月的冰冻、霜冻低温气候影响,致使这几个乡镇的现有果树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差和大面积土地闲置,得不到开发利用。
此外,该片区还面临着品种单一、比较效益低、资源约束性大、自我发展能力差、劳动力就业压力大等诸多问题。
1 试验示范目的通过采用避雨栽培技术发展葡萄的高效无公害生产,引进3~4个品种结合避雨栽培与病虫害综合防治,力争实现定植后第二年挂果,第三年丰产的目标,筛选出适合北乡片种植的品种,以此示范,缓解北乡片的上述矛盾,调整产业结构,进而逐步形成该片区的主导产业。
2 试验示范关键技术选择无公害优质葡萄生产的园地;选用高抗砧木苗;采用避雨栽培;地膜覆盖;科学、合理施肥;节水灌溉;疏花、疏果与疏枝;果穗套袋;病虫综合防治与果实商品化处理等九大关键技术。
3 供试品种3.1欧亚种(欧洲种):维多利亚、红地球、美人指(1)维多利亚(Victoria)品种来源:由罗马尼亚德哥沙尼葡萄试验站的Victoria Lepadatu 和Gh.Condei二位博士共同育成,杂交亲本为绯红×保尔加尔。
目前已成为土耳其、南非等国的主栽鲜食品种及主要出口鲜食品种之一。
湖南农业大学于1998年从沈阳农业大学、河北昌黎果树所引进。
果实经济性状:果穗圆锥形或圆柱形,平均穗重630g,最大穗重970g;果粒卵形,平均粒重10.4g,最大粒重12.3g;果实黄绿色;果肉硬脆,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6.5%。
植物学性状:植株生长势中等,嫩梢绿色,具极稀疏绒毛;新梢半直立,节间绿色。
叶黄绿色,边缘稍带红晕,具光泽,叶背绒毛稀疏;成龄叶片中等大,黄绿色,叶中等厚,近圆形,叶缘稍下卷;叶片3~4裂、上裂刻浅、下裂刻深;锯齿小而钝;叶柄黄绿色,叶柄洼开张、宽拱形且与主脉等长;二倍体,两性花。
物候期:在湖南澧县3月中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7月中旬成熟。
栽培要点:该品种极易形成花芽,开花前新梢生长缓慢,从进入结果期后的第二年起果实大小粒现象严重;坐果后施壮果肥过量或采收期雨水过多,有轻度裂果现象;抗病力中等,不脱粒,果实较耐贮运,适应大棚或避雨栽培。
宜选用生长势弱、抗湿的砧木嫁接育苗;采果后重施有机基肥并加入适量硼肥、锌肥;萌芽前重施催芽肥,特别注重施氮肥。
冬季修剪以短、中梢修剪为主,选择直径0.5~1.0cm的新梢做结果母枝,萌芽后尽早定梢。
开花前注重叶面补硼、补锌,防止出现大小粒现象。
花后7~10天摘心。
注重增加叶面积。
(2)红地球(Red globe)又名晚红、红提、大红球品种来源:欧亚种,二倍体。
由美国加州大学于1980年育成发表,亲本为(皇帝×L12-80)×S45-48,同年获得美国专利。
1987年引入我国。
湖南农业大学于1997年从沈阳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引进。
果穗长圆锥形,平均穗重800g以上。
果粒圆形或卵圆形,在穗轴上着生中等紧密,或松散,平均粒重12~14g。
果皮中厚,果皮由鲜红至暗红色,果粉厚,果皮与果肉难剥离,果肉硬、脆、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18%。
果刷粗而长,着生极牢固,耐拉力强,不裂果、不脱粒、耐贮运。
植物学性状:生长势强,嫩梢先端稍带紫红色条纹,中、下部为绿色,且具有明显紫色条纹;梢尖1~3片幼叶略带红色,叶背有稀疏绒毛;成叶绿色,大多5裂,上裂刻深,下裂刻浅或不明显,叶缘锯齿较钝,叶片正反两面均光滑无毛,叶面不平展,稍有皱褶;叶柄淡红色。
物候期:在湖南澧县3月中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7月中旬上色,8月下旬成熟。
栽培要点:该品种花芽容易形成,坐果率极高,丰产性极强。
但自根苗易患根癌病;副梢管理不善,冬芽易萌发;开花前叶处对硼敏感,喷硼极易造成硼中毒;梅雨季节易发生生理病害。
抗病性弱,适应避雨栽培。
该品种宜选用生长势强、耐湿、抗根癌病的砧木嫁接育苗;采用深沟高垄栽培;在南方宜采用高、宽、垂整形,萌芽后尽早定梢,做好花穗整形工作,严重控制产量,每667m21200~1500千克,每穗留果60~80粒;重施有机基肥和萌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用时期迟于其它品种半月为宜,成熟前以磷、钾肥为主,后期控氮,避免新梢贪青晚熟;及时施药防病,避免白腐病和日灼病的发生;花后7天摘心,注意副梢管理,避免新梢生长期冬芽萌发;冬季修剪以超短梢和长梢修剪为主,选择直径1.2cm以上的枝梢做结果母枝;严格控制秋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采后及时喷波尔多液,避免早期落叶。
(3)美人指(Manicure Finger)品种来源:欧亚种,原产日本,为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于1988年以尤尼坤(Lnicon)与巴拉底2号(Baladi No.2)杂交培育而成,1988年选出,1994年引入中国江苏。
湖南农业大学于1998年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引进。
果实经济性状: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500g,最大穗重1760g;果粒长椭圆形,平均粒重10.1g,最大粒重15.4g;果皮鲜红至紫红色,皮薄而韧,果粉中等厚,外观极美。
肉脆,汁中等多,含可溶性固形物21%。
不裂果、不脱粒、耐运输。
植物学性状:生长势强,萌芽率极高,嫩梢黄绿色,附有紫红色;一年生成熟枝褐色,幼叶黄绿色附加红紫色,有光泽;成龄叶中等大,心脏形,5裂,缺刻中等深,锯齿钝,叶面、叶背光滑,无绒毛;叶柄洼拱形,两性花。
物候期:在湖南澧县一般3月中旬萌芽,5月上中旬开花,8月中下旬成熟。
栽培要点:该品种副梢生长势极强,新梢易徒长,易抽生萌蘖枝,自根苗花芽分化困难。
坐果率高低可通过对结果蔓摘心时间和程度来调控,是一个高档的优良品种。
但抗病力弱,老蔓在多雨年份易感蔓枯病,果实易感白腐病。
宜采用避雨栽培。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建园,采用深沟高垄栽培。
选择生长势中等,能促进花芽分化、抗湿的砧木嫁接育苗。
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有基肥,禁施萌芽肥、轻施壮果肥、重施磷、钾肥和有机基肥。
在坐果后注意控制副梢生长,培养副梢成为来年的结果母枝,每667m2控制在1000~1250千克,每穗60~80粒。
于果实成熟前注意防治老蔓蔓枯病和果实白腐病,在秋季严格控制副梢生长,冬季修剪时采用轻剪长放,注意培养更新枝组。
采果后喷波尔多液,避免早期落叶。
3.2欧美杂种:夏黑无核(Summer black seedless)品种来源:欧美杂交种,三倍体。
原产日本,亲本为巨峰(4倍体)×无核白(二倍体),1997年育成并进行品种登记。
湖南农业大学于1999年从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引进。
果实经济性状: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450克,果粒椭圆形,平均粒重3.5克,果实紫黑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21%,浓甜爽口,有浓郁的草莓香味,果粉厚,易上色,肉质中等软,果粒着生牢固,不裂果,不脱粒。
植物学性状:生长势中等,易形成花芽,坐果率高,新梢长势中等,叶片5裂,上裂刻深,下裂刻浅,叶正反两面光滑无毛。
物候期:在湖南澧县一般3月中旬萌芽,4月下旬开花,7月上旬成熟。
是极早熟品种。
栽培要点:选择生长势强,耐湿的抗性砧木嫁接苗。
做好疏花整形工作,采收后施有机肥,并加入锌肥、硼肥,轻施萌芽肥、壮果肥,及时疏果。
抗病力强,适合露地栽培。
4 试验示范单位主持单位:资兴市东江库区管理局技术依托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示范地点:高码乡、香花乡5 试验示范内容与要求5.1 选择葡萄无公害栽培的园地葡萄无公害果品生产一定要选择好园地。
周围不能有工矿企业,应远离城市、公路、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要道,生态和生产环境未遭受污染。
土壤中无有害重金属离子(未从果实中检出);尤其是水资源、大气无污染,已具备较好的土、水、气环境。
5.2 选用葡萄高抗砧木苗为提高葡萄的抗性,须采用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宜选用如下砧木(1)贝达:美洲种,树势强健,根系发达,适应范围广,扦插容易生根;抗寒性强,与大多数品种嫁接亲和力强。
(2)5BB:原产法国,植株生长旺盛,扦插生根力强,繁殖系数高,与欧亚种葡萄嫁接亲和力强,嫁接后可提高果实品质,并促进着色,提早成熟。
极抗根瘤蚜,对线虫也有较强的抗性。
耐石灰质和耐湿性较强,不太耐旱,对土壤的适应范围广。
(3)SO4:原产德国,植株生长旺盛,扦插容易生根,与所有欧亚种葡萄嫁接亲和力强,对土壤的适应范围广,抗根瘤蚜,抗根结线虫,抗盐、抗旱、抗湿性均强,抗寒力中等。
嫁接品种结果早,果实品质提高,果实成熟期提早。
(4)华佳8号:上海农科院园艺所育成,生长势强旺,耐南方高温高湿,抗病性极强。
5.3 采用避雨栽培根据湖南省的气候特点,一般3月下旬~4月上旬盖膜,采用EVA 长寿无滴膜,0.06mm厚,顶棚高0.6~0.7m,宽2.3m,两头及中间骨架均采用钢架支撑,采果后将薄膜摘除。
配合避雨棚架,葡萄植株采用“高、宽、垂”的“T”形树形(见附图),独干双臂整形,架高1.7m,两侧每隔30cm拉一道φ20的不锈钢镀锌铁丝,每边拉两道,共拉4道,主干高1.4m,在该处拉一道铁丝,使每根新梢呈“弓”形引绑,促进新梢中、下部花芽分化。
该树形将新梢分成四个区,每个区的新梢数×4×株数得每667m2的新梢数量,一般每667m2留新梢3000~3600根。
叶片大的品种少留枝,叶片小的品种多留枝,每667m2产量控制在1500千克左右。
5.4 科学合理施肥(1)增施有机肥肥料是保证营养的重要来源。
所施用的肥料均不能造成对环境和果品的污染,避免肥料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且不使果品中有害物质残留而影响人体健康,同时要有足量的有机质返回到土壤中,以保证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生物活性,这样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无公害果品。
根据无公害果品生产的用肥要求,所使用的饼肥、猪粪、鸡粪、人粪尿、土杂肥等有机肥料均经高温(50~60 ℃)发酵7天以上,以消灭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去除有害的气体和有机酸,使之达到无公害的要求,全年施用有机肥的量达到:5000~6000千克/667m 2。
(2)限制施用化肥根据国家规定:生产无公害果品不是绝对不用化学肥料(禁止施用硝态氮肥),而是在大量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根据果树需肥规律,科学合理地限量施用化肥,要求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