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4大道之行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4大道之行也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4 大道之行也名校讲坛1.作品简介《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书中所收集的资料反映出古代社会伦理观念、宗法制度、阶级关系和儒家各派的思想,是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等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2.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选贤与.能(通“举”,推举,选拔。

)矜.、寡、孤、独(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2)古今异义讲信修.睦(古义:培养;今义:修改。

)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来,归属。

)外户.而不闭(古义:门;今义:户口、门户等。

)(3)一词多义【为】天下为公(动词,是);不必为己(介词,为了)【亲】故人不独亲其亲(前一个是动词,以……为亲;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亲)(4)词类活用选贤与能(动词用做名词,能干的人。

)3.主题解说课文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政治纲领、基本特征的阐述,展示了一个和平、安定、祥和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暗含着对现实生活中黑暗现象的厌恶。

4.重点突破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提示一:第一个方面,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提示二:第二个方面,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就是男子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女子有归宿。

提示三:第三个方面,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做是分享快乐。

5.难点攻克“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提示一:有相似的地方。

“大同”社会里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跟“世外桃源”中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一样,都表明老人和孩子受到了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

提示二:“大同”社会里人人平等,夜不闭户;“世外桃源”里也是一样,来了一个客人,家家“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和谐和睦的社会氛围基本上是一致的。

提示三:“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6.结构图解大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道评述“大同”满足生存需要之社会的基本满足发展需要行特征满足精神愉悦的也需要总括全文,折射现实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选贤与.( )能,讲信修睦.( )(2)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男有分.( ),女有归(4)货恶.( )其弃于地也2. 解释下面的一词多义词。

讲信修睦( )(1)修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是故谋闭而不兴( )(2)闭故外户而不闭( )大道之行也( )(3)道道路以行(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独故人不独亲其亲(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男有分.,女有归.(2)货恶.其弃于地也(3)盗窃乱.贼而不作.(4)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4.填空。

(1)《礼记》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朝代)的(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全书共有篇。

(2)课文中与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类似的句子是:。

(3)课文中说生活在“大同社会”里的每个人应该人尽其力的句子是:。

(4)与成语“夜不闭户”所说的情境相同的句子是:。

5.阅读右图中的宣传画,回答后面的题目。

(1)该宣传画由两部分组成。

上面画的是:;下面有两行字:和谐社会、美好家园。

(2)该宣传画的含义是:6.《礼记》向我们描绘了古人心中未来理想社会的生活形态,目前我们国家也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下面是某班正在开展的以“身边细节看和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他们首先围绕“让座”话题展开讨论。

假如你就是这个班的同学,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分析图表】从右边这份关于“让座”的调查统计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发表看法】调查中有人说:“你也花了钱,我也花了钱,凭什么我给你让座?”你觉得他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3)【拟写标语】请你为公交公司拟写一条有关“让座”的宣传语。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7.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B.货/恶其弃于地也C.盗窃乱贼而不作D.是故/谋闭而不兴8.选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不独亲.其亲B.不独子.其子C.选贤与.能D.席.地而坐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0.作者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1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怎样的情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思想观念?12.课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今大道既隐①,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②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③。

以正④君臣,以笃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⑥,以贤勇知⑦,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⑧者也。

以著其义⑨,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注释】①隐:消逝。

②世及:世袭。

③纪:纲纪,准则。

④正:确立,确定。

⑤笃:使……笃厚、淳厚。

⑥以立田里:划分田地和住宅。

⑦以贤勇知:尊重有勇有智的人。

⑧谨于礼:谨慎奉行礼制。

⑨以著其义:用来彰显礼制的内涵。

⑩著有过,刑仁讲让: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

示民有常:为百姓昭示礼法的威仪。

不由此者:有越轨的反常行为。

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就会把他当做祸害。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今大道既.隐( )(2)以睦.兄弟( )(3)是谓.小康( )14.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2)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15.选文讲述了“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解说这些具体特征。

(1)社会和谐:(2)战争频繁:(3)功过分明:16.为什么大同世界能做到“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而小康社会却“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文言文对照翻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 能,讲信修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睦(mù)。

故人不独亲①其①亲②,不独子①其②子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和睦(气氛)。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

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货恶(wù)其③弃于①地也,不必藏于②己;力恶其④不出于③身也,不必为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也)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实词]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为:是,判断动词。

贤:指品德高尚的人。

与:通“举”,推荐,推举。

信:诚信。

修:培养。

睦:和睦。

亲:①用如动词,意动用法,以……为亲。

②名词,父母。

子:①用如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子。

②名词,子女。

使:让、使。

终:善终。

壮:中年人。

幼:幼童。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养:供养。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女子出嫁。

货:财货。

恶:憎恶。

弃:抛弃。

藏:私藏。

身:自己。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乱: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外户:泛指大门。

闭:用门闩插门。

谓:叫做。

大同:指理想社会。

同,有和、平的意思。

[虚词]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也: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故:因此。

独:单单。

其:①②代词,自己的。

皆:都。

其:③代词,代货。

于:①②介词,在。

必:一定。

其:④代词,那种。

于:③介词,从。

为:介词。

是故:因此。

而:表承接的连词。

故:因此,所以。

是:代词,这。

[句式]天下为公:判断句,用“为”表示判断。

货恶其弃于地也:被动句,意义上的被动句。

是谓大同:判断句。

【参考答案】1.(1)jǔmù(2)guān(3)fèn(4)wù2.(1)培养长(2)阻塞用门闩插门(3)理想路(4)老而无子的人单单3.(1)职业;女子出嫁(2)憎恶(3)造反;兴起(4)用门闩插门;指理想社会4.(1)西汉戴圣49 (2)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4)外户而不闭5.(1)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手,围着一幅中国版图,版图上有一间房屋,屋旁有几棵树(2)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美好家园而贡献一份力。

6.(1)示例:①绝大部分乘客看见有年纪大、身体不好的人还是会让座的。

②乘客中还有一部分人是不太主动让座和不让座的。

(2)示例:我认为他的说法没有道理,虽然从道理上说乘客花了钱就得有座,可是,我们应该想到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更需要我们的帮助,如果我们不去帮他们,我们的良心能说得过去吗?(3)示例一:今天我让你,明天你让我,让出一片阳光。

示例二:今天让座给别人,也就是让座给明天的自己。

7.A8.C9.(1)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

(2)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牟私利。

10.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全社会亲如一家,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的情景;“货恶其……不必为己”说的是珍惜劳动产品,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尽全力工作的思想观念。

12.表现作者迫切期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理想和愿望。

13.(1)已经(2)使……和睦(3)叫做14.(1)各人把自己的亲人当做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

(2)所以阴谋诡计由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

15.(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2)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