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游戏习作教学初探

小学游戏习作教学初探

小学游戏习作教学初探深圳市沙井街道黄埔小学摘要:本文对小学游戏习作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它与教学实践联系紧密,密切结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游戏教学与习作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供习作的素材并指导习作的方法,让孩子们乐于习作并善于习作。

本文还归纳出小学游戏习作教学的十个优点以及四项原则。

关键词:小学游戏习作教学;玩得开心;学得有效;兴趣一、引言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最难的莫过于习作,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拦路虎:孩子感觉难写,对习作没有兴趣,缺乏信心,甚至比较优秀的孩子习作也没有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感觉难教,缺少系统教材,缺少有效方法,真是黄鼠狼咬乌龟――无从下手。

针对这个老大难,许多专家和一线老师做过有益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颇有急功近利之嫌:不少“快速作文”“魔法作文”“神奇作文”之类的研究成果只着眼于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技巧,对怎样积累素材,提高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关注不够,以致难以操作。

本人在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中经过比较、实验、总结,认为游戏习作应该是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游戏习作教学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又启发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还提供了丰富的习作素材,使我们的小学习作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为了完善我校智慧课堂的研究,本人申报的《小学游戏习作教学研究》已被区教科培中心作为 A 类重点课题立项,从上学期开始就在紧锣密鼓地研究之中,现在我代表课题组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研究中的一些心得:二、小学游戏习作教学关于游戏教学法,许多专家学者的表述并不一致,但是有共通的内容一一游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和谐、有趣、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式。

游戏教学法充分利用了儿童心理的无意注意的因素,让孩子们不但玩得开心,而且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它不仅把教师从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解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孩子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游戏习作教学就是把游戏教学与习作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供习作的素材并指导习作的方法,让孩子们乐于习作并善于习作。

该教学方式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版)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特别是第二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这些论述,阐明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也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

这与游戏作文教学的思路是不谋而合的。

习作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作文实践活动。

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作文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比教给习作方法更重要。

因此,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趣味游戏活动中,有话可说,有话乐说,有话善说。

三、小学游戏习作教学的优点1. 小学游戏习作教学可以保护孩子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注意力最多只能坚持10-15 分钟,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李维1996)。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引导缺乏趣味性和有效刺激,孩子们就会慢慢失去兴趣,枯燥无味的学习一不小心就会把孩子变成“小老头”。

玩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没有不喜欢游戏的孩子,他们正是在各种游戏中学到知识,学会交往。

英国教育理论家洛克提出:“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式的”。

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保护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让孩子们爱上学习,爱上习作。

2. 小学游戏习作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学好习作的关键。

如果孩子们能对习作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学习习作的最积极、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了。

孔子在《论语》中早已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则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皮亚杰傅统先1982)。

”游戏本身是一种趣味性的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游戏习作教学能培养孩子们学习习作的兴趣,让孩子们学得有趣,学得有效,符合“乐学”的原则。

教师在课堂预设时要结合习作要求选取趣味横生、引人入胜的游戏,预设出一些有情节、有冲突、有角色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借助这些游戏丰富自己的素材积累,以便在习作时有话可说。

3. 小学游戏习作教学可以打造“生本”课堂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2020 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培养的是具有健全人格又能持续发展的完整的人,将成人与成才结合,而不是单纯着眼于学生在某个阶段掌握了多少知识多少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还倡导“体验学习”的思想,也就是说,学习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和内化。

小学游戏习作教学的中心无疑是学生,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共同对话的教学场景。

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自己,在游戏中学知识,学技巧,在游戏中学做人,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4. 小学游戏习作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游戏习作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形式,能够巧妙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习作课堂教学中,恰当加入游戏元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前常规的习作课一般要两课时连上,第一课时引导孩子们“审题”,弄清楚习作要求,再出示一两篇范文让孩子们欣赏,显然这节课老师是“主角”,孩子们是“配角”。

在第二课时要求孩子们动笔习作,大多数的孩子都不能在课堂完成习作,更谈不上交来文质皆美的佳作。

习作成了“家庭作业”,老师当然没有办法对孩子的习作进行面批面改。

这样的习作教学流程,孩子的习作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打了多少折扣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大概都心中有数。

游戏习作教学却可以明显提高课堂效率:本人上学期借班上过两次游戏习作教学的研讨课一一分别是在三(2)班执教的《木头人》和在四(1)班执教的《趣句串串烧》,一节课40 分钟,前10分钟“玩一玩”游戏,游戏之后5 分钟让同学们“说一说”(这个环节既训练了孩子们的表达,又回顾了游戏的精彩之处,教师的点评其实就是指导习作的方法),说完之后让孩子们“想一想” , 我们怎么要把这件事情写下来,列出提纲;孩子们研究迫不及待想要进入第四环节一一“写一写”了。

在课中,绝大多数孩子都完成了习作,不少孩子的习作都堪称精品。

不少习作我都当面批改,还把两份学生当场完成的优秀习作投影出来供大家欣赏。

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还非常兴奋,不想下课……5. 小学游戏习作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的智力是指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一方面,要玩好习作游戏一般都要求各种智力成分参与,如观察、分析、思维、猜测、想象等;另一方面,因为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参与,思维活跃。

因此,游戏习作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游戏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开发了智力。

6. 小学游戏习作教学可以创造仿真的生活情境孩子们不想写作文最大的原因就是“无话可说”。

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市中的孩子)的生活都非常单一,他们的生活轨迹绝大部分只是在“家一一学校”这条轨道上运行。

巧妇且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老师却要求缺乏生活体验的孩子们多动笔,勤习作,怎么不让他们抓狂?习作游戏教学能创造接近现实的生活情景,补充一些孩子们习作的素材,其效果虽不可与真实的显示生活相提并论,但略胜于无。

在这种仿真的生活情境中,加上游戏的元素,孩子们有话可说,自然就乐于表达了。

在上周,针对孩子们为期末总复习疲于奔命的情况,我们课题组在五年级组织了一个大型的游戏习作教学活动一一“寻宝”。

我们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是准备“宝”一一收集900 道试题(语文、数学、英语试题各300 道)打印出来裁成各种颜色的小纸条,准备字典、书籍、文具、糖果等丰富的奖品;二是分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每个班分成实力相当的三个组。

活动分五个步骤,第一步是“藏宝”,活动开始前请四年级(1)班的学生把900 张有题目的纸条藏在学校的中心花园中,发挥创意,藏得越巧越好。

第二步是“寻宝”,9 个寻宝小组在40 分钟之内进入指定地点寻找纸条,并做出上面的题目。

第三步是“验宝”,这步与第二步基本同时进行,就是到“验宝区”找老师验证做题是否正确。

第四步是“晒宝”,计算班级总分、小组总分和个人总分,评奖发奖。

第五步是特别节目一一习作,凡是优秀的习作均可获特别奖一份。

孩子们积极踊跃参加活动,不仅达到了复习的目的,交来的篇篇美文更让人赞不绝口。

7. 小学游戏习作教学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习作是一种综合能力,它融进了语文的字、词、句、段、篇等综合知识,很难想象孩子们能够在死气沉沉的习作课堂学好习作。

因此,把游戏引进小学习作课堂,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轻松愉悦或紧张激烈的游戏中,我们的习作课堂充满了欢笑。

8. 小学游戏习作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上进习作游戏大部分是采用竞争的方式开展,它能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习作课堂的游戏,绝大部分是带有比赛性质的游戏,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上进心,孩子们渴望胜利,这种渴望可以激发游戏参加者的积极思维和情感上的力量。

这种活跃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上的力量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最大的任务,发挥最大的效能。

在团体比赛中, 每个队员不仅要求发挥各自的能力,而且还要关心集体的合力。

为了夺取团体胜利,队员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现象也是前所未见的。

这点在“寻宝”大型游戏习作教学活动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9. 小学游戏习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游戏习作教学中的游戏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习作课堂也不例外。

除了在教材中寻找德育的素材,小学游戏习作教学更是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

如分组游戏比赛、分队游戏比赛、团体赛、接力游戏比赛都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荣誉感,培养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道德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