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
应用策略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法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和推动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怎样确保游戏活动能够行之有效地开展,是每位体育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遵循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充分调动起小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欲望,使其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掌握相关体育技能和知识要点,确保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体育游戏在改善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科学地、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量身定做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体育课充满热情。
1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学比较乏味,他们会对体育课程产生排斥心理。
一些体育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方法陈旧。
这种教学方式会压制小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导致小学体育教学效率低下。
教师将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教学和体育项目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趣味性是游戏教学的主要特点。
游戏教学能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其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提高小学生的
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让小学生对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需要团
队配合的游戏项目中,协作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扮
演好各自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在团队中的优势。
体育游戏的有效开展,不仅能
使小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能让学生对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有更深刻
的感悟,进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1.3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十分重要的成长阶段,是学生身体机能全面发育的重要时期。
体育锻炼在此阶段能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
不仅难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还极易使学生出现运动过量的情况,严重影响
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通过设计符合小学生实际身体情况的体育游戏,教师就
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2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
2.1促进学生的趣味学习
在体育游戏助力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课程中游戏化设计一定
的重视,如运用趣味语言讲解体育理论、以游戏行为示范运动动作等。
但是通过
对部分小学学校的体育课程进行调查,了解到部分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展中依然采
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由于各种因素未对体育游戏进行利用,“标准化”“规
范化”的教学随处可见,但从小学生的角度而言,体育课程大多内容是他们新接
触的领域,他们对很多体育理论知识、动作等,无法从思维层面很好地理解,面
对教师标准化的教学,常常表现出困惑状态,部分动作要领始终无法正确习得。
这成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阻力,并且会打击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对小
学体育教学极为不利。
鉴于此,为进一步发挥游戏对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助力作用,教师应基于体育游戏对课堂模式进行调整,授课方式应进行优化,趣味性开
展体育教学。
长此以往,在趣味体育课堂上,小学生在高效的学习中,对体育运
动的自信会快速提高,进而产生对体育运动魅力的独特理解,这会使小学生在体
育运动方面如鱼得水,越走越远。
教”与“学”的结合形成良性闭环,促进小学
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2.2探索多样化的游戏教学
活动性是体育游戏最本质的特征,不同类别的不同游戏对学生能力与技能的
发展会产生不同效果。
针对小学生在认知上以及身体发展上的突出特点,有针对
性地采用比拼游戏模式、故事游戏模式、生活游戏模式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来进行适当应用。
游戏的创编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
体条件、性别等多种因素来具体确定活动的内容、适用场所、参与人数、游戏时长、游戏具体评比规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渴望被关注,非常富有竞争意识,教
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性,开展游戏化体育教学活动。
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比拼,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主动性。
同时为了获胜,学生也会更加专注地投入课堂的学习,从而完成体育技能的掌握。
在比拼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每个小组中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参与到游戏中,有效提升课
堂的有效性。
在共同获胜目标的指引下,学生也能够更加团结、互帮互助,营造
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
比如在“打沙包”的游戏中,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
组比拼,这样学生在胜负欲的驱动下,打沙包这项游戏才能更加激烈、精彩。
参
与游戏的学生分为攻方和守方,这样每个小组就会进行精心地排兵布阵,通过不
断观察分析,找到打沙包的技巧,帮助自己的团队获得胜利。
不能上场的学生也
会化身啦啦队,为自己的小组加油助威,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到游戏当中。
生活游戏模式主要是倡导教师把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玩的游戏与体育课程内容有效
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参与日常体育活动的强烈欲望,逐步引导学生养成日常锻炼
的良好习惯。
2.3利用合作型游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将游戏纳入体育课可以提高学生多种能力。
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并与同学交
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交际能力。
体育老师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体质,还要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团队游
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看到团队的力量在团队活动中的重要性,进而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例如“两
人三足”、“龙的传人”等。
“龙的传人”就是小组接力比赛。
活动开始前,老
师将学生分成两组,小组成员自动站成一排;教师在每个小组排前放置一个空桶,在排尾放置一个装满乒乓球的桶,排尾的同学需要在用手中的工具将桶里的乒乓
球运送到前一名同学的手中,以此类推,再由排头的学生将球倒入前方的空桶之中,最后看哪组学生传递的球最多。
“两人三足”是一项传统的团队合作游戏,
学生们两两一组,将中间的两条腿困在一起,然后根据教师口令一起向终点出发,看谁最先到达终点。
以上的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合作关系的深刻认知,从而培养
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体育老师应该做的是确保学生的安全,指导他们如何避免受伤,并提供保护措施。
教师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在他们看来无法完成的挑战,帮助学生在游戏中不
断建立自信心。
结语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益探索,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探究,
通过设计更加丰富的游戏化教学内容,和更加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的游戏化教学
设计,不断提升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转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上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以及价值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4).
[2]汪普晋.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
导,2019(38).
[3]吴佳佳.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博览,2022(03):87-88.
[4]蓝孝华.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影响[J].田
径,2021(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