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B )。
A. 6个月—1岁B.1岁—1.5岁C.1.5岁—2岁D.2岁—3岁2、(A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B.思维C.记忆D.语言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D )。
A.婴儿期B.学前期C.少年期D.先学前期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C )。
A. 记得快忘得也快B.容易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D )。
A.客观性B.发展性C.教育性D.理论性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B )。
A.思维具体形象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C.爱玩、会玩D.个性初具雏形8、(C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B.想象C.感知觉D.思维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B.4岁C.5岁D.6岁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C )。
A.顶叶B.颞叶C.枕叶D.额叶11、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发射的是(C )。
A. 抓握反射B.惊跳反射C.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D.游泳反射12、下列关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 B)。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B.从小肌肉动作到大肌肉动作C.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13、下列属于幼儿中期心理特点的是(A )。
A.思维具体形象B.爱模仿C.好学好问D.个性初具雏形14、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达(D )分钟左右。
A.15分钟左右B.3~5分钟左右C.20分钟左右D.10分钟左右15、下列属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B )。
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B.初步的间接性、概括性C.自我中心性D.具体形象性16、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是(C )。
A.2岁半B.3岁左右C.4岁左右D.5岁左右17、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是(A )。
A. 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B. 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C. 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D. 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18、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内容不包括(B )。
A. 自我意识B.自我控制C.自我调节D.自我评价19、智商在(D )之间称为超常。
A.90—110B.110—130C.70分以下D. 130—14020、传统的气质类型不包括(A )。
A.活泼型B.抑郁质C.粘液质D.胆汁质21、儿童依恋发展的第四阶段是(C )。
A.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B.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C.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D.对人反应无差别阶段22、学前儿童口吃现象常常出现在(D )。
A. 1岁半—2岁B.4—5岁C.5—6岁D.2—4岁23、以下属于学前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A )。
A.思维的狭隘性B.思维动作的内隐性C.自我中心性D.具体形象性24、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的特点不包括(B )。
A.观察的系统性较差B.观察持续时间较长C.观察的目的性不强D.概括性较低25、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D )。
A.爱玩、会玩B.好学、好问C.个性初具雏形D.爱模仿26、视觉中枢位于脑(C )机能结构。
A. 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27、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叫(B )。
A. 思维B.想象C.记忆D.情绪情感28、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C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慢的。
A.思维B.想象C.气质D.性格29、学前儿童颜色视觉(辨色力)何时发生(D )。
A.出生后三个月B.1岁C.6个月D.2岁30、( A)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A.出生后的第一年B.出生后的第二年C.出生后的第三年D.出生后的第四年31、(C )影响儿童行为的倾向性。
A.情绪 B.想象 C.记忆 D.思维32、儿童言语的准备在(A )岁。
A.0—1岁B.0—1.5岁C.0—2岁D.0—3岁33、(B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记忆B.想象C.思维D.语言34、(D )是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
A.个性B.社会性C.言语D.情绪情感35、(B )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A.言语B.概念C.情绪D.记忆36、儿童思维的发生时期在(C )岁。
A.0—1岁B.1—2岁C.1.5—2岁D.1—3岁37、两岁儿童能集中注意(C )分钟。
A.5—8B. 10—20C.10—12D.半小时38、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是(D )。
A.行为B.思维C.想象D.感知觉39、(B )的产生和发展使儿童的个性开始萌芽。
A.语言B.思维C.记忆D.想象40、新生儿出生时身高约为( C )。
A.30cmB.40cmC.50cmD.60cm41、( A )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A.同伴关系B.师生关系C.交往关系D.一般关系42、自我意识萌芽的时间(C )。
A.5岁B.4岁C.3岁D.2岁43、(B )是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44、(B )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A.遗传B.遗传素质C.生理成熟D.生理特征45、美国心理学家( C )用双生子楼梯的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
A.艾宾浩斯B.皮亚杰C.格塞尔D.埃尔金德46、3岁儿童已经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部分儿童开始能以( C )为中心辨别左右。
A.父母B.同伴C.自我D.他人47、( A )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
A.具体形象思维B.直观行动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思维48、( C )是培养优而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A.2岁B.3岁C.4岁D.5岁49、( A )一般指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A.智力B.智商C.想象D.能力50、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 A )。
B.0-6、7岁儿童 B.3-7岁儿童C.0-3岁儿童D.3-4岁儿童51、( C )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代表个体个性的本质。
A.品质B.人格C.性格D.气质52、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中,( A )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条件。
A.遗传和生理成熟 B.环境 C.教育 D.环境和教育53、3岁左右,幼儿已经能够掌握( D )个词。
A.500左右B.800左右C.900左右D.1000左右54、( A )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依恋感55、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 B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B.气质C.能力D.性质二、填空题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四岁左右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直觉行动思维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7、幼儿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是游戏;早期学习;劳动,其中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
8、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
9、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10、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
11、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12、先学前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皮质抑制机能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上。
13、儿童为脑皮质各区域成熟按顺序依次为枕叶;颞叶;顶叶;额叶14、动作;言语是实现由喜构思的基本手段。
15、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16、婴儿发音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简单发音阶段, 连续音阶段;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17、有意想象是主动的、有目的的想象,这是根据一定的任务而进行的。
18、记忆态度是指记忆的目的和意图19、注意具有稳定性、广阔性、转移性、分配性四种基本品质。
20、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0—6、7岁儿童2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儿童大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22、3岁左右,幼儿已经能够掌握1000—1100个词。
23、记忆的种类按目的分类,可以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24、亲社会行为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25、智利量表通常包括严格制定的标准化的题目和常模的得分。
26、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或抗拒的行为。
27、3岁儿童已经能够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部分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2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地反映,是以此为中介,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29、无意注意发生的标志:出现明显的视觉集中和听觉集中现象30、有意注意发生的标志:预期性的出现31、运动记忆对自己的动作或身体运动的记忆。
32、情绪记忆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
33、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材料。
34、幼儿想象无意性表现为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常常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35、幼儿中期具体形象发展的特点表现在:思维动作内隐性,具体形象性,自我中心性。
36、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特点表现在:开始“去自我中心化”,开始获得守恒观念37、传统气质型分为:抑郁质、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38、遗传素质为幼儿心理的发展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初前提。
39、词是言语的“建筑材料”是言语的基本构成单位。
40、言语具有交往、调节两大功能。
41、判断可分为感知形式的直接判断、抽象形式的间接判断42、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43、注意具有选择功能和监督调节功能。
44、儿童大小知觉发展的敏感期为2.5-3 岁。
45、构成智力的因素有: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46、条件反射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生。
47、小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为3-5分钟。
48、记忆是想象思维产生的直接基础。
49、归纳推理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同过考察个别事物而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