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9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题
19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题
①B地区海拔较C地区低,热量条件较好
②B地区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C地区多
③B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光热条件优越
④B地区位于澜沧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 )25.有关图中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D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性因素②E地区农业生产潜力不大,粮食产量低③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E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④春旱是影响F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
( )7.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
( )8.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 )9.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需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
(2)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
B、C。
(3)ABC三地均为气候区,
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
和地区。
(3)本地区稠密,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亚洲水稻单产量高的原因是精耕细作;商品率低的原因是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消费量大,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姓名班级组号
一.单项选择题
( )1.关于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变化较大
B.热量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C.宁夏平原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因为光照充足
D.东南丘陵种植茶树,是受到地形的影响
( )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C.①地形 ②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①土壤 ②热量 ③地形 ④政策
( )3.(2009广东高考)1980年以来,黑龙江省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1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18.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 )19.该地区实行该种农业的好处是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以实现农业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根据甲乙两个地区农业生产表,回答20-21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 )33.右图所示农业应属于
A.原始农业
B.自给农业
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
下图为“我国某
地区农业生产景观
图”回答34-35题。
( )34.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D.成都平原
( )35.该地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二.综合题
42.日本九州岛一个7英亩的水稻农场建立了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_农业,我国地区适合建立这种模式。
(2)简述这种农业模式的特点。(有何优势)
43.读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写出甲乙两图的农业地域类型:
甲乙
A.观光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D.水稻种植业
( )28.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⑥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
下图为“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读图回答10-11题。
( )10.与图示资料相符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水稻种植业
D.甲—城郊乳畜业
( )11.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 )14.常熟市发展蔬菜种植,具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资金、技术投入大②距上海等出口港近
③气候温暖湿润条件好④地广人稀,地租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5.面临“菜贱伤农”的窘境,农业生产部门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缩小经营规模,减少农业投资
②摸准市场信息,发展订单农业
③调整结构,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
44.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图阴影为盆地,农业地域类型是。乙图中阴影为草原,农业地域类型是。
(2)简述乙图发展该农业的区位优势。
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 水稻种植业 水稻
(2)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交通运输便利。不利条件:多沼泽,易受低温影响。
(3)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年降水量大;纬度低,热量充足;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③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江苏常熟市是苏南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也是江苏省出口蔬菜重要生产基地,蔬菜年产量已经超过110万吨,年生产各类出口蔬菜近万吨,产值逾6000万元。2011年4月,全国露天蔬菜价格普遍下跌。蔬菜价格的波动直接关系到广大蔬菜种植户的切身利益。据此回答14-15题。
B.稻米不是当地居民喜爱的粮食
C.完全没有种植水稻的地形条件
D.有种植水稻的光热条件,但降水少,不利于水稻生长
某学校研究性小组对学校附近的两块土地进行研究时发现,甲块土地是种草养羊的,由于植被覆盖好,排水沟边沉积的泥沙很少;而乙块土地是种植小麦的,排水沟边沉积的泥沙很多。两地下雨时产生的地面径流有很大差异。据此回答18-19题。
A.土壤肥力B.热量条件
C.河流汛期D.降水总量
( )4.以下能体现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的是
A.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
B.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C.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D.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来自浙江省的一家公司最近进军海南琼海,在嘉积镇的水田里征地3700亩种植反季节西瓜。据了解,水田种西瓜在琼海还是第一次,在海南也不多见,种植仅一个月的西瓜现已经结出碗口大的果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
( )29.从产业结
构角度看,下图中属
于发达国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30.要在城区
周围安排小麦、奶牛、
花卉、鱼苗、果树五种农业,则ABCDE应分别是
A.鱼苗、果树、奶牛、花卉、小麦
B.鱼苗、小麦、花卉、奶牛、果树
C.花卉、果树、小麦、奶牛、鱼苗
D.花卉、果树、小麦、鱼苗、奶牛
读下图,回答31-32题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劳动力投入
甲
83%
17%
22%
多
乙
45%
55%
90%
少
( )20.甲地区最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B.游牧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水田农业
( )21.与乙地区农业特征相似的地区是
A.洞庭湖平原 B.墨累达令盆地
C.亚马孙平原 D.德干高原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22-25题。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下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8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完成26-27题。
( )26.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
( )27.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下列农业类型属于“都市农业”的是
( )22.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市场D.交通
( )23.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大,但近年来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基地,其原因不可能是
A.耕地面积减少,地价上升B.气候变化
C.劳动力价格上升D.市场需求
( )24.B、C两地区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4)播种技术不同。美国采用大规模的旱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亚洲采用大规模的水田插秧技术进行生产。
21、答案:(1)东亚 东南亚 南亚
(2)季风 水 河流下游冲积平原 三角洲
(3)人口 劳动力
(4)精耕细作,但耕种规模小,受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制约。.本地区人口稠密,人地矛盾突出,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出口少,基本上用于内需
( )31.图中所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特点是
①技术要求低,生产过程简单
②劳动强度大,投入的劳动力多
③不适合使用机械化操作
④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 )32.亚洲发展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有
①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②人口稠密,经验丰富
③雨热同期 ④单位面积产量和商品率高
④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世界水稻种植区北界分布图,读图完成16-17题。
( )16.确定水稻种植区北界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B.热量C.降水D.土壤
( )17.非洲大陆北部位于水稻种植区,但水稻种植很少,其最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