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 第三章 第20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复习讲义练习附答案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 第三章 第20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复习讲义练习附答案

第20讲农业的区位选择[课程内容]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其农业区位因素。

[思维导图]1.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点区位因素主要方面变化特点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变化较快(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2.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照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②光照弱,不利于作物的生长;③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热量①热量充足则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②热量不足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温差①日较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②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降水①降水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②降水过多易造成洪涝灾害,降水过少易造成旱灾,均影响农作物生长地形①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如果地势起伏较大,可发展立体农业;④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畜牧业需考虑草场、饲料,发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水源水源是作物高产稳产的关键,有时会成为限制性条件土壤①南方酸性土壤适合茶树,西北碱性土壤适合碱蓬、枸杞;②土壤肥力包括水、肥、气、热等,如黑土有机质丰富,紫色土富含磷、钾3.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易错易混辨别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概念说明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

答题时要全面列举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因素有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限制性因素不利因素中最严重的因素,瓶颈因素方法技巧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最后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农业区位的选择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沿海地区水稻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平原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判断补充点拨我国几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区域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气温低,热量不足南疆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光热条件好水源不足青藏高原河谷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温低,热量不足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严重南方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水旱灾害较为严重,丘陵地区土质较差(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和设问中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依据是什么?答案据材料可知,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根系发育。

据图可知,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河流较多。

(2)破题:你在回答上题时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用到哪些技巧、方法?答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区位。

(3)解题:解答上题从哪些方面分析(描述)?答案可以从气温、降水、低温灾害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横县与江苏、浙江的气候条件。

可以从种植、灌溉的方便程度、土壤湿度的控制及土壤肥力的大小方面探讨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考向一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考查农业区位选择(2018·海南地理)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

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

据此完成1~2题。

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生产技术先进B.交通运输便捷C.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成本低廉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A.满足国内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C.提高研发水平D.增强国际影响答案 1.A 2.B解析第1题,材料中“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说明荷兰的区位优势为生产技术先进,A正确。

我国山东省交通便利,在交通上荷兰无明显优势;荷兰纬度较山东高,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差,因此自然条件相对山东来说并不优越;与荷兰相比,山东生产成本更低,B、C、D错误。

第2题,在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

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用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就近拓展欧洲市场,获得经济效益,B正确、A错误;提高研发水平不是根本目的;增强山东蔬菜生产企业的国际影响也不是根本目的,C、D错误。

考向二结合区域农业生产背景的变化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3.(2017·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下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

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

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

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4)赞同。

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

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1.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2.混合农业(以墨累—达令盆地为例)(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将耕作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

如下图所示:补充点拨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1)形成: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

(2)优点: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的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2)不利影响:(2019·北京文综)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

近年来,该国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答案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环境污染小,农耕历史悠久。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和设问)中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依据是什么?答案据图可知,老挝的月均气温较高,降水集中于4~10月,降水量大。

据图中高程可知,该区域的海拔在200~2 000米之间,多山地河谷。

据文字材料可知,老挝是农业国,工业不发达。

据设问可知,老挝的农产品品质优、种类多。

(2)破题:你在回答上题时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用到哪些技巧、方法?答案农业区位的理论及山地垂直分异的理论。

(3)解题:解答上题从哪些方面分析(描述)?答案可以从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耕种历史、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考向结合区域图文资料考查区域农业类型及发展方向(重庆文综)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2.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A.温室气体减少B.森林覆盖率降低C.入湖泥沙量降低D.草原生产量降低答案 1.B 2.B解析第1题,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由图中的图例可以看出②地区既发展畜牧业又发展种植业,属于混合农业。

第2题,由图可知④区域主要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地区,该地区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破坏植被,造成森林覆盖率减小;吸收温室气体能力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湖泥沙量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