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如图所示,ΔH1=-393.5kJ·mol-1,Δ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kJ·mol-1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断裂1mo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2、相同条件下,下列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其中ΔH最小的是()A.2A(l)+B(l)===2C(g) ΔH1B.2A(g)+B(g)===2C(g) ΔH2C.2A(g)+B(g)===2C(l) ΔH3D.2A(l)+B(l)===2C(l) ΔH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H原子形成1mol H—H键要吸收热量B.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C.N2性质非常稳定,是因为N2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要破坏氮氮三键需吸收更多的能量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4、中华商务网讯:2011年中国将超北美成为全球液晶显示器第二大市场。
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C.反应N2(g)+3F2(g)→2NF3(g)的ΔH>0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条件下的热效应都是焓变B.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若不标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是在0℃、101kPa条件下的反应热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所导致的D.吸热反应的ΔH<0,放热反应的ΔH>06、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 ΔH=+131.3kJ/mol和H(g)+H(g)===H2(g) ΔH=-435.7kJ/mol表示()A.氢原子的能量比氢分子的能量低B.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氢原子结合生成1个氢分子,且放出435.7kJ的能量C.1mol固态碳和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D.固态碳和液态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3kJ能量7、假定反应体系的始态为S,终态为L,它们之间变化如图所示:S 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ΔH1<0,则ΔH2>0B.若ΔH1<0,则ΔH2<0C.ΔH1和ΔH2的绝对值相等D.ΔH1+ΔH2=0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ΔH1<0,则关于2H2O(l)===2H2(g)+O2(g) ΔH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的ΔH2应大于零C.该反应的ΔH2=-ΔH1D.该反应可表示36 g液态水完全分解生成气态氢气和氧气的热效应9、N2(g)+2O2(g)===2NO2(g) ΔH1=+67.7 kJ·mol-1N2H4(g)+O2(g)===N2(g)+2H2O(g) ΔH2=-534 kJ·mol-1,则2N2H4(g)+2NO2(g)===3N2(g)+4H2O(g)的ΔH是()A.-1 135.7 kJ·mol-1B.601.7 kJ·mol-1C.-466.3 kJ·mol-1D.1 000.3 kJ·mol-110、已知: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又知,常温下:4Al(s)+3O2(g)===2Al2O3(s) ΔH14Fe(s)+3O2(g)===2Fe2O3(s) ΔH2下面关于ΔH1、ΔH2的比较正确的是()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无法计算11、已知在298 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O2(g)===CO(g) ΔH1=-110.5 kJ/mol;C(s)+O2(g)===CO2(g) ΔH2=-393.5 kJ/mol,则C(s)+CO2(g)===2CO(g)的ΔH()A.+283.5 kJ/mol B.+172.5 kJ/mol C.-172.5 kJ/mol D.-504 kJ/mol12、已知:①2C(s)+O2(g)===2CO(g) ΔH1,②2CO(g)+O2(g)===2O2(g) ΔH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为0.5ΔH1 kJ/molB.②能表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碳的燃烧热ΔH=0.5(ΔH1+ΔH2)D.碳的燃烧热小于CO的燃烧热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水合肼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在农药、医药及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用途。
用尿素法制备水合肼,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低温氯化阶段,第二阶段为高温水解阶段,总反应方程式为:(NH2)2CO +NaClO+2NaOH → H2N—NH2·H2O+NaCl+Na2CO3。
主要副反应:N2H4+2NaClO= N2↑+2H2O+2NaCl △H<03NaClO= 2NaCl +NaClO3 △H>0CO(NH2)2 +2NaOH= 2NH3↑+Na2CO3 △H>0【深度氧化】:(NH2)2CO+3NaClO= N2↑+3NaCl+CO2↑+2H2O △H<0实验步骤:步骤1.向30%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保持温度在30℃以下,至溶液显浅黄绿色停止通Cl2。
步骤2.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检测NaClO的浓度。
步骤3.倾出上层清液,配制所需浓度的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
步骤4.称取一定质量尿素配成溶液,置于冰水浴。
将一定体积步骤3配得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慢慢滴加到尿素溶液中,0.5h左右滴完后,继续搅拌0.5h。
步骤5.将步骤4所得溶液,加入5g KMnO4作催化剂,转移到三口烧瓶(装置见图),边拌边急速升温,在108℃回流5 min。
步骤6.将回流管换成冷凝管,蒸馏,收集( 108~114℃)馏分,得产品。
(1)步骤1温度需要在30℃以下,其主要目的是。
(2)步骤2检测NaClO浓度的目的是。
a.确定步骤3中需NaClO溶液体积及NaOH质量b.确定步骤4中冰水浴的温度范围c.确定步骤4中称量尿素的质量及所取次氯酸钠溶液体积关系d.确定步骤5所需的回流时间(3)尿素法制备水合肼,第一阶段为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
(4)步骤5必须急速升温,严格控制回流时间,其目的是。
(5)已知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还原性(如:N2H4+2I2=N2+4HI)。
测定水合肼的质量分数可采用下列步骤:a.准确称取2.000g试样,经溶解、转移、定容等步骤,配制250mL溶液。
b.移取l0.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20mL水,摇匀.c.用0.l000 mol/L碘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微黄色且Imin内不消失,计录消耗碘的标准液的体积。
d.进一步操作与数据处理①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滴定管中(选填:“酸式”或“碱式”)。
②若本次滴定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为18.00mL,可测算出产品中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③为获得更可靠的滴定结果,步骤d中进一步操作主要是:14、铅及其化合物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1)瓦纽科夫法熔炼铅,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PbS(s)+3O 2(g)=2PbO(s)+2SO2(g) = a kJ/molPbS(s)+2PbO(s)=3Pb(s)+SO 2(g) = b kJ·mol-1PbS(s)+PbSO 4(s)=2Pb(s)+2SO2(g) = c kJ·mol-1反应3PbS(s) + 6O2(g) = 3PbSO4(s) = kJ ·mol-1(用含a,b ,c的代数式表示)。
(2)还原法炼铅,包含反应PbO(s)+CO(g) Pb(s) + CO 2(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①该还原反应的△H 0(选填:“>”“<”“=”)。
②当IgK=1且起始时只通入CO(PbO足量),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
(3) PbI2:可用于人工降雨。
取一定量的PbI2固体,用蒸馏水配制成t℃饱和溶液,准确移取25.OOmLPbI2饱和溶液分次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2RH++PbI2=R2Pb +2H++2I-),用250ml洁净的锥形瓶接收流出液,最后用蒸馏水淋洗树脂至流出液呈中性,将洗涤液一并盛放到锥形瓶中(如图11)。
加入酚酞指示剂,用0.0025mol·L-1NaOH溶液滴定,当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氢氧化钠溶液20.00mL。
可计算出t℃时PbI2 Ksp为。
(4)铅易造成环境污染,水溶液中的铅存在形态主要有6种,它们与pH关系如图12所示,含铅废水用活性炭进行处理,铅的去除率与pH关系如图13所示。
①常温下,pH=6→7时,铅形态间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用活性炭处理,铅的去除率较高时,铅主要应该处于 (填铅的一种形态的化学式)形态。
15、二硫化亚铁是Li/FeS2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可用水热法合成。
FeSO4、Na2S2O3、S及H2O 在200℃连续反应24小时,四种物质以等物质的量反应,再依次用CS2、H2O洗涤、干燥及晶化后得到。
(1)合成FeS2离子方程式为。
(2)用水洗涤时,如何证明S042-己除尽。
(3)己知1.20gFeS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Fe2O3和SO2气体放出8.52kJ热量,FeS2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取上述制得的正极材料1.1200g (假定只含FeS一种杂质),在足量的氧气流中充分加热,最后得0.8000g红棕色固体,则该正极材料中FeS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6、按要求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也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1)表示强酸和强碱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火箭推进器常以气态联氨(N2H4)为燃料、液态过氧化氢为助燃剂进行热能提供.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可参与大气循环.测得当反应过程中有1mol水蒸气生成时放出161kJ的热量.试写出反应过程中的热化学方程式:.(3)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5kJ,则反应H2(g)+O2(g)=H2O(l)的△H= kJ·mol﹣1,H2的燃烧热为kJ·mol﹣1(4)已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A+B═C+3D+4E.现将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A气体mg和足量B气体充入一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有少量液滴生成.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压强分别为6.06×105Pa和 1.01×106Pa,又测得反应共放出QkJ热量.试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参考答案1.B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据图可知:C(s、石墨)+O2(g)===CO2(g) ΔH1=-393.5kJ·mol-1,C(s、金刚石)+O2(g)===CO2(g) ΔH=-395.4kJ·mol-1,结合盖斯定律得出,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kJ·mol-1,B正确;因为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所以石墨更稳定,断裂1mol 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故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