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 课 簿封面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
3、耐心辅导部分基础较差的孩子,争取他们不要掉队。
4、让优秀的学生多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比赛。
5、一定要提高课堂效率,学会倾听。
6、努力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进度表
周课时数4节
周
次
起迄
月日
授课内容
需要课时数
执行
情况
讲课
机动
考试
预备周
2.2---2.8
备课簿
校名泳溪学校
学科数学
年级五(下)
教师董积胜
二00八年度第二学期
学期授课计划表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制定教师
授课班级
学生人数
教科书名
册次
总课时数
讲课时数
复习课
时数
考试课时数
学生参考书或练习册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成绩分布、双基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五(1)班学生共有37人,班级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进行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数学的理解也有所增强。但进入高年级段,加上个别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同,整个班的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两级分化,优秀生和后进生差距悬殊,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困此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也成了本学期教学的当务之急。本学期除了延承上学期的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外,要切实的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以提高全班总体成绩,教学效率得以落实。
注册、始业教育
1
2.9--2.15
图形的变换
2
2.15-2.22
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
3
2.23--3.1
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4
3.2---3.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
5
3.9--3.1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6
3.16-3.2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
3.23-3.29
整理和复习粉刷围墙
15
5.18-5.2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6
5.25-5.31
统计打电话
17
6.1---6.7
数学广角总复习
18
6.8-6.14
总复习
19
6.15-6.21
总复习
20
6.22-6.28
总复习
21
6.29--7.5
迎考
备课组长签名:
教研组长签名:
教导主任签名:
(二)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能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5、3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长方体、立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便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8
3.30--4.5
分数的意义
9
4.6--4.12
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
10
4.13-4.19
约分
11
4.20-4.26
通分
周
次
起迄
月日
授课内容
需要课时数
执行
情况
讲课
机动
考试
12
4.27--5.3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3
5.4--5.10
整理和复习
14
5.11-5.17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