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执法基本知识讲座

行政执法基本知识讲座

我们所讲的行政执法,主要指具体行政行为。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 1、四方面特征: ➢ (1)主动性。特别注意必须依法主动,并依法进
行,“没有法律便没有行政”的原则精神。 ➢ (2)广泛性。 ➢ (3)具体性。与行政立法的抽象性和普遍性特征
(四)依据的适用
➢ 1、适用基本原则 ➢ (1)合法原则:适用的依据和内容 ➢ (2)合理原则:裁量客观、适度符合常理,
公平正义不损害相对人法益。
➢ (3)公开公正原则 ➢ (4)行政高效原则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 1、公定力(先定力) ➢ 一经依法作出,推定合法有效,并应执行,非
经有权机关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或撤销。
➢ 2、确定力(不可变更力) ➢ 行政管理相对方、行政执法主体均具约束力(
复议、诉讼)
➢ 3、约束力 ➢ 必须履行义务,行政执法主体也有义务执法。 ➢ 4、执行力 ➢ 依法强制或提请法院强制执法。复议或诉讼不
➢ (4)地方性法规
➢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6)行政规章:国务院部门、地方政府规章。 ➢ (7)法律解释:分为非正式解释(没有普遍约
束力的解释,主要为理论研究等)和正式解释 (有权机关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包括立法解 释—全国人大、地方人大常委会界限和补充规定 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二、行政执法依据
➢ (一)依据的概念及特点 ➢ (二)依据的种类 ➢ (三)依据的效力 ➢ (四)依据的适用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 4、时效性原则 ➢ 执法过程中必须遵守时间和讲求效率。
➢ 5、责任制原则 ➢ 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对其所实施的行政执法
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行政执法责任制)
➢ 3、依据适用的裁量规则
➢ (1)对“应当”与“可以”的把握
➢ (2)对从轻、减轻与从重的把握
➢ (3)不予处罚与免予处罚

不予处罚:法定事由

免予处罚:法定特殊情况。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二)依据的种类
➢ 1、法律规范(最主要的依据) ➢ (1)宪法:一切法律规范的渊源,即母法。 ➢ (2)法律:基本法律(人大)、一般法律
(人大常委会)
➢ (3)行政法规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与《行政处罚法》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B、新法优于旧法(同等效力层次)。 a、新法改废旧法。b、旧法未废止,冲突部分适 用新法。
➢ C、法律文本优于法律解释。
➢ 2、依据的对象效力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行政执法基础知识讲座
2010.11.08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的法官)。 ➢ (3)公平、公正。居中裁决给予当事人双方
同等机会的申辩权。 ➢ (4)决定前的陈述申辩或听证权告知。 ➢ (5)决定后的行政或司法的救济权。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四)行政执法效力
➢ 3、依据的空间效力

(1)全国性的法律规范。

(2)地区性的法律规范。

(3)国际条约和协定。声明保留的除外。
➢ 4、依据的时间效力

(1)生效时间

(2)终止生效

(3)溯及力 : “法不溯及既往”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 2、依据的选择适用
➢ 依据的竞合
➢ (1)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的选用次序
➢ (2)相同位阶法律规范的选用次序

特别规定优于普通规定;后法优于前法
;条约优于法律。

另外:上级规章、命令优于下级;

紧急行政命令优于一般;

外部优于内部。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三)行政执法要件
➢ 1、实体要件 ➢ (1)主体合法。依法组成,拥有行政管理权
,职权范围内。
➢ (2)内容合法。执法内容合法。(如税务, 执法有据)
➢ (3)意思表示真实。(非暴力、协迫) ➢ (4)相对方必须有法定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
规范性文件 ➢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 (3)国务院发布的带有规范性内容和性质的行政 措施、决定和命令等。
➢ (4)地方各级人大及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命令 等。
➢ (5)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各级人民政府发布 的命令、指示和决定等。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二)行政执法原则
➢ 1、合法性原则 ➢ (1)主体合法。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具备。 ➢ (2)权限合法。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执法。 ➢ (3)程序合法。 ➢ (4)滥用、越权等违法行为应当被依法撤销
最大限度减少行政相对人损害。(价值位阶、个 案平衡、比例原则)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 3、应急性原则 ➢ 特殊紧急情况下,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
序或公共利益以及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的或与现行法 律规定相抵触的行为。(例外原则:非典、5.12 ) ➢ 注意:必须存在明确无误的紧急状态;只能由法 定有权机关或由其委托,无权机关的事后追认 ; 法定特别程序;适当合理。
三、行政执法主体
➢ (一)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 (二)行政执法主体种类 ➢ (三)行政执法人员资格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 (5)表现为实体性(职责、权力义务)规范与程 序性(步骤、顺序、方式和时间)规范相互交织 的规范体系。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相比,特定的人和事。 ➢ (4)强制性。强制性必须依法进行,必须依法强
制。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2、分类: ➢ (1)羁束裁量的行政执法和自由裁量的行政执法
。法律、法规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执行(羁束); 法律、法规虽有规定,但范围、方式、种类等有 一定幅度(自由裁量);----违法或不当。救济权 。 ➢ (2)依职权和依申请的行政执法行为。 ➢ (3)需要受领与不需要受领的行政执法行为。 ➢ (4)单方性的与双方性的行政执法行为。意思表 示“合意”,行政合同。
一、行政执法基本理论
➢ (一)行政执法概述 ➢ (二)行政执法原则 ➢ (三)行政执法要件 ➢ (四)行政执法效力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一)行政执法概述
➢ 什么是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是指实现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 的过程中,行政执法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 政法律规范,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服务社会 的目的的行政行为。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也包 括具体行政行为。
系统独具特色的电子笔录功能,开始 审讯后 ,办案 人员可 通过审 讯终端 直接进 行笔录 录入, 全电子 化的办 公,可 实现无 纸化作 业
➢ (8)国际条约:我国同外国缔结的双边多边
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 ➢ 2、其他规范性文件 ➢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或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