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重点强化卷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

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64490060】
1.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的需求变化B.科学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变化
2.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对图中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改造较为明显的是() A.化肥、农药B.饲料加工、城市
C.机械、科技D.灌溉水源、大棚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变化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关系密切。

第2题,该地人类活动对农业投入较为明显的是灌溉水源和大棚生产。

【答案】 1.A 2.D
下图为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H市的某优质荔枝采摘区,据图回答下题。

3.广东荔枝产量有“大小年”之分,大年和小年的产量有时相差几倍乃至
几十倍。

近些年,广东荔枝种植的大小年差别越来越小,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少,有利于荔枝的稳产
B.荔枝的市场需求稳定,农民扩大荔枝的生产面积
C.由于种植管理技术进步,克服过去完全“看天吃饭”的做法
D.虫害不再隔年发生,保证了荔枝的稳产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荔枝产量的稳定,是种植管理技术进步的结果,C正确。

【答案】 C
下图是某地种植X、Y、Z三种农产品的利润与城市距离的关系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在距城市20~60 km范围内,利润最高的农产品是()
A.X B.Y
C.Z D.X、Y、Z
5.影响Y农产品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B.市场
C.土壤D.地形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距城市20~60千米范围内,X农产品的利润位于其他两种农产品之上,利润最高。

第5题,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Y农产品的利润急剧下降,说明市场为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

【答案】 4.A 5.B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6~7题。

6.该区域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是()
A.土壤肥沃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商品率高D.水热条件优越
7.为保证该地区农业稳定生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改良土壤
D.培育良种
【解析】第6题,该区种植油菜和甘蔗,所以是我国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土壤肥力较差,人均耕地面积小,农产品商品率低,但水热条件优越。

第7题,南方地区降水量大,所以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对于稳定生产作用不大。

【答案】 6.D7.A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8~9题。

【导学号:64490062】
8.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区为乳畜业
B.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
B.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草场面积
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解析】第8题,①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且商品率较高,所以是混合农业,A错误;②地种植业比重高,畜牧业比重低,且商品率低,所以是季风水田农业,B错误;③地区种植业比重低,畜牧业比重高,商品率高,为大牧场放牧业,C正确;三地均不是传统农业,D错误。

第9题,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不相似,A错误;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草场面积,B错误;大力发展种植业不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C错误。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D正确。

【答案】8.C9.D
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

据此完成10~11题。

【导学号:64490063】
10.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
11.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源不足B.土壤贫瘠
C.洪涝频繁D.气温较低
【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该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较高,为混合农业。

第11题,由图中的地形区名称及该地大面积种植橄榄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夏季降水少,水源不足。

【答案】10.B11.A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材料一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

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

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

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 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 000元。

(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12分)
(2)目前北京人可吃到更多的蔬菜,从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10分)
(3)北京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和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

(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第(1)题,顺义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主要是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造成的,如交通运输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

第(3)题,可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分析。

【答案】(1)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或土壤肥沃)。

不利条件: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受寒潮影响大。

(任答四点即可)
(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府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

(任答三点即可)
(3)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经济收入。

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导学号:64490064】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区与铁路线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为美国某农业区与主要河流分布图。

(1)图中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主要粮食产品是________。

图中乙地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主要粮食产品是________。

(4分)
(2)试说明图中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8分)
(3)试说明图中乙地农业区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10分)
(4)试说明美国乙地农业区与亚洲相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

(6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地为我国东北三江平原,乙地为美国南部沿海平原。

三江平原农业区是我国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粮食产品为小麦;美国南部沿海平原农业区是美国的水稻种植业区。

第(2)题,我国三江平原地势平坦,便于大规模耕作;土壤肥沃,有利于粮食稳定生产;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三江平原由于地势平坦,地表易积水成沼泽,不利于农耕生产;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农作物生长期较短。

第(3)题,美国南部沿海平原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年降水量大,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第(4)题,美国和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在种植技术上不同,亚洲地区主要采用育秧和移栽等水田插秧技术,而美国主要采用直接将水稻种子播种于旱田的方法即直播技术(不经过育秧和移栽)。

【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小麦水稻种植业水稻
(2)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交通运输便利。

不利条件:多沼泽,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3)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年降水量大;纬度低,热量充足;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4)播种技术不同。

美国采用大规模的旱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亚洲采用大规模的水田插秧技术进行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