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学设计
章华小学程昌娥
教学目的:
1 、复习巩固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的关心、帮助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英子的神态、动作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书写课题。
1.观看图片,谈感受。
导语:上课前,老师请大家观看一组图片。
(出示图片,配乐)
师:看到大家沉思的样子,我知道你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
(学生说感受)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幸的人,他们生活在疾病、贫困和孤独中,他们对爱充满了渴望。
也许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温暖他们的心灵,点燃他们对生活的希望,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9课----《掌声》,(出示课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是什么改变了故事主人公英子的人生。
二、疏理课文,了解人物。
1、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是什么改变了英子的人生?(生齐:掌声)。
2、掌声前的英子
师:掌声前的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咱们到课文第一自然去看看。
(1)指名朗读,学习生字“落。
”
(2)介绍小儿麻痹症。
(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文段中这一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
”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英子是一个的孩子。
(板书:忧郁自卑)
师:小儿麻痹症不仅夺走了英子身体的健康,还让她幼小的心灵充满忧郁和自卑。
当我们还在上学的路上蹦蹦跳跳时,英子早已悄悄来到了学校;当我们在操场上尽情嬉戏玩耍时,英子只能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当放学铃响我们飞奔回家时,英子总是最后一个静静地离开。
这样的英子,让人心疼不已!
3、掌声后的英子
师:后来,英子变了,她变成什么样了呢?课文第四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她全新的生活。
(1)全班齐读第四自然段。
提问:你们看到英子在做什么?
(2)现在,英子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板书:自信、开朗)
(3)想象:瞧,现在她的生活多丰富呀!你们想象一下,她还会有些什么活动呢?
(4)全班齐读。
(高兴的语气)
4、英子的信
小小的掌声为什么会让英子产生这样巨大的变化?英子曾在信中这样说过(出示信)
(1)女生读信。
(2)学生交流。
四、品读重点,领悟情感
师:难怪英子会说,她永远忘不了那掌声。
现在我们和英子一起去重温那次难忘的经历!
1、默读
2、3自然段,用你喜欢的方式标示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句子。
师:人物内心的情感总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在他们的动作、神态上,因此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我们就能很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
(1)学生默读,标示句子。
(2)教师示范讲解“低”。
(3)小组交流。
师:英子上台前的心情是复杂的,我们还可以从她的那个动作或神态中感受到她上台前的心情,请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汇报,师相机指导朗读。
师: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英子的心情,只是对她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描写,我们却好像看到了一个紧张、害怕、自卑、痛苦的英子,活生生的站在我们面前。
这就是神态、动作描写的魅力。
(5)假如当时你就坐在英子身边,你最想对她说什么?
2、理解掌声
(1)第一次掌声
师生朗读。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的那……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
师引读:英子似乎听到了大家心里的声音,终于走上了讲台。
学生接读: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的那……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提问:这掌声里包含的是什么?(板书:鼓励)
(2)第二次掌声
师:英子读懂了大家的掌声,鼓起勇气,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提问:这次同学们想用掌声向英子表达什么呢?(赞美)
请你把这掌声化作语言,夸一夸英子。
(3)理解“一摇一晃。
”
“英子向大家……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
师: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英子又是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
上台时一摇一晃中包含着英子的自卑和痛苦。
下讲台时一摇一晃的英子又在想什么呢?
3、师小结
师:看来,同学们送给英子的不仅仅是掌声,更是阳光,驱走了她内心的阴影;是甘露,滋润了她苦涩的心灵。
我们把这掌声化作一个字,那就是爱。
(板书:爱)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朗读小诗,感悟爱。
师:其实不只是英子需要爱,不只是像英子一样不幸的人需要爱,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爱。
爱也一直在我们身边。
我们来读一首小诗,去感受身边的爱。
(男女生对读)
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爱是一个温暖的眼神;
爱是雨中撑在同学头顶的一把小花伞;
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的一杯茶;
爱是。
2、续写小诗,学会爱。
师:爱还可以是什么?请大家帮这首诗再添一句,写出我们心中的爱。
六、总结全文
师:最后,我想请大家齐读一句话: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同学们,把你的爱献给需要的人,你也会收获许许多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