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

2.吹肥皂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内容,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游戏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自由发言)好,同学们的爱好还真广泛。

那么老师给大家看几张图片(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呢?(泡泡、小女孩在吹泡泡)。

你们看,这些泡泡好不好看啊?(好看)嗯,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游戏了。

同学们一定也玩过这个游戏,对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课文,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吹肥皂泡的,好吗?(板书课题《吹肥皂泡》)二、初读课文,质疑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难读的句子和长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多媒体出示文中的生字:肥、皂、类、剩、弄、若、扇、或。

①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②指名领读。

③齐读。

(2)多媒体出示生字的形近字,对比识记生字。

肥、皂、类、剩、弄、若、扇、或把、白、粪、乘、卉、苦、篇、式①指名对比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②指名领读。

③开火车读,边读边组词。

(3)指导书写生字。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用钢笔练习书写生字,要求尽力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重点指导“哀”“熟”“递”“弧”等字。

(4)多媒体出示词语: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种类破裂和弄四散纷飞光影零乱飘游扇子或者渡过天河飘过大海①指名读。

师生评价。

②开火车读。

③齐读。

(5)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哪位同学来说说看?)(学生自愿回答)提示:先介绍吹泡泡的时间和地点,接着写怎样吹泡泡及肥皂泡的美丽和神奇,最后写喜欢吹肥皂泡。

三、作业布置。

经过对课文初步的理解,我们也知道了课文的大概内容。

现在老师交给大家两个小任务:1.抄写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充分的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玩“吹肥皂泡”游戏的美。

2. 感悟冰心奶奶玩“吹肥皂泡”童真与梦幻,感受童年的乐趣,拉近学生与冰心奶奶的距离。

【教学过程】一、检查朗读,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基本内容,现在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课文。

1. 指名朗读。

(大家说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2. 全班评议。

(掌声送给他/她)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3、4自然段。

大家先自己读一下这两个自然段,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把相关的内容画出来。

1.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并把相关内容画出来。

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画的很仔细。

那么谁要来说说看呢?2.用自己的话说说玩吹泡泡的过程。

(提问: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很高很高)这里面有一些词用的很好,同学们知道是哪些吗?板书:“放”“加”“和弄”“沾”“吹”“一提”等用词精当,且描写有条理。

现在就让同学们来亲自体验一下吹泡泡的乐趣吧!拿出准备好的肥皂泡,请一两个同学上讲台吹。

3.让学生吹七彩泡泡,亲身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

我想肯定还有很多同学想玩是吧?下课老师再和大家一起玩。

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朗读3、4自然段,记得好词佳句给记下来哦。

4.朗读课文3、4自然段,积累好词佳句。

(二)学习第5自然段。

通过第3、4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冰心奶奶小时候吹泡泡的过程,体会到泡泡的美丽。

接着我们继续学习第5自然段。

哪位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思考:为什么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呢?1.指名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

2.小组交流。

3.全班归纳。

掌声送给这位同学。

好,谁来把你思考的结果告诉大家?板书:其一,泡泡是“我们”自己小心地做出来的,它使“我们”骄傲。

其二,泡泡是那么圆润、自在、透明和美丽。

其三,泡泡使“我们”心里充满快乐、骄傲与希望。

(三)教师引导体会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那么我们接着往下看,作者看着这些泡泡,她想到了什么呢?1.作者看着这些肥皂泡,想象到了什么?全班回答:想象到肥皂泡飞到天上,挨着明月,渡过天河,飘过大海,飞越山巅。

同学们回答对了。

我们大家一起把这个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2.出示句子“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指导反复朗读。

有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3.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泡泡真的能飞那么高,那么远吗?4.指名回答,全班评议。

这句话说的是肥皂泡随风飘散了,但它们不可能飘得那么高那么远,这是冰心奶奶的想象。

冰心奶奶望着天上的泡泡,希望泡泡把自己五彩的梦想捎给太阳。

5.拓展想象:冰心奶奶小时候会有哪些五彩的梦想呢?(学生自由发挥,适当点评)三、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学习完全文之后,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朗读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吧,然后把好词佳句记下来。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四、拓展延伸,实践体验。

到此,老师还有任务要交给同学们,那就是:1.玩一玩自己最爱玩的游戏,然后把玩的过程具体地写下来。

2.把写好的片段读给父母听,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下次课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游戏的快乐。

【课后反思】《吹肥皂泡》教学反思《吹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精美。

学习这篇文章,除了感受文章中语言美,还应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学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一、亲身实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课前,我安排了吹肥皂泡的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对吹的动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较好基础。

二、以读为主,小组合作,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文的重点是理解描写肥皂泡样子的词语和句子,并能体会其用法的精妙,为了解决这一重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吹起来的肥皂泡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抓住了“轻清透明、玲珑娇软、颤巍巍”等重点词语,了解到肥皂泡的美丽,从而体会到作者对肥皂泡的喜爱之情。

三、学练结合,拓展想象,促使教学综合高效。

梦幻肥皂泡这段,学生容易理解,所以,我并没有讲解,而是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肥皂泡带给冰心奶奶的美好遐想,然后,我再进行拓展训练:如果你是美丽的肥皂泡,你会飘到哪里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拓展他们的思维,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美好的童心世界。

这节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学习作者制作肥皂泡的过程时,教学形式比较单一,造成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学生的概括能力欠缺,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以后我还要继续向各位老师学习,自己也要多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3.日记两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

2.试着独立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的方法。

【教具准备】学生:搜集小动物的繁殖过程的资料、图片,自制生字卡片。

教师:母鸡孵蛋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大家都听过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坐在鸡蛋上孵小鸡的故事,爱迪生小时侯就喜欢观察和思考,长大后成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在我们身边,就有像爱迪生一样遇事好奇、喜欢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同学。

2.《日记两则》就是一位喜欢观察的小朋友写的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经历,他和妈妈一起到乡下的外婆家去。

在外婆家玩的时候,看见母鸡孵化小鸡,产生了观察的欲望,几天后,他又仔细地观察小鸡出壳,并即时把看到、听到、想到的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日记两则》。

(板书课:日记两则。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长句子和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读通顺,读连贯。

2.小组合作,自学生字:先读准字音,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字意、词义,互相交流找出形近字,组词辨析。

3.检查生字自学效果:出示生字,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芦傻弱拨钟剥靠湿(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出示词语,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阳光明媚观察拨开微弱小鸡雏春风送暖注视剥去硬喙湿漉漉4.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出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重点指导芦傻弱拨钟剥靠湿的写法。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作业新设计】1.看拼音,写词语。

lúhuāshǎzi wēi ruòbōkāi()()()()fēn zhōng bāo qù yīkào gān shī()()()()2.比较形近字,组成词语。

芦()弱()拨()钟()护()羽()波()种()剥()靠()湿()录()告()显()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好()()壳()()露()()似()()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体会和领悟简单的表达方法。

2.学习写日记的方法,了解写日记的好处,产生写日记的愿望和兴趣。

试着写一则日记。

【教具准备】学生:搜集小动物的繁殖过程的资料、图片,自制生字卡片。

教师:母鸡孵蛋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文中词语,指名读、齐读。

2.自由读课文。

3.多媒体播放母鸡孵小鸡的视频资料。

学生观看后谈发现和体会。

二、朗读课文,深入探究。

1.自由读第一则日记,根据提示进行思考,解决问题。

(1)反复读课文,用横线勾画出作者看见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作者听见的句子,用虚线勾画出作者想到的句子。

(2)小组交流,统一意见。

(3)教师小结,多媒体出示:这是一个阳光明媚、春风送暖的日子。

我和妈妈一起到乡下外婆家去玩。

一进门,我就看见墙角的草窝里,一只芦花母鸡一动不动地蹲在那儿。

我好奇地问:“外婆,芦花母鸡生病了吗?”外婆笑着说:“傻孩子,芦花母鸡正在孵小鸡呢!再过几天小鸡就要出壳了。

”我真想亲眼看看小鸡是怎样出壳的。

2.再读第一则日记。

小组讨论:“我”为什么要记下这件事?(1)学生朗读讨论,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2)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好奇地问”“真想亲眼看看”,体会作者记下母鸡孵小鸡的事,是因为感兴趣。

(3)教师小结:日记就是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真实地记下来。

3.自由读读第二则日记,小组交流:小鸡怎样出壳的?(1)反复读课文,用横线勾画出作者看见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作者听见的句子,用虚线勾画出作者想到的句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