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
(2)宇宙真空之中,广袤寒冷荒芜而又一片黑暗。 (3)整个宇宙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 (4)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必定有许多像地球一样的 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中。 (5)宇宙有无穷的奥秘等待着人类去探索。
2.举例说明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提示:
说明方法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课文举例
另外“约”字的运用,也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能够 看出作者思维的严密。类似的语言还有很多,如“它的旋涡臂缓慢 地转动着——每2.5亿年旋转一周”“银河里大约有4 000亿个各种各 样的恒星”等等,这些数字以及约数都能说明文章语言准确而严密。
3.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 文中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用比喻。 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地球的表面比作“宇宙汪洋之滨”,形 象生动,也更能体现出宇宙的无边无际。 (2)巧用拟人。 如“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作一团, 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形象、贴切 (3)笔带激情。 如文章的最后一段中“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 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表达对地球的热爱、赞美 (4)语含哲理。 如“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 件”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深刻抽象的科学知识解说得浅显 易懂、具体可感而又充满趣味。
写作特色
1.清晰直观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
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 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 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 是空间顺序: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作者跳 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行文清晰、直观。
第13课 宇宙的边疆
导入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 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过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 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 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本文就是这样一篇揭秘宇宙的科普文章。
学习目标
1.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2.了解电视片解说词的文体特征以及语言特点。 3.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本文准确严密、生动优美的语言特色。 4.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强烈的情感,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 的思考。
2.作者一方面说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另一方面又说探索宇宙是 人类返回家园的开始,这二者是否矛盾?
提示:这二者并不矛盾。 (1)作者是从不同角度解释家园的。第一个“家园”是狭义的,是 就眼前的事实而言的;第二个“家园”是广义的,是从地球在宇宙中的 位置,是就一小部分而言的。 (2)作者把地球人当成宇宙人(相对于外星文明而言,地球人就 是宇宙人)来描述。 因此,这句话包含了作者的一个深刻的认识:人应该到宇宙中 心去,因为地球人也是宇宙的子孙,尽管渺小得如一粒尘埃。
4.“经过一番漫游之后”至“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 我们自己的命运”。
提示:这一段标明了文章的行文思路:作者先从已知宇宙的中 心写起,慢慢地向地球接近,最后回到了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我 们的母亲,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的,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突出 了地球对人类的巨大作用,抒发了作者对地球的赞颂之情。“痛苦” 与“不安”表现了人类对宇宙奥秘了解甚少的苦闷心理,从而激发起 继续探索的欲望。
词语
脚 huái 赤 luǒ 青 kē 广袤无 yín xiàn 制
易错字
踝 裸 稞 垠 限
词语
旋 wō 灾 huò 铁 guō zhēng 发 chéng 相
易错字
涡 祸 锅 蒸 丞
3.解词义 磅礴:(气势)盛大。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人才济济:形容人才很多。 好大喜功: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含贬义)。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广袤无垠:形容十分宽广,没有边际。
泡.沫 泡.桐
称
匀称. 称.呼
读音 zhǐ sù càn wán yūn yùn pào pāo chèn chēng
加点字
广袤.
镶嵌.
冥.王星
际涯.
角
角.落 角.色
散
散.布 松散.
磅
磅.礴 磅.秤
读音 mào qiàn míng yá jiǎo jué sàn sǎn páng bàng
2.写汉字
讨论探究
1.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 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提示: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 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 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 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 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本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却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这是否干扰 了对宇宙的说明?
提示: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 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 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 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有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提 示 : “本能”是天生的本领,这里指人们对自然的直观感觉。 这句话作者用了一系列比喻,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探索宇宙比 作“还乡”,把宇宙的奥秘比作“天神”。这几句话是说人类对宇宙探 索的责任、愿望、意义以及信心。人类需要探索宇宙的愿望很迫 切,尽管在其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这种 探索还是很有意义的。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这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的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 是大型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本文与电视片相辅相 成,但并不完全是一个脚本,而是一部独立存在的巨著, 是时间、空间、地球、生命、人类和文明的历史,一首 真正的宇宙之史诗。文章以由外到内的顺序,说明了宇 宙的广阔、星系的组成、恒星的性质、太阳系及其行星 等知识,推测宇宙中会有其他生命形式存在,揭示了人 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意义。
边第 疆
课
宇 宙 的
13
知人论世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重点评析 讨论探究 写作特色
知人论世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享誉全球的 科普大师。著有《宇宙联接》《伊甸园的飞龙》《彗星》《暗淡 蓝点》《魔鬼出没的世界》等科普和科学文化读物,享有“展演科 学的艺术家”的美誉。
小结
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 10 万亿公里(相当于 6 万亿 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 距离——称为 1 光年。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 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 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 容得下 1 万个太阳或 1 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 池,但密度却比铅大 100 万亿倍。
结构梳理
1.本文通篇都在介绍宇宙,表现了作者对宇宙的认识。联系全 文,筛选相关信息,概括作者对宇宙的认识。
思维激活:本文在对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的介绍 中,每一部分都包含着作者对宇宙的认识。
提示:(1)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 关系,微妙的机制”,是一个永恒无限的时空。任何行星、恒星或星 系只是它的一个地方,而绝不可能是“典型”的。
2.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语言准确严密是科普文章的基本特点。 例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
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 亿英里)的空间”用了几个确切的数字“18.6万”“30万”“10万亿”来说 明光传播的距离之长,能够让人们有确切的印象。
2.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 提 示 : 这里是说怀疑和想象在探索宇宙中的巨大作用。因为
宇宙非常神秘,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所以 作者认为探索宇宙所要具备的条件是怀疑和想象。因为“想象经 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海里诞生的。我们还乡心切。 虽然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 无谓的空想。
重点评析
1.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
提 示 : 这里的“这样”指的就是宇宙永远在按照它自己的规 律运行着,不受任何人的影响。它一直就是这个样子。宇宙的浩渺 无边,宇宙的宽广,不是谁能改变的。它正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具有 这样特殊的“魅力”,才吸引着我们不断地了解它,引导我们不断 地探索它的奥秘。此句放在文章开头,为下文的说明作了必要的铺 设。
同时,他出版了与电视片同名的科普力作《宇宙》。在这本 书中,萨根把世上万物融入了宇宙宏大的背景下,用上知天文下知 地理的渊博知识畅叙宇宙的形成,列举宇宙的进化,讴歌生命的诞 生,并从宇宙观的高度审视人类社会,讨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
课前达标
1.注字音
加点字
脚趾.
夙.愿
璀璨.
甲烷.
晕
晕.眩 光晕.
泡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 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或介绍人物 的经历、身份、所做出的贡献、社会的评价等,或就事物的特征、 形状、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说明。
探寻背景
1976年的夏秋,卡尔·萨根作为“海盗”号着陆舱的解说员, 第一次随人类的宇宙飞船着陆在另外一个行星上,全球为之喝彩。 为此,他和“海盗”号资料分析及探索计划处处长一起制作科教片 《宇宙》,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这部电视 片创造了美国公众电视网最高收视率,60多个国家2亿多观众观看 了这部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