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物质管理与应用
㈣ 标准物质的管理 1、建立标准物质、试剂管理文件 标准物质、试剂 验收与贮存 2、建立标准物质台账 内容包含名称、规格、标称值等内容 台账范例 3、对极毒、剧毒物质应建立领用审批/登记制度并记录 领用登记记录范例 目的是防止非法流出,危及他人安全
四、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的目的是确保标准物质的性状完好、量值准 确,期间核查是认可要求: 认可准则CNAS-CL01-2006 中规定有: 5.6.3.2 只要技术上和经济条件允许,对内部标准物质 (参考物质)应进行核查; 5.6.3.3 应按照规定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 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核查,以 保持对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此两条提出了对内部标准物质、参考标准/标准物质的 核查要求,确认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㈧、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 的分散性 (1)此参数可以是,如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置 信区间的半宽度。 (2)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许多分量组成。一些分量可 以由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估计,如以实验标准偏差s表征。 另一些也可用标准偏差表征的分量是基于实验或其他信息 的概率分布来估计。 (3)应这样理解测量结果,它是被测量值的最佳估计, 全部不确定度成分,包括那些有系统效应,如与修正值, 参考计量标准有关联的成分,均贡献于此分散性。
二级标准物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颁布并授权 生产,它的代号是以国家级标准物质的汉语拼音中 “Guo”“Biao”“Wu”三个字的字头“GBW”加上二级的汉语拼 音中“Er”字的字头“E”并以小括号括起来——GBW(E)
一级标准物质主要用来标定比它低一级的标准物质或 者用来检定高准确度的计量仪器或用于评定和研究标准方 法或在高准确度要求的关键场合下应用。 二级标准物质或工作标准物质一般是为了满足本单位 的需要和社会一般要求的标准物质,作为工作标准直接使 用,作为现场方法的研究和评价,日常实验室内质量保证 以及不同实验之间的质量保证,即用来评定日常分析操作 的测量不确定度。 目前一级标物约1400种,二级标物近4000种,涉及各 个领域。
㈡、标准样品GSB 是指具有足够均匀的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经过充分确定 了的材料或物质,主要用于评价测量方法、校准测量仪器、 或确定其他材料与物质的特性量值。标准样品的一种或多 种特性值是通过建立溯源性的程序确定,并可溯源到准确 复现表示该特性量值的计量单位,每个标准值都附有不确 定度。 标准样品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 以GSB进行编号。
㈨、重复性(Repeatability)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连续测量 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1)这些条件称为重复性条件。 (2)重复性条件包括: 相同的测量程序; 相同的观测者; 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 相同的地点; 在短时期内重复测量。 (3)重复性可以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化学领域: 利用基准物质、标准物质标定标准溶液,利用有证标 准溶液稀释作标准曲线等。 CNAS-CL10:2012 5.6.1总则 a) 实验室应按检测方法的要求建立校准曲线,所用标 样应覆盖被测样品的浓度范围。 b) 定期使用中间点的校准标样检查校准曲线,建立定 期检查结果可否接受的判定标准,且该判定标准应与测量 不确定度相当。
一级标准物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颁布并授权 生产,它的代号是以国家级标准物质的汉语拼音中 “Guo‖―Biao‖―Wu‖ 三个字的字头“GBW‖ 表示。
(量的方法或一级标准物 质的定值方法定值,其不确定度和均匀性未达到一级标准物 质的水平,稳定性在半年以上,能满足一般测量的需要,包 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
㈠ 采购管理 ① 供方评价,选择资质好的供应商; ② 采购文件,明确规格、浓度、等级、数量等,经审 批后实施 ㈡ 采购物质验收 ① 标签内容验收,是否符合采购文件规定、有效期等 ② 必要时作技术验收,如培养基的预培养、标准试剂 的色谱检测、高纯水的电导率检测等。
㈢ 标准物质的保存 标准物质的贮存应遵守有关标准物质的贮存说明,一般 而言,根据其性状不同有: ★ 防腐蚀:如金属块状标准物质 ★ 防退化:如色卡、标准色板类,避光保存, ★ 隔 离:氧化-还原类物质应隔离存放 ★ 低 温:标准溶液,一般需要存于4℃环境中 ★ 防 潮:吸水失效或浓度改变。 ★ 防丢失:对高毒以上溶液、试剂,需特殊管理,一般 至少为双人保管,定量领取使用。要建立制度。 贮存条件不当会导致标准物质失效或失准,最终导致检 测结果失准。
2、自校准仪器(溯源):如铟、锡、色板等 检测开始前,利用标准物质实施自校准。如用铟、锡的 熔点自校准DSC、用标准色板自校准色差计等 3、核查仪器设备:长度块、硬度块、熔体流动标样
4、用于比较试验结果:如色卡类
5、用于质量控制 CNAS-CL10:2012 认可准则在化学实验室应用说明 5.9.1中 :a)实验室应建立和实施充分的内部质量控制计 划,以确保并证明检测过程受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4.6.4 实验室应对影响检测和校准质量的重要消耗品、供应 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并保存这些评价的记录和获批 准的供应商名单 在化学分析领域,CNAS-CL10:2012 中 4.6 服务和供应品 的采购有: 4.6.1试剂和标准物质的储存 试剂和标准物质在制备、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关注其 特定要求,包括其毒性、对热、空气和光的稳定性、与其他 化学试剂的反应、储存环境等。
㈢、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 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 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用于表示该特性值的计 量单位,而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1)“标准物质证书”是介绍标准物质的技术文件,是研制 (或生产)者向用户提出的质量保证书,它随同标准物质提供 给用户。在“证书”中提供如下基本信息:标准物质名称及编 号;研制和生产单位名称、地址;包装形式;标准值及其准确 度;扼要叙述标准物质的制备程序、均匀性、稳定性、特性量 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储存方法等。使 用户对标准物质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㈣、稳定性(Stability):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和环境条 件下,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性质。 ㈤、有效期(Expiration Date):在规定的贮存及使用 条件下,保证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准确的最终日期。 ㈥、均匀性(Homogeneity):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特性 具有相同组分或相同结构的状态。通过检验具有规定大小 的样品,若被测量的特性均在规定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 该标准物质对这一特性来说是均匀的。 ㈦、溯源性(Tractability):通过具有规定的不确定 度的连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标准的量值能够与规定 的参考基准,通常是国家基准获国际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采购与贮存管理
CNAS-CL01:2006 4.6规定: 4.6.1实验室应有政策和程序,以选择和购买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 响的服务和供给品。实验室应有程序,与检测和校准有关的试剂和消 耗材料的购买、接收和存储。 4.6.2实验室应确保所购买的、影响检测和/或校准质量的供应品、 试剂和消耗材料,在经检查或以其它方式验证了符合有关检测和/ 或校准方法中规定的标准规格或要求后才投入使用。所使用的服 务和供应品应符合规定要求。是否保存了所采取的符合性检查活 动的记录? 4.6.3影响实验室输出质量的物品的采购文件应包含描述所购服 务和供应品的资料,这些采购文件的技术内容在发出之前应经 过审查和批准
( 2)有证标准物质一般成批制备,其特性值是通过对代 表整批物质的样品进行测量而确定,并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 (3)当标准物质与特制器件相结合时,例如已知三相点 的物质装入三相点瓶,已知光密度的瓶里装入透射滤光片, 均匀粒子尺寸板装在显微镜的比例板上,有证标准物质的特 性优势可方便地和可靠地确定,上述这些器件也可以认为是 有证标准物质。 (4)所有有证标准物质应符合《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 语》中给出的“计量基准标准”的定义。 (5)有些标准物质和有证标准物质有这样的特性,它们 与已确定的化学结构不相关,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精确的物 理和化学测量方法确定,这类物质包括某些生物物质,如疫 苗,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规定了它的国际单位。
一、标准物质(参考物质)
1、标准物质(参考物质) 总局计量司序列称:参考物质、标准物质 国家标准委序列称:标准样品 英文:Referrence Meterial 缩写 RM
2、何为标准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质量均匀、性能稳定、量值准确的物质、 材料、溶液、试剂。如硬度块、量块、导热系数板等。 它 们具有复现、保存和量值传递的基本作用。在物理、化学、 生物与工程测试领域中用于校准和测量过程、评价测量方法 的准确度和检测(校准)实验室的检测(校准)能力、确定 材料或产品的特性量值、进行量值仲裁等。
4.6.2 试剂和标准物质的验收 采购的试剂和标准物质应检查标签、证书或其他证明 文件的信息 必要和可行时,应通过适当的检测手段,以确保满足 检测方法的要求
对于痕量分析,应关注试剂空白对检测结果的影 响。 实验室应确保实验用水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应 定期检查水净化系统的性能以确认制备的水满足检测 要求,并保存此类检查的记录。
质量控制计划应包括空白分析、重复检测、比对、加标 和控制样品的分析。 “加标”就是在空白试剂或已知浓度的试剂中再加入一 定量的标准溶液,用于回收率研究等。 6、用于方法确认 CNAS-CL10:2012 5.4.5 c) 如可行,实验室应使用有 证标准物质(CRMs)评估方法偏差。
三、标准物质的管理
3、标准物质分类 标准物质、参考物质 标准样品 有证标准物质:有赋值、有证书 [可由RMP生产] 无证标准物质:无赋值 内部标准物质:实验室自制 外部标准物质:外购
4、标准物质按特性分类 (1)化学成份或纯度标准物质 (2)物理化学特性标准物质 (3)工程技术特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