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5.0分)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B. 葡萄酿酒C. 滴水成冰D. 钢铁生锈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冰水混合物B. 空气C. 盐酸D. 澄清石灰水3.下列各项警示标识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合的是()A. 甲醛B. 酒精C. 烧碱D. 浓硫酸4.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家用燃气泄露,及时打开排气扇B. 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 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5.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6.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C. 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D. 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B. 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D. 氮气很稳定,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8.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 土壤污染也会造成水污染B. 电解水产生H2和O2的质量比为2:1C. 水不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 长期饮用蒸馏水无益身体健康9.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B.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 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则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一定能够燃烧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原子核中都有质子和中子10.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B. 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D. 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1.用化学用语填空:(1)3个碳酸根______;(2)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2.A~G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均为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______;(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7.0分)13.自来水厂生产过程应用了许多化学知识,如图是某自来水厂生产过程示意图。
(1)炭滤池中常用精制无烟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该煤粉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该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______(填选项编号)。
a.沉淀b.过滤c.煮沸d.蒸馏e.杀菌消毒(3)吸水井中通入的氯气和氨气可反应生成氯胺(NH2Cl),氯胺可缓慢释放出有消毒作用的物质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2Cl+H2O=NH3+X,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
(4)常饮用硬度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检验某水样是否为硬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
写出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______。
14.氢气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燃烧热值高,燃烧产物洁净被认为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最佳载体。
目前,工业上一般从水煤气或者天然气中获得氢气,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最终会产生CO2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地球上水资源储量丰富,电解水制备氢气是缓解能源危机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理想选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涉及的能量转化情况为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0分)15.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名称是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甲、乙、丙三个化学实验: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甲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实验证明______。
(2)乙实验可证明______。
(3)丙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水变红,原因可能是______。
(4)由实验______(填实验序号)可证明分子不断运动。
(5)实验中同学们闻到了刺激性气味,于是大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所示。
①其中C试管的作用是______。
②与改进前对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
(6)结合上述实验,实验室保存浓氨水等药品时,应该注意事项是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7.丙氨酸是形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丙氨酸分子的模型图如图,根据模型图回答问题:(1)1个丙氨酸分子有______个原子。
(2)丙氨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最简比)(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精确到0.1%)(4)178g丙氨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18.某化学小组为测定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25.0g样品粉碎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1)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_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解:A、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答案:A解析: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盐酸中含有氯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故C错;D、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答案:C解析:解:A.甲醛有毒,属于有毒品,故正确;B.酒精属于易燃液体,故正确;C.烧碱没有易燃、易爆的性质,故错误;D.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属于腐蚀品,故正确。
故选:C。
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通过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说明是否一致考查相关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相关物质基础知识的积累。
4.答案:A解析:解:A、燃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不能打开排气扇,故错误;B、煤气或天然气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家用液化气起火,首先关闭阀门,故正确;C、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故正确;D、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故正确。
故选:A。
A、根据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分析;B、根据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分析;C、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D、根据发生火灾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5.答案:B解析: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滤纸的边缘高于滤纸的边缘,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D解析:解:A、由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该元素为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从信息图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其单位是“1”一般不写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原子的质量由其原子的质子和中子决定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以及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解析:解: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但不能燃烧,所以不能作燃料,故错误;B、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正确;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用做保护气,故正确。
故选:A。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