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4周 液体内部压强教学案2(无答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4周 液体内部压强教学案2(无答案)


(23)

⑵比较图 11(a)、(b)或图 11(a)、(c)中各个表面的橡皮膜形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24)

⑶比较图 11(b)和(c)中,上和下表面的橡皮膜形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25)Leabharlann 。闵行 2011_1
图 11(a)
图 11(b)
图 11(c)
⑴让橡皮膜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让支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
(2)探究:他们继续实验,分别在扎有橡皮薄膜的的玻璃管中注入不同液体,仔细观察并比较
橡皮薄膜向下凸出的情况,并分别用 h1、h2、h3、h4、h5 和 h6 表示凸出程度,且 h1<h2<h3<h4<h5< h6。他们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同学 密度(×103千克/米 3) 实验序号
高处扎了两个小孔,放在水槽中,如图 4(a)、(b)所示。请仔细观察水槽中的水经小孔射入空
塑料瓶的路径远近,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由图 4(a)或(b)可知:
(21)

(2)由图 4(a)和(b)可知:
(22)

9、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① 实验器材有:空饮料瓶、橡皮膜、盛水容器、塑料片、烧杯和 (1) 。
2019-2020 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 4 周 液体内部压强教学案 2(无答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悉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教学过程:
1、某小组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1)猜想:他们分别在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玻




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在管内注入不同液体,观
水 (a)
盐水 (b)
图5
盐水 (c)
6、某小组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用细合金丝做成立方体支架,六个面用相同的橡皮膜
封闭,并用细橡皮管引出与外界相通,如图 11(a)所示。然后将它先后浸没到甲、乙不同液体中,
且保持浸没的深度相同。实验现象如图 11(b)、(c)所示。
⑴实验中细橡皮管的用途是:
(2)

③ 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又用水和盐水做了如图 11(a)、(b)、(c)三次实验,观察图中实验
现象,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 (3) 和 (4) 有关。
(a)
(b) 图 10
(c)
(a)水 (b)水 (c)盐水 图 11
闸北 2011_1 (1) 玻璃管;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深度 ; (4)液体密度。
⑵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不同液体相同深度处,液体内部压强不同。
7、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利用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
的玻璃圆筒、水、酒精、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实验。研究过程如图 7 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
橡皮薄膜的变化情况,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已知ρ 水>ρ 酒精)
虹口 2011_1
2、如图 14(甲)所示的装置的名称是 (23) 。若用手指按压覆在金属盒上的橡皮膜, 两边管中的液面应该是 (24)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的。现将橡皮膜朝下分 别置于图 14(乙)容器中的 A、B 两处,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 (25) 的
关系。若要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种类的关系,则应再将橡皮膜朝下置于图 14(丙) 容器中的 (26) (选填“C”或“D”)处,并比较它置于图 14(乙)容器中的 A 处 时两边管中液面高度差。
教学目标: 1、 知道 U 形管压强计的结构;
② 某小组甲同学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有橡皮膜,竖直放置后从另一端注入水,如图
10(a)所示;乙同学将扎有橡皮膜的一端直接插入盛水容器中如图 10(b)所示;丙同学在一端开
口一端封闭玻璃管的侧壁上开二个圆孔,圆孔上贴有二块橡皮膜,插入水中后如图 10(c)所示。观
察图 10(a)、(b)、(c)三次实验中的现象,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出,实验现象如图 14 所示:
小华根据图 14(a)和(b)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 可能与深度__(__1_2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小明根据图 14____(__1_3_)________猜想液体内部的
(a)
(b) (c) 图 14
(d)
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 小红根据图 14(b)和(c)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1_4_)____有关。
1
小华
0.8
2
3
小明
1.0
4
5
小红
1.2
6
深度(厘米)
5 10 10 20 18 20
橡皮薄膜凸出程 度 h1 h2 h3 h4 h5 h6
① 各位同学分析了本人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得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____(__1_5_)___。由此 可验证__(__1_6_)___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 三位同学互动交流、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 与 3、4 与 6 的数据和现象后得出:(__1_7_)_____。由 此他们验证了____(__1_8_)__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容器中注入液体) (1)固体先求压力,后求压强;液体先求压强,后求压力; (2)固体压强用 P=F/S,液体用 p=ρ gh; (3)固体压强的变化△P=△F/S,液体压强的变化△P=ρ g△h;
(4)固体压强学生往往不考虑液体的重力。
2019-2020 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 5 周 U 形管压强计教学案
①比较图(a)和(b)可知:
(21)

②比较图(b)和(c)可知:
(22)

(a)
(b)
(c)
(21)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若写“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相等” 得 1 分)
(22)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也越大。 浦东 2011_1
8、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水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取了一空塑料瓶在离瓶底等

酒精
(甲)
图 14
A B
(乙)
C D
(丙)
5、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老师用压强计做了如图 5 所示的(a)、(b)、(c) 三次实验.图(a)烧杯中的液体是水,图(b)、(c)烧杯中的液体是盐水,已知.
(1)比较实验(a)、(b)可知

(2)比较实验(b)、(c)可知

崇明 2011_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