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2018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1、我是家庭小主人教学目标:⒈学习基本的家务劳动。

2. 学习自我服务以及与家人共同分担家务,学会生活。

3. 在学习家务劳动时,体验成功,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材分析:课文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看一看,学一学”,“说一说,填一填”,“试一试,做一做”,“学一学,写一写”,等五个小栏目,指导学生学习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懂得与家人分担家务劳动的必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的技能。

学会分担和分享。

教学准备:相关投影图片。

劳动工具若干。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 师:请大家来欣赏一首儿歌:我是家庭小主人,学做家务挺认真。

学着妈妈洗衣服,跟着爸爸搞卫生。

奶奶教我钉纽扣,爷爷带我中盆景。

家电使用都学会,烧水煮饭样样行。

师:这首歌作者是巧巧,灵灵看到了,却不以为然。

灵灵认为: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都是一些生活小事,没有必要学习,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

生:针对灵灵的话语进行讨论。

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授:看一看,比一比。

出示投影片展示灵灵和巧巧的书房,引导学生说说,通过比较,你更喜欢哪一个的房间。

生:通过比较说一说自己喜欢巧巧房间的理由。

讲讲自己的感想。

三.看一看,学一学师: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家务劳动,这关系到家庭环境的整洁舒适,也关系到家人的健康。

更重要的是,作为家庭小主人,我们应当与家人共同分担家务,学会生活。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能为你自己和你的家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也可以鼓励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做家务劳动的切身体会。

生:同座位相互讨论,说一说。

讲一讲自己的家务劳动的小故事。

四.说一说,填一填。

师:你会做哪些家务劳动?分别说出它们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的表格。

五.试一试,做一做师: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家庭做出应有的劳动,劳动是光荣的也是快乐的,现在老师提议,让我们一同向我们的家人学习1~2项劳动技能。

同时请制订一份家务劳动纪录表,将你参加的劳动项目和收获体会纪录下来。

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拓展创新Ppt展示家务劳动工具的演变,让学生充满探究欲望去研究各种劳动工具的演变。

说一说你所希望的新式劳动工具是什么,布置调查作业,收集新式创新的劳动工具,下周进行信息发布。

七.板书设计我是家庭小主人教后反思:2、洗茶具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一、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茶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茶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擦洗、冲洗、擦干、摆放。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1、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

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2、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3、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4、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 浸泡时加1-2滴洗洁精。

(2) 擦洗时不要用力过猛,有茶垢,可用牙膏擦拭。

(3) 冲洗时从里到外逐一冲洗。

(4) 擦干摆放时用干净抹布擦干水,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三、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几种方法。

1、在洗茶具时,最需要清除的是积在茶杯上的茶垢。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可以用牙膏擦除的方法,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吗?这种方法的效果怎样呢?2、让我们分别用自己知道的方法,借助辅助材料(可以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百洁布、柠檬片等),擦洗一个有茶垢的杯子。

3、各小组代表介绍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涤效果。

(可以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百洁布,柠檬片等)4、教师提问:能不能用洗衣粉?为什么?(提示:从技术信息找出答案)四、动手实践,分组洗茶具,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说说洗涤过程和注意点。

五、根据实际情况分项目进行评价。

教后反思:3、洗衣物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2、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3、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准备: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你平时在家要洗衣服吗?事怎么洗涤的?看到家长又是怎样洗衣物的?主要分哪几个步骤?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浸泡——擦肥皂——搓洗——冲洗——晾干二、学习新知。

1、出示几件质地不同的衣物,提问:这几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吗?为什么?2、认识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出示)让学生自己认自己记,然后逐个出示各种标识,让学生说说代表的意思。

把刚才几件衣物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质地,该怎么洗?要注意些什么?三、动手实践时的注意事项。

1、看书学习正确的洗涤方法。

2、查阅技术信息,获得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的小知识。

3、根据自己所带要洗的衣物,说说应该用什么洗涤用品?(让学生自己在技术信息中查阅确定)四、评价。

教后反思:4、自制收纳盒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制作收纳盒,使学生认识到身边的废弃物品可以改造成有用物品,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美好生活。

2.在制作收纳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将家中废弃的盒子改造成收纳盒的步骤与方法,并能用学到的方法与技巧制作一个收纳盒。

教学难点:弄清并掌握内部隔板的制作方法和组装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收纳盒(范作)、创可贴等。

学生:鞋盒、硬纸板、包书纸、固体胶、尺、剪刀、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在前几课中,我们学会了洗茶具、洗衣物,用我们灵气的双手和爸爸妈妈一起营造窗明几净的家庭环境,大家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2.可是,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又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有的女生小发饰很多,有的男生玩具很多,他们都觉得这些零碎的小物品很难整理,在生活中你们是怎样做的呢?有没有很好的进行归类放置呢?3.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出示六个区间的收纳盒。

(范例)你们看,如果我们用这个收纳盒来进行小发饰或玩具的收纳,你们觉得好不好?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制作一个收纳盒。

板书:自制收纳盒。

二、新授1.想一想(1)你见过的收纳盒都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2)仔细寻找一下,在你家里有没有直接能拿来制作收纳盒的东西?(3)做这样的可以分为六个区间的收纳盒需要哪些工作和辅助材料?2.了解步骤,制定制作计划谈话:如何来制作这样一个收纳盒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书本,把步骤图仔细研究一下。

学生4人小组探究制作收纳盒,制定制作计划。

3.讨论交流,突破难点(1)学生交流自己的制作计划,明确制作的顺序教师归纳:贴(将鞋盒内部的五个面分别贴上包书纸,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要求学生将鞋盒外部的五个面也分别贴上包装纸),隔(制作三片内部隔板),装(隔板组装好插入鞋盒内)。

(2)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你们觉得这几个关键环节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或有困难的?(3)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三片内部隔板”“隔板如何进行组装”等难点环节的特写录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师生交流,归纳板书制作要求:贴——美观,隔——均匀,装——平整。

三、小组合作,实践操作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从分工合作、规范操作、安全防护等方面做一些友情提示。

2.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总结得失1.自主展示作品,进行评价(1)你是怎么制作这个收纳盒的?你觉得有哪些好的地方或不足之处.反思自己的制作过程,自我评价.(2)你最喜欢谁的作品,理由是什么?2.评选出“最佳作品奖”、“巧手奖”、“团结协作奖”。

3.完成书上的评价表,根据各项评价结果,填上星的数量。

五、拓展迁移,激发创新1.出示探究问题(1)学会了制作划分六个区域的收纳盒,你能否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划分为八个、九个或更多区域的收纳盒呢?(2)你能否给自己制作的收纳盒添加一些装饰。

2.总结: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出课堂,发挥想象,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出自己满意的收纳盒!教后反思:5、走进技术世界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了解技术对人类社会所起的重要作用,懂得生活离不开技术。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技术,认识它们不同的性能和种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3、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技术对人类社会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技术,认识它们不同的性能和种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 3 支铅笔、1 把削铅笔小刀和一把卷笔刀,每小组再准备一个手摇式削笔器。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谈话: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从远古到现代,人类发明、创造了数不胜数的对大自然进行改造而产生的技术。

技术在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方面均有极大的价值。

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1、学生讨论:举例说明技术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2、学生讨论:举例说明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二、探究学习,评议技术产品1、出示插图。

思考:这些产品满足了人们什么需求和愿望?(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2、想一想,说一说自学“知识窗”的内容。

说说各种书包有什么不同?哪种书包好,为什么?三、动手实践,开展调查1、小组合作分别用三种削铅笔的工具削铅笔,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小结:手摇式削笔器使用便捷,削出来的铅笔整齐美观。

2、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关于新技术、新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例子,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

3、搜集信息,整理填表课前布置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新技术、新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例子。

交流汇报,按衣食住行四大类整理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四、展开讨论,评议问题1、有人可能会说:“学习技术和创新那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小学生是不可能会做。

”请问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2、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有人告诉王佳璐“技术是把双刃剑”,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五、拓展活动课后收集或调查访问,了解技术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

教后反思:6、泥蔬果教学目标:1、认识泥材料的一般特性,初步了解泥制品的制作过程。

2、指导学生掌握制作简单泥蔬果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