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时《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识记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常用实词,了解常用虚词的用法。
2、会翻译重点句子。
3、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复习重点:字的解释,句子的翻译,文章主要思想内容。
复习难点:虚词的辨析,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复习准备:多媒体或小黑板
复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小石潭记》作者,之一。
唐宋八大家有、
、、、、、。
2、《岳阳楼记》选自《》,作者是。
3、《醉翁亭记》作者,字,号,晚年又号。
代文学家。
本文选自《》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水尤.清冽
2、全石以.为底
3、卷.()石底以.出
4、潭中鱼可.百许头
5、佁.()然.
6、俶.()尔.远逝
7、翕.()忽. 8、斗.折蛇形
9、悄怆
..() 10、以.其境过清.
三、翻译句子。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问答:
1、课文按顺序写的。
()-()-()-()
2、本文抓住了小石潭的特点。
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这与作者被贬的身世有关。
《岳阳楼记》
一、整理通假字。
通通
二、解字。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越.明年
3、百废具.兴
4、增.其旧制.
5、属.予作文以记之
6、胜状
..
../大观
7、横.无际涯 8、朝晖.夕阴
9、前人之述备.矣“前人之述”指
10、然则 11、南极.潇湘
12、迁客 13、骚人
14、若夫:至若: 15、淫雨
16、霏霏 17、连月不开.
18、日星隐曜. 19、山岳潜形
20、墙.倾辑.摧 21、薄.暮冥冥
22、去国
..怀乡 23、忧谗.畏讥.
24、春和景.明 25、波澜不惊.
26、沙鸥翔集. 27、锦鳞游泳
28、而或.长烟一.空 29、浮.光跃.金
30、“静影沉璧”是写,“浮光跃金”是写
31、此乐何极. 32、宠.辱偕.忘
33、把.酒临风 3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5、或异二者之为. 36、不以.物喜
37、居庙堂之高 38、处江湖之远
39、进.亦忧,退.亦忧 40、先.天下,后.天下
41、微.斯人 42、吾谁与归.
43、乃.重修岳阳楼
三、译句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填空
1、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
是。
2、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
3、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4、“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
5、“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是指:一
二
6、“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退”指
7、“微斯人”中“斯人”指:
8、本文以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
五、回答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