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ppt课件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ppt课件
三阶段营养方案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6
早期营养 重要性
近期影响
提高危重新生儿 存活率;
宫外发育迟缓、
脑发育、营养程序 化。
远期影响
生长迟缓,婴幼期的 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落 后;
追赶过快,增加青春 期成年期代谢综合征的 患病风险。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7
两个概念
宫外生长迟缓(GUER):指早产儿 即生后纠正胎龄40周内生长速率低于宫 内孕晚期的生长速率,≤相应宫内生长速 率期望值的第10百分位,并可影响头围 和身长。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2019年11月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1
一、概述
我国每年出生约150万早产儿,占全球早
产儿总数的1/10以上。
随着早产儿存活率的逐年提高,早产儿的 营养与健康成为热点。
早产儿的营养管理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 改善其预后的关键环节之一。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2
危重抢救技术 日趋成熟
危重抢救技术
开展危重儿及 提高
早产儿的抢救
技术
关注营养
重视营养
忽视营养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3
世界最小存活婴儿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2006年10月24 日 出生地:美国
孕周21+5周
体重:284克
身 长:24公分
4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5
二、营养支持的基本理论
早期营养的重要性
新生儿营养支持的目标
分 三
及参考标准
部分Leabharlann 19喂养方式喂养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吸吮、吞咽、呼吸和 三者间协调的发育成熟度。 NE成功生理学基础—胃肠道功能成熟
协调的吸吮和吞咽(34周); 胃部排空; 小肠正向蠕动(小于31周几乎无推进
性)。 结肠排空。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20
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 是最佳选择,可提高免疫力、促进脑及视
网膜发育,是其他喂养无法替代的。 近年来,国际卫生组织机构积极倡导在新
长迟缓或过剩引起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9
早产/低出 生体重儿营 养管理的目标
(1)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2)促进各组织器官的成熟 (3)防止营养缺乏和过剩
(4)保证神经系统的发育
(5)有利于远期健康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10
新理念:
早产儿营养支持的目标不仅要达到相似 胎龄的正常胎儿在宫内的生长速率,而且要 达到与正常胎儿相似的体成分和功能状态。
针对早产儿,也适用于足月儿
过渡阶段
稳定生长阶段 出院后阶段
生后7-10天内
以新生儿疾病 和生理学不稳 定为特征
临床状况平稳 至出院
生理病理状态 基本稳定 体重增长
出院至纠正胎 龄l岁
家庭喂养 完成追赶生长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14
各期营养目标
稳定
过渡
生长
“基础的”营养 支持,预防过度 分解维持营养和 代谢的平衡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18
喂养禁忌症
绝对禁忌证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等原因所致消化道 梗阻,消化道出血、 怀疑或明确诊断为 NEC 。
相对禁忌症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休 克需液体复苏、或血 管活性药物多巴胺> 5ug/kg.min、PDA需药 物或手术关闭)及各种 原因所致多脏器功能
障碍。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因疾病本身或治疗的因素不能经奶瓶喂者;
作为奶瓶喂养不足的补充。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24
管饲喂养
推注法 适合于较成熟、胃肠道耐受性好
不推荐!
(重力 的新生儿,但不宜用于胃食管反
营养程序化:即在发育的关键期或
敏感期的营养状况将对机体或各器官功 能产生长期乃至终生的影响。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8
新生儿营养支持的目标
足月儿的营养目标
“适度的”营养使体重
增长速度与生长曲线平行。
早产儿的营养目标
提供“积极的、个体化
的”营养支持使生长速率接近宫内生长速率到矫正胎
龄达40周;促进器官系统发育(尤其是脑)防止宫外生
喂养指征及禁忌症 喂养方式 EN推荐摄入量 喂养成功的策略
胃肠喂养中的问题及对策
乳品的选择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17
喂养指征
指征
无先天性消化道 畸形、消化道出 血、相对血流动 力学相对稳定。
开奶
出生体重>1000g生后 12h内开奶; 有严重窒息、脐动脉插 管或出生体重< 1000g 可延迟至生后24-48h开 奶。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22
喂养方式
人工喂养:
经口喂养 适用于34周以上具有完全吸吮 和吞咽能力。
管饲喂养 管饲法为一种非生理性的喂养 方法,使早产儿吸吮机会受限,故应配合非营 养性吸吮,逐步向经口喂养过渡。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23
喂养方式
管饲喂养适应症:
<32周早产儿;
吸吮和吞咽功能不全、不能经奶瓶喂养者;
早产儿的健康有质和量的要求, 为了实现这种理想的目标,近年来主张 积极的肠内外营养策略,且需特别考虑蛋白 /能量比。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11
新生儿营养支持参考标准
足月儿 营养参考标准是纯母乳喂养 儿,体重增加25-30g/(kg.d) 。
早产儿 胎儿的宫内生长资料提供了
早产儿在生后达到矫正胎龄40周之前的体 重、身长与头围增加速度的理想标准。目 标体重增长速度≥18g/(kg·d),身长增加 0.7-1.0cm/周,头围增加0.75-1cm /周, 参照Fenton(2013)的宫内生长曲线。
“积极的”营养 支持,提供充足 营养支持达到宫 内生长速率
出院 后
“适度的”全肠 内营养,提供合 理喂养方案帮助 其完成追赶生长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15
母乳喂养
肠内营养
经口喂养
营
奶瓶喂养
养
人工喂养
支
鼻胃管喂养
持
管饲喂养
方
周围静脉
式 肠外营养
鼻十二指肠喂养
中心静脉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16
三、肠内营养(EN)
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母乳喂养。 早产母乳的成分与足月母乳不同,其营养
价值和生物学功能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 可降低早产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21
喂养方式
如何保证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成功? 正确的引导:帮助母亲建立信心, “袋鼠式”
护理、克服困难。指导产后6h内开始吸奶,每 天吸奶>8次,母乳的保存方法等。 积极的支持:是否在NICU积极倡导母乳喂养, 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国内大多NICU 无母乳库及缺乏母乳强化剂。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12
生长曲线Fenton 2013
2013年Fenton等∞1对2003 年制定的Fenton生 长曲线 进行了修订。
使用范围:胎龄22-50周
数据来自意大利、德国、 苏格兰、美国、澳 洲、加 拿大等6个发达国家的人 群,样本量约4百万
新生儿肠内营养管理
13
三阶段营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