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共16题;共48分)1. (3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A . 变化时物质的形状是否改变B . 变化时是否生成新的物质C . 变化时是否有光和热产生D . 变化时物质的状态是否改变2. (3分)关于金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金属单质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B . 钢是铁和碳以及其它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C .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其组成纯金属的强度和硬度高D .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3. (3分)现有 4 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钡溶液;④氯化钡溶液。

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不可组内互相反应)()A . ②B . ②③C . ①②③D . ②③④4. (3分)小亮用纸片折了一枚纸火箭,并通过与其底部连接的吸管用力吹气,火箭即可向上方飞出。

下列对此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 . 用力吹气使纸火箭飞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 纸火箭离开吸管继续上升,纸火箭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 . 纸火箭离开吸管后能继续向上飞,是由于纸火箭具有惯性D . 若纸火箭刚飞出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它将保持静止状态5. (3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 Fe2+、Ca2+、CO32-、OH-B . Na+、SO42-、Cl-、OH-C . Ba2+、H+、Cl-、OH-D . Ag+、NH4+、NO3-、OH-6. (3分)在“测试溶液的酸碱性”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实验目的是“学会使用石蕊、酚酞试剂和pH试纸”B . 试剂和试纸都是都是为了检验酸碱性C . pH试纸可以准确地测出溶液的酸碱性D . 酚酞试剂不能测试酸性物质7. (3分)一位父亲与他6岁的儿子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爬相同的楼梯,儿子体重小,做的功少B . 爬相同的楼梯,父亲体重大,做的功多C . 爬相同的楼梯,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的功率大D . 爬相同的楼梯,儿子坐电梯先到达,儿子的功率大8. (3分)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分别如图中曲线①②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B . 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C . 0~6 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D . 0~6 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9. (3分)如图装置中的固体和液体混合后,小气球不会鼓起来的是()A . 铁和稀硫酸B . 铁锈和稀盐酸C . 二氧化锰和双氧水D . 石灰石和稀盐酸10. (3分)质量为M的物体离地面高度为h时,它的重力势能Er=Mgh(g=10N/kg).现从地面竖直向上抛一个物体,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m,然后落回到地面,整个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若上升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记为h1 ,下落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记为h2 ,则()A . h1>3m,h2>3mB . h1<3m,h2<3mC . h1>3m,h2<3mD . h1<3m,h2>3m11. (3分)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如人按性别可分为男人和女人,“人”与“男人”构成包含关系,“男人”与“女人”构成并列关系。

但“学生”与“男人”却存在交叉关系。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交叉关系B . 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必于并列关系C .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D . 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必于并列关系12. (3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A . N2中的(O2):通过红热的木炭层除去B . NaCl固体中的(Na2CO3):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C . Fe粉中的(Fe2O3):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D . CO2中的(CO):通过点燃的方式除去13. (3分)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A .B .C .D .14. (3分)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 . 液体的倾倒B . 液体的加热C . 加块状固体D . 点燃酒精灯15. (3分)小金为比较 Mg、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①Mg2+;②Fe2+和 Cu2+;③Mg2+和 Fe2+;④Mg2+、Fe2+和 Cu2+()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④D . ③④16. (3分)2018年1月13日在“桑吉”号突然爆燃前,中方救援人员还冒着生命危险登船搜救,抢运出了两具遗体,并带回了该轮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俗称“黑匣子”)如图所示。

“黑匣子”内部保护存储数字信息的内存卡外壳是铝壳,环绕内存卡还有一铝薄层。

有关铝的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选择金属铝作外壳是因为铝的密度小,以减轻黑匣子的重量B . 这里的铝薄层可能是铝合金C . 铝表面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D . 铝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二、填空题(17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8分) (共6题;共28分)17. (4分)已知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

现有一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1)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写出B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18. (4分)在AgNO3、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

19. (4分)“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近年来,义乌市政府全力推进“五水共治”的工作,开展“清三河·美商城”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活污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1)人畜的新陈代谢是生活污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图是人体内肾单位的工作模型,最终排出人体外尿液的成分与图中________(填序号)内的液体成分一致。

(2)尿液在马桶内若不及时冲洗,会形成污垢,人们常用“洁厕灵”清除。

为了证明“洁厕灵”呈酸性,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证明实验方案方案一:取少量稀释液,加入金属锌酸性方案二:取少量稀释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方案三:取少量稀释液,加入碳酸钠溶液①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

②下列对生活污水处理,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B.用“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C.对于农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中和治理(3)随着人们节水意识日益增强,节水型洁具已进入百姓家庭。

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套每次耗水量为5升的节水型洁具,替换了原来每次耗水量为9升的普通型洁具。

①以小明家平均每天使用15次计算,每天可节约用水________千克。

②洁具正常情况下使用时间可达十多年。

若节水型洁具价格为600元,而普通型洁具价格为300元,水费平均为3元/吨,试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家购买节水型洁具是否合算?________(每月按30天计算)。

20. (4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如图是处理汽车排放的某种有毒气体的微观模型。

请回答:(1)用模型表示方框中的微粒________;(2)该反应属于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21. (6分)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盛放 NaOH 溶液的试剂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一白色粉末的成分,他做了以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少量稀 HCl,没有气泡产生,由此推出白色粉末没有变质,你认为此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________;(2)若有气泡产生,该同学为进一步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 NaOH,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沉淀 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他的同桌认为该同学的结论不正确,请你帮他说出理由________。

22. (6分)在里约奥运会上,在男子跳远比赛中中国队也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董斌为中国队获得了一块宝贵的铜牌,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________(“为0”或“不为0”),解释原因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 (共5题;共38分)23. (6分)萌萌等同学准备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同学们猜想:弹簧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和弹簧粗细有关。

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放在水平面上,水平面 A 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

第一步:他们将物体 P 压缩弹簧到 B 点后从静止释放,运动到 C 点弹簧恢复到原长与物体脱离,物体运动到 D 点停止。

请补充完成他们的探究过程:(1)对同一根弹簧,为了得到“弹簧长度变化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这一结论。

请简述同学们接下来的操作步骤________;(2)对原长相同、只有粗细不同的两根弹簧,物体 P 分别压缩弹簧至同一位置 B 点,从静止释放,运动到 D 点。

分别测量________之间的距离,改变压缩量,重复试验,分析数据得到:弹性势能与弹簧粗细有关。

24. (8.0分)已知常用的强酸(H2SO4、HCl、HNO3 , )跟常用的强碱(NaOH、KOH)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呈中性,现将白色粉末溶入一无色中性液体中,按以下图示进行实验:(1)用化学式写出:B________, D________(2)若无色中性液体是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________。

(写化学式)25. (8分)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 ”代表一个氢原子,“ ”代表一个氧原子,请计算:(1)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6. (8.0分)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

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