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

学前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 )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A.0-6岁B.0-9岁C.0-3岁D.3-6岁答案:A2.提出儿童的心理最初只是一块白板的是( )。

A.维果斯基B.福禄贝尔C.洛克D.卢梭答案:C3.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心理发展的( )A.普遍性B.连续性C.差异性D.阶段性答案:D4.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 )。

A.理论研究法B.调查法C.实证研究法D.观察法答案:C5.遗传的作用不包括( )。

A.努力的程度B.大脑的发育答案:A6.儿童9个月时脑重660克,达到成人的( )。

A.100%B.75%C.50%D.90%答案:C7.七八个月的胎儿大脑两半球面积占人脑的( )。

A.12%-20%B.10%-11%C.31%-40%D.21%-30%答案:B8.狗听到主人喊它的名字就跑过来,属( )。

A.第二信号B.无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D.抽象信号答案:C9.下列( )能为胎儿创造良好宫内环境。

A.过量饮用咖啡B.适度运动C.酗酒D.吸烟答案:B10.18个月C.24个月D.12个月答案:C11.( )是最重要的心理过程。

A.情感B.认知C.个性D.社会性答案:B12.( )可以听到声音。

A.一年后B.一个月后C.六个月后D.出生答案:D13.( )设计了视觉悬崖装置。

A.吉布森B.托马斯C.艾弗森D.罗杰斯答案:A14.按信息加工理论,记忆不包括( ) A.短时记忆B.瞬间记忆C.感觉记忆D.15.幼儿记忆的特点不包括( )。

A.无意记忆占优势B.记忆力好于成年人C.机械识记占优势D.再认优于回忆答案:B16.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做( )。

A.记忆再现B.记忆恢复C.自传体记忆D.感觉记忆答案:C17.直觉行动思维的意义不包括( )。

A.为记忆发展做准备B.为抽象思维打基础C.使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织起来D.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答案:A18.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 )。

A.老年期B.幼儿期C.婴儿期D.青春期答案:B19.感知运动阶段是指( )的孩子。

A.11-12岁开始0-2岁D.7-11岁答案:C20.下列( )不是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

A.出现有逻辑结构的动作B.出现有守恒前提的动作C.出现有意义的动作D.出现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答案:C21.( )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

A.态度B.情感C.体验D.情绪答案:D22.出生后的婴儿听到母亲的声音就会微笑,这是由于( )。

A.性别偏好B.听觉偏好C.面孔偏好D.视觉偏好答案:B23.引起情绪的原因最初是( )因素为主。

A.社会性B.生理性C.环境D.教育答案:B压制B.宽容C.限制D.谴责答案:B25.婴儿的( )是婴儿和养育者交流的主要方式。

A.语言B.动作C.面部表情D.手势答案:C26.( )以上儿童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A.1岁B.4岁C.3岁D.2岁答案:B27.婴儿( )时能表现出解决问题的行为。

A.8个月B.出生C.6个月D.3个月答案:A28.依恋的低分化阶段是( )。

A.2.5岁以后B.0-3个月C.答案:D29.依恋的类型,不包括( )。

A.不满足型B.焦虑--反抗型C.安全型D.焦虑--回避型答案:A30.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不包括( )。

A.教师的影响B.认知能力C.教养方式D.环境变化答案:D31.不同家庭的孩子会做出不同的亲社会行为,这是受( )因素影响。

A.强化B.移情C.认知D.环境答案:D32.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社会认知因素B.家庭影响C.玩具与电视D.儿童穿着答案:D33.音乐感知能力不包括( )。

节奏感C.声响D.音高辨别答案:C34.儿童( )可以较标准的唱歌,能唱比较复杂的歌。

A.3-4岁B.4-5岁C.5-6岁D.2-3岁答案:C35.儿童( )可以进行较完整的唱歌,有一定的歌词改编。

A.3-4岁B.2-3岁C.4-5岁D.6个月-2岁答案:C36.儿童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把画中物体都列举出来,这个儿童处于()。

A.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B.绘画能力定型期C.美术欣赏本能直觉期D.绘画能力象征期答案:A37.问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孩子回答“因为好玩”,体现了儿童游戏活动的( )特点。

A.注意力集中B.兴趣指引C.自由性D.积极的情感体验( )是指儿童在一起从事相似的游戏,但是彼此之间没有社会互动。

A.合作游戏B.独自游戏C.平行游戏D.联合游戏答案:C39.活泼热情,充满朝气,行动敏捷,灵活机制的人,属于( )。

A.抑郁质B.多血质C.胆汁质D.黏液质答案:B40.性格不表现在( )方面。

A.活动中B.言语中C.表情、姿态、服饰D.面容答案:D41.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不包括( )。

A.自我认识B.自我控制C.自我感觉D.自我体验答案:C42.儿童性别的概念,不包括( )。

A.性别稳定性B.性别认同答案:B43.思维通常伴随着( )一起。

A.感觉B.记忆C.想象D.言语答案:D44.能够使特定反应的概率增加的任何事物或事件叫做()。

A.塑造物B.诱因C.强化物D.惩罚答案:C45.观察学习由( )四部分组成。

A.注意、保持、动机、复现B.注意、保持、复现、动机C.保持、注意、复现、动机D.注意、复现、保持、动机答案:B46.遗传决定论的由( )提出的。

A.维果斯基B.弗洛伊德C.华生D.格赛尔答案:D规则B.道德C.自律D.他律答案:B48.教育能不能对儿童产生影响,取决于儿童的( )。

A.学习材料B.生长环境C.学习经验D.认知结构答案:D49.下列( )不属于低级心理机能。

A.注意B.情绪C.感觉D.抽象思维答案:D50.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指的是( )。

A.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B.学生最近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C.学生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D.学生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答案:D1.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习目标( )。

A.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B.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C.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不包括( )。

A.阐明儿童心理过程和发展趋势B.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C.揭示儿童身体发展发展规律D.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机制答案:C3.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说话晚,体现了心理发展的()特点A.差异性B.普遍性C.阶段性D.连续性答案:A4.相同样本A A A A观察 O1 O2 O3 O4时间————————→属于( )研究。

A.短期研究B.纵向研究C.长期研究D.横向研究答案:B5.若父母的身高较高,孩子的身高也很高,这种现象叫()。

A.孕育B.发育C.繁衍D.遗传答案:DC.75%D.90%答案:C7.七八个月的胎儿大脑两半球面积占人脑的( )。

A.31%-40%B.21%-30%C.12%-20%D.10%-11%答案:D8.看见红灯停,属于( )。

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C.抽象信号D.第二信号答案:D9.下列( )能为胎儿创造良好宫内环境。

A.过量饮用咖啡B.酗酒C.吸烟D.适度运动答案:D10.儿童先认识( )。

A.红色B.绿色C.棕色D.11.认知是( )。

A.知觉和社会化B.情感和态度C.感觉和情绪D.认知和知识答案:D12.儿童的多通道知觉不包括( )的联合。

A.视觉---动觉B.视觉---听觉C.听觉---触觉D.视觉---触觉答案:C13.( )设计了视觉悬崖装置。

A.托马斯B.吉布森C.罗杰斯D.艾弗森答案:B14.( )的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

A.3个月B.6个月C.出生D.12个月答案:B15.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的保持量要( )。

A.高不确定答案:A16.幼儿记忆的特点不包括( )。

A.机械识记占优势B.再认优于回忆C.记忆力好于成年人D.无意记忆占优势答案:C17.( )是心理学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A.想象B.表象C.记忆D.思维答案:D18.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不包括( )。

A.具体性B.形象性C.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D.借助于动作答案:D19.认知发展的阶段是( )提出的。

A.皮亚杰B.华生C.冯特D.维果斯基答案:AB.解决问题C.推理D.记忆答案:D21.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 )。

A.感想B.体验C.经验D.认识答案:B22.哭泣的三种模式不包括( )。

A.基本的哭泣B.痛苦的哭泣C.无聊的哭泣D.愤怒的哭泣答案:C23.()是由于持续的、超水平的不良刺激引起的。

A.痛苦B.高兴C.喷怒D.饥饿答案:A24.下列( )不是婴儿情绪的特点。

A.易暴露B.易隐藏C.答案:B25.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称为( )。

A.传递B.转移C.移情D.共鸣答案:C26.儿童口语表达的特点,不体现在( )。

A.逻辑性B.顺序性C.完整性D.不确定性答案:D27.发音率与年龄增长成( )。

A.正比B.反比C.没有关系D.不确定答案:A28.( )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A.母婴关系B.亲子关系C.依恋D.情感连接答案:C29.依恋的低分化阶段是( )。

0-3个月C.3-6个月D.2.5岁以后答案:C30.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不包括( )。

A.教师的影响B.认知能力C.环境变化D.教养方式答案:C31.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同龄人交流B.儿童的养育实践C.同伴关系D.认知能力答案:C32.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环境B.认知C.玩具D.移情答案:C33.( )能感知音乐旋律。

A.3-4岁B.4-5岁C.5-6岁D.0-3岁儿童( )可以在成人的教唱下场简单、重复的乐句。

A.3-4岁B.2-3岁C.4-5岁D.6个月-2岁答案:B35.儿童( )可以自发创作轮廓歌。

A.4-5岁B.2-3岁C.3-4岁D.6个月-2岁答案:D36.儿童美术欣赏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处于( )。

A.0-2岁B.7岁以后C.2-7岁D.2-3岁答案:C37.心理学家认为,游戏能在学前儿童的( )内搭建一个发展的支架,使其延伸自己的能力。

A.适应区域B.适合区域C.最近发展区D.最近区域答案:C38.( )是指儿童在一起游戏,彼此的行为相互关联,但不相互合作。

A.联合游戏B.独自游戏答案:A39.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对事物敏感,易察觉到细节的人,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抑郁质D.黏液质答案:C40.性格不表现在( )方面。

A.表情、姿态、服饰B.面容C.活动中D.言语中答案:B41.最初的独立性出现在(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