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漂浮导管ppt课件

漂浮导管ppt课件


预防
抽取标本后冲洗彻底 有栓塞史、高凝状态者用抗凝剂
并发症之四
肺栓塞
血栓 导管尖端过深
气囊长期嵌顿
预防
导管位置 气囊冲气小于1.5ml 监测肺动脉压力波形,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并发症之五
导管扭曲、打结等
在X线透视下解开,退出,必要时
并发症之六
肺出血和肺动脉破裂
A:导管顶端开口——测PAP B:靠近导管顶端气囊 C:近端开口——测RAP或CVP D:热敏电极(金属导线的终点)
漂浮导管
漂浮导管
置管前--物品准备
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漂浮导管包、
换能器、液体输送器、监护设备及抢救药品、 用物 消 毒 用 品 、 肝 素 水 、 局 部 麻 醉 药 、 5ml 、 10ml、50ml注射器、皮肤贴膜、三通等 肝素水的配制方法: 500ml 生理盐水中加入 0.5ml肝素钠,稀释成含肝素6u/ml 导管的选择
置管中的配合
操作由医师完成
协助消毒局部皮肤及协助术者抽取局部麻醉
药,倒适量肝素水于换药碗内备用 严密监测呼吸及循环各参数。发现心律失常, 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是导引钢丝进入右心 房,应报告医师,及时退出右心房,以免引 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血管壁、右心房、右 心室的穿孔 穿刺时若误入动脉必须有效按压
பைடு நூலகம்
漂浮导管的监护技术
适应症
⑴危重病人:MODS,ARDS,休克,各 类大手术和高危患者; ⑵循环功能不稳定者 ⑶急性心梗 ⑷区分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肺水肿
漂浮导管的监护技术
器材和监护仪:Swan-Ganz漂浮导管
成人——F7,小儿——F5不透X线 管长:100cm
结构:三个空腔和下根金属导线
置管前--心理护理
置管前:针对病情告诉病人为什么要做漂浮
导管检查,同时要告诉病人置管中需要他的 配合,置管后的护理也需要他的参与 减少病人的恐惧感。清醒的病人由于没有经 历过漂浮导管检查,可能会出现恐惧感,应 告诉病人我们将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 置管后,告诉病人避免剧烈活动,避免动作 幅度过大,导致导管的意外滑脱
置管前--手术者的准备
洗手
戴口罩
帽子
穿无菌手术衣
漂浮导管置管
插管方法: 选择静脉→静脉穿刺→送后导引钢丝,退出
穿刺针→通过导引钢丝插入静脉扩张器,拔 除导引钢丝→将鞘管沿静脉扩张器插入静脉, 拔除扩张器→将漂浮导管沿鞘管插入 漂浮导管的插入:到达中心静脉后充气 1.2~1.5ml的空气 固定
置管前--病人的准备
了解病人颈部及胸部是否行过大手术、是否
插过中心静脉导管、有无锁骨骨折、胸部手 术、已知的静脉异常,颈部或纵隔的疾病 检查血小板计数,了解患者是否正在接受影 响凝血机制的药物治疗。新出现的原因不明 的发热或WBC<1000/m3 选择穿刺点,局部无感染、血肿等 体位:垂头仰卧位,并放置一卷起的毛巾在 肩胛骨之间,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置管中的观察
漂浮导管的监护技术
临床意义
⑴估价左右心室功能; ⑵区别心源性和非源性肺水肿 ⑶指导治疗 ⑷选择最佳的PEEP ⑸通过压力波形分析,可帮助确定漂浮导 管位置。
漂浮导管的监护技术
并发症:
1.心律失常:充气、利多卡因 2.气囊破裂:检查
3.血栓形成和栓塞:肝素盐水冲洗、抗凝治疗
4.肺栓塞:检查导管尖端位置及气囊充气情况 5.导管扭曲,打结,损伤心内结构:退出 6.肺出血和肺动脉破裂:测量PAWP时间缩短 7.感染:无菌操作
并发症之一
心律失常 常见
当漂浮导管进入到右心时导管裸露部分触及心内
膜可以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预防方法
导管进入右心房,将气囊充气,覆盖导管尖端 插入过程中遇到阻力时,不可用力强行通过
漂浮导管
漂浮导管的原理
心室舒张末期,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
二尖瓣开放→肺动脉瓣至主动脉瓣间形成一 个密闭的液流内腔 肺血管阻力正常时: LVEDP(左心室舒张末压)=PADP(肺动 舒张压) =PAWP(肺小动脉压)=PCWP (肺毛细血管楔压) 测量PADP和PAWP可间接监测左心功能
处理
暂停,后退导管,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并发症之二
气囊破裂
气囊弹性消失,多见于肺动脉高压的病人
预防
导管储存温度低于20℃
充气量小于1.5ml
处理
怀疑气囊破裂,不能再次测试是否漏气 及早拔除导管,以免气囊碎片形成栓子
并发症之三
血栓形成和栓塞
导管周围血栓 导管尖端血栓
多见于肺动脉高压的病人 过度充气、血管壁变性,血管破裂,肺出血
预防
不过度充气 PAWP监测时间缩短
并发症之七
感染
可以发生在穿刺点或切口处,导管相关感染等
预防
无菌技术,加强护理
监测数据
参数 右房压 右室压 肺动脉压 肺动脉平均压 肺动脉嵌压 动脉压(s) 心率 血红蛋白含量 体表面积 心输出量 心脏指数 每搏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指数 肺循环阻力指数 体循环阻力指数 右室 做功指数 左室做功指数 右室每搏做功指数 左室每搏做功指数 氧耗量 氧输送 氧摄取 略语 RAP RVP PAP PAWP SABP HR Hb BSA CO CI SV SVI PVRI SVRI RVWI LVWI RVSWI LVSWI VO2 DO2 O2ext 单位 mmHg mmHg mmHg mmHg mmHg mmHg bpm g/l m2 L/min L/minm2 ml/beat ml/beatBSA dynasec/cm3 m2 dynasec/cm3 m2 g/mm2 g/mm2 g/mm2beat g/mm2beat ml/minm2 ml/minm2 % 计算方法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CO/BSA CO/HR SV/BSA 80(MPAP-PAWP)/C I 80(MAP-CVP)/CI CI(MPAP-CVP)0.01 43 CI(MAP-PAWP)0. 0143 SVI(MPAP-CVP)0. 0136 SVI(MAP-PAWP)0 .0136 CI(CaO2-CvO2)10 CICaO210 (CaO2-CvO2)/CaO2 参考范围(儿童) 参考范围(成人) 1-4 6-12 24-29/3-5 22-30/7-10 11-12 11-16 6-10 6-12 82-102 60-100 120-160 4-8 2.5-4.2 60-130 30-60 70-180 1700-2600 0.64-1.1 2.9-3.9 4-8 40-75 110-155 520-720 22-30%
相关主题